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调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及行为主义地理学选择制约

强调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及行为主义地理学选择制约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行为主义地理学更倾向于以个体作为分析单元,而不是社会群体。④行为主义地理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应用到行为研究中,是一门跨学科、多元化的地理学方法。同时,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焦点逐渐从“例外行为”转向“日常行为”,无意识的、非探索性的、反复性的行为逐渐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而临时或偶然的行为只是次要部分。改良后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一种“选择

强调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及行为主义地理学选择制约

在对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修正的过程中,行为主义学派成为该时期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欧美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为主义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概念引入地理学,试图了解人们的思想、感观对其环境的认知及空间行为决策的形成和行动后果的影响(Golledge and Stimson,1997)。

1)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内涵与研究特点

行为主义地理学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来研究人地关系,认为空间行为可以通过认知过程进行解释(Gold,1980),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①人们的感知环境与真实世界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空间具有双重属性——客观环境和行为环境。前者是指可通过直接方式进行度量的真实环境,而后者主要是指只能通过间接手段进行研究的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环境,不管这种行为环境如何扭曲,它都是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基础。②行为研究必须认识到个体不仅对真实的物理社会环境进行回应,同时也对其进行重塑。行为并不仅仅是一系列事件的最终结果,同时它也是新的开端,行为与空间应该是一个互动的关系。③行为主义地理学更倾向于以个体作为分析单元,而不是社会群体。④行为主义地理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应用到行为研究中,是一门跨学科、多元化的地理学方法。

行为主义地理学强调探讨有关人类特别是个体人的行为模型,同时探讨环境的概念,这个环境不是指客观的物理环境,而是人的决策及其行为发生的场所环境或现象环境;侧重对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的过程性解释,而不是结构性解释,旨在展示心理、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人类决策与行为理论的空间特征,研究的侧重点由汇总人群转变为分散的个人与小团体,研究资料大多来源于问卷调查、访谈等而不是统计资料(Timmermans and Golledge,1990)。

2)早期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及其衰退

早期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尝试建立基于个人决策过程来理解空间现象的模型,从而取代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甚至是微观经济学的汇总规范模型,成为了行为主义地理学初期研究的理论上的目标。然而,由于人类决策行为十分复杂,建立模型的理论目标面临着许多棘手问题。西方行为主义地理初期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尚未达到面面俱到,大多是通过认知、偏好、选择等逐个环节来分别研究,分别突破,以期最终清楚了解个人决策的全过程。

虽然早期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在居住迁移、购物行为等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建立统合认知与偏好-选择理论框架的努力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与批判。邦廷(Bunting)和库尔克(Guelke)指出,认知和意象的研究过于偏向心理,未能与外表行为的解释建立关联,认知可测量、认知先于行为、认知与行为之间有函数关系等假设也深受质疑,因此始终未能产生像微观经济学效用曲线那样牢固的理论演绎,后续研究受到局限(Bunting and Guelke,1979;Desbarats,1983)。人文主义学者批评行为主义地理学只是把空间现象机械地对应于个人心理特质来解释,基于空间方位、距离等科学概念而试图推导出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模型,因而仍然属于传统区位论的套路。他们所提倡的场所意义和现象学研究,把个人价值意义放在首位(Ley,1981)。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集中于行为主义地理学完全依靠主观偏好决策过程来解释空间现象是不合理的,其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外界制约因素,忽略了心理偏好与最终表现出的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Cox,1981)。在上述要害性的批判下,行为主义地理学一度衰退,研究者纷纷转向各自原先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柴彦威等,2008)。(www.xing528.com)

3)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复兴与发展

1980年代,人文地理学呈现出理论多元化的趋势,不仅如此,认知研究和偏好-选择研究的不断分离,使得行为主义地理学从构建行为过程理论框架的过分目标中解脱出来,更多应用于解决地理学现实问题中。一方面,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逐渐把偏好选择过程视为其制约下的结果,将行为的发生放到更大的社会结构背景中去考察(Desbarats,1983;Golledge,1993;Hanson and Pratt,1991)。另一方面,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开始向空间行为分析以外的领域拓展和渗透,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如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产生了关联,出现了生态学、社会弱势群体、女性、生命周期等崭新视角(Kitchin,1996)。

行为主义地理学再度活跃,并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在认知研究、偏好-选择研究这两个领域各自产生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而且在行为与空间互动关系的刻画上取得了重要进展(Aitken,1991)。行为主义地理学逐渐放弃了纯粹基于行为科学,试图从最大效用、最满意等有限的心理侧面来建立普适模型的传统,从“空间行为”逐渐转向“空间中的行为”,强调城市空间与人类空间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不同行为与环境加以差异性地呈现。同时,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焦点逐渐从“例外行为”转向“日常行为”,无意识的、非探索性的、反复性的行为逐渐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而临时或偶然的行为只是次要部分(柴彦威,2005)。

4)从强调主观能动性到选择中的制约

行为主义地理学的产生是出于对传统理论中“无差异的人”这一假设的不满,因此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能动的人”(active decisionmaker),重视个人态度、认知、偏好等主观能动方面,强调“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研究范式。但也由于其忽视了外界制约因素,以及心理偏好与行为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遭到批判,甚至出现一度的衰退(Cox,1981)。

1980年代后,行为主义地理学面向解决社会问题与实践应用,开始考虑人所受到的制约,在区分感知到的、影响行为决策的行动空间和实际空间的基础上,通过两个空间之间的差异部分理解决策选择集的局限性。将个人决策所面临的选择集划分为多个阶段,认为在预期阻力、社会规范等制约因素的作用下,个人将不可接受的选择逐次排除,最终剩下的选择即是实际行动(Desbarats,1983)。改良后的行为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一种“选择中的制约”的研究框架,也使得行为主义地理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