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郊区研究总体上偏重经济功能和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基于人口与居住的郊区社会空间及其分异研究(冯健,叶宝源,2013)。近年来,伴随人文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社会学的“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的基础数据和方法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学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郊区地区的社会融合、社会网络等方面(田文祝等,2005;姚华松等,2007;潘泽泉,2009)。
1)郊区的社会空间及其分异
1980年代末期,学者们开始利用“三普”数据和因子生态分析研究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许学强等,1989;魏立华,闫小培,2005)。随着中国城市郊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郊区地区也出现了社会分异的现象,有学者开始聚焦于郊区地区进行社会空间及其分异的研究。如李云和唐子来利用上海市“三普”和“五普”的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方法,对1982年、2000年的社会空间结构和1982—2000年社会空间演化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上海市郊区的社会空间演化主要表现在空间模式、发展方向和社会分异三个方面,社会空间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以扇形为主要特征的简单模式,演变为社会转型时期以多核、圈层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模式(李云,唐子来,2005)。而针对中国城市郊区社会空间分异的日益突出,楚静等对中国大城市郊区社区碎化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空间治理措施(楚静等,2011)。
2)郊区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合
近年来,人文地理研究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转向,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利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等社会科学研究常见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进行郊区居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研究(陈向明,1996;冯健,吴芳芳,2011)。如杨卡等结合问卷与访谈资料,以南京市郊区的江北、东山和仙林三个新城为案例,对居民的邻里交往、社区参与和社区归属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社区的住房形态和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邻里认知和交往的重要因素,社区参与状况与邻里认知、迁居原因、居住时间和收入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社区参与状况和邻里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的归属感(杨卡等,2008)。冯健和王永梅利用访谈数据和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地区的社会空间经历了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的发展阶段;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分异显著,居民的整体流动性较强,存在明显的阶层分隔现象;空间结构呈现出在高校和社会双重力量作用下,各种类型居民分布既混合又有序的复杂形式(冯健,王永梅,2008)。吴芳芳通过探究北京市回龙观社区邻里关系状况来透视郊区社区社会关系的建构情况,分析社区的地域性和关系性,探讨社会空间与邻里关系之间的联系(冯健,吴芳芳,2011)。(www.xing528.com)
3)郊区的生活方式
目前国内对于生活方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19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通过社会调查分析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总体特征、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与阶层特征、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等问题,强调生活方式的文化符号作用以及社会性因素,但是很少涉及特定城市、空间内的生活方式研究。
鲁艳以拉萨市近郊的帕尔村社区为案例,探讨在政府推动力、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等外力作用之下,传统藏族社区社会生活的现状及其变迁。研究指出,当由外部动力大量渗入时,帕尔村居民借助于传统的知识框架与其发生互动,作为相应的行为选择,并逐步将日常生活的经验系统化,将新知识转化为可以理解的知识,从而重构地方社会的文化体系(鲁艳,2009)。尽管该研究选择的案例地区拉萨市帕尔村是否符合郊区的范畴有待探讨,但其反映出了在社会学研究空间转向的背景下,社会学领域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逐渐开始关注城市以及城市中的特定空间。
地理学领域主要从社会空间、通勤、购物、休闲行为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城市生活方式的特征,注重于空间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塔娜等从日常行为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郊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了测度和分类,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塔娜等,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