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空间互动的方法论基础:城市郊区活动空间

行为-空间互动的方法论基础:城市郊区活动空间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行为主义地理学理论背景下的生活空间表达示意图2)时间地理学与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关注的个体行为空间强调在特定时空制约下,个体活动的连续性与活动空间的完整性。对于郊区空间研究,关注郊区居民、就业者的活动空间,将为理解郊区空间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重要视角与方法论。

行为-空间互动的方法论基础:城市郊区活动空间

行为主义地理学试图了解人们的思想、感观对其环境的认知及空间行为决策的形成和行动后果的影响,强调个人态度、认知、偏好等主观能动方面;时间地理学强调时空间的整体性,以及个体在时空间中受到的制约以及外部的客观条件(柴彦威等,2012)。强调主观认知与决策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与强调客观制约的时间地理学分别发展出了行为空间、生活空间、活动空间等概念,从不同侧面对行为的表达反映了二者的行为观与空间观,也为基于行为的郊区空间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图4-2 解构行为的三元辩证法

1)行为主义地理学与生活空间

行为主义地理学所研究的行为空间既包括实际可以观察到的活动空间(即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在城市空间开展各种日常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移动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同时也包括个体间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学习等所形成的、感知到的、影响行为决策的行动空间;强调人的主观认知,假设人们给不同空间赋予主观的价值或效用,这样一来,地点也就被赋予了场所效用(Golledge and Stimson,1997)。日本学者荒井良雄基于此提出了生活空间的概念,即“人们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进一步说是“人们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而发生的诸多活动所构成的空间范围”,他认为生活空间的基本组成要素有购物空间、休闲空间、就业空间以及其他私事的空间等,并强调它是一种以自家为中心的相对的活动空间(荒井良雄,1985)。

生活空间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城市研究热点,涉及居住空间分异、人居环境评价、社区发展与规划、居民生活质量等诸多主题,研究尺度从宏观向微观转化,着重聚焦于居住地附近的生活空间(王开泳,2011)。其中,不乏借鉴行为主义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的相关研究,例如,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将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分为由单位构成的市民基础生活圈、以同质单位为主形成的低级生活圈、以区为基础的高级生活圈三个层次(柴彦威,1996);刘云刚等基于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对居住在广州市的日本移民的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指出日本移民的生活空间具有主动集聚和被动隔离的特征(刘云刚等,2010);季珏和高晓路基于北京市清河永泰居住区居民的调查数据,对居民出行频率与空间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了居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季珏,高晓路,2012);柴彦威等基于国内外城市生活空间研究与生活圈规划实践,构建了以“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协同生活圈”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理论模式,并在北京的实体空间上进行了初步应用(柴彦威等,2015)。

本研究在荒井良雄提出的生活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强调家附近的物质空间与居民生活空间的互动关系,使行为主义地理学背景下的生活空间成为郊区空间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即聚焦郊区,关注郊区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购物空间、休闲空间的发展,推动郊区生活空间不断完善(图4-3)。

(www.xing528.com)

图4-3 行为主义地理学理论背景下的生活空间表达示意图

2)时间地理学与活动空间

时间地理学关注的个体行为空间强调在特定时空制约下,个体活动的连续性与活动空间的完整性。哈格斯特朗发展出了一套在时空间中表达微观个体的、连续运动轨迹及行为机制的概念体系和符号系统,在三维的时空间坐标中,将微观个体的运动轨迹表示为时空路径,将一定时空预算下所有可能发生的时空路径的集合表示为时空棱柱(柴彦威等,2012)。若将时空路径和时空棱柱投影至二维平面上,则路径由个体的运动轨迹和停留点所组成,时空棱柱的投影区域则揭示了个体在一定时空制约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空间范围,也可称之为潜在路径区域或潜在活动空间,通常用以刻画个体的时空可达性(Lenntorp,1978;Kwan,1999)。而对于已发生的活动,除时空路径外,学者们还利用活动空间来刻画可以观察到的活动与移动所达到的空间范围。

活动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测度,被应用于城市社会分异、社会公平、个人生活质量等研究中(Golledge and Stimson,1997)。活动空间的测度主要基于活动日志、出行日志等传统问卷数据或GPS、手机信令等新型数据,常见的方法包括标准置信椭圆法、多边形法、密度插值法、基于路网的最短路径分析法等(Schönfelder and Axhausen,2003;Newsome et al,1998;Fan and Khattak,2008)。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基于活动空间进行城市空间研究,例如,申悦和柴彦威基于GPS数据对个体的整日活动空间进行测度,研究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其对城区空间和社区附近空间的利用情况(申悦,柴彦威,2013);王波等基于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分析了南京市区活动空间的总体特征,及其与城镇人口等级的关系(王波等,2014);塔娜和柴彦威在对个体整日活动空间测度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郊区居住区汽车拥有量与汽车使用对居民整日活动空间的影响(塔娜,柴彦威,2015)。

本研究对时间地理学中的时空路径、活动空间、潜在活动空间等概念加以整合并进行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行为主体在一定的计划安排下受到各种时空制约,在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了能够到达的潜在活动空间,并基于此进行行为决策,决定停留的地点和移动轨迹,其行为结果投影在空间上表现为时空路径和活动空间(图4-4)。对于郊区空间研究,关注郊区居民、就业者的活动空间,将为理解郊区空间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重要视角与方法论。

图4-4 时间地理学理论背景下的活动空间表达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