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人!揭示医学论文抄袭案的研究生教育读本

惊人!揭示医学论文抄袭案的研究生教育读本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3月上旬,他们以“中山学子”的名义向《中国青年报》发去了一封题为“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的邮件,详细报告了他们通过反抄袭软件查证发现的“连环抄袭”事件。《中国青年报》记者蒋昕捷随即对事件展开调查,写成了“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调查报告。因为“连环抄袭”已然是事实,虽然此事被“中山学子”发现属于偶然,但被发现终属必然。

惊人!揭示医学论文抄袭案的研究生教育读本

2010年1月,两位大学生(其中一位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初稿后,“因为担心自己论文中的引用部分被当做抄袭,他们找到一款反抄袭软件进行比对。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出于好奇’,他们查对了本院部分师生的文章”。

经过“好奇”地一查,他们很快发现有2篇医学论文存在抄袭问题。再经过认真比对,发现“抄袭率超过90%”。对如此严重的抄袭行为,两位大学生感到非常震惊。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更加震惊。他们从几名涉嫌抄袭问题的作者入手,展开调查,发现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檀德馨和浙江省平阳矾矿医院潘芝芬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产科杂志》1997年第13卷第6期的论文《刮宫术后宫腔粘连185例分析》,遭到江苏省南通市狼山医院张某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吕某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谢某某、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宋某某、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妇幼保健院王某等众多医生抄袭,构成波及16个单位、25人、6轮抄袭的惊人的“连环抄袭”事件。

为了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上述连环抄袭中的相互关系,两位大学生“特意制作了一份像食物链一样的图表。檀德馨和潘芝芬位于最底端,其他的名字都密密麻麻地指向了这两位原作者。”(见图1:论文连环抄袭关系示意)

图1 论文连环抄袭关系示意

(本图参考了《中国青年报》2010-03-24报道)

由于此抄袭问题波及面大、性质严重,出于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医学领域学术造假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两位大学生决定将他们的发现公之于媒体。2010年3月上旬,他们以“中山学子”的名义向《中国青年报》发去了一封题为“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的邮件,详细报告了他们通过反抄袭软件查证发现的“连环抄袭”事件。

《中国青年报》记者蒋昕捷随即对事件展开调查,写成了“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调查报告。因为记者介入调查,两位同学曾“接到过恐吓电话,以至于不得不换了手机号码,把自己隐蔽起来。他们同样也担心,自己日后还能不能在医学界立身”。出于对医学论文抄袭危害大的担忧,为防止由此导致“害人”事件,两位大学生(即“中山学子”)“最终下定决心,把举报材料公布在网上”。“他们声明,此举纯属个人行为,与所在学校、所在院系、老师以及各位被抄袭者均无关系。他们只希望,中国的医学界,‘能像白色的大褂一样’,有一片洁净的学术天空。”

【点评】

两位大学生(“中山学子”)因为担心自己论文中的引用部分被当做抄袭而找来一款反抄袭软件进行比对,“出于好奇”又比对了其他医生发表的文章,结果揭出一个惊人的医学论文“连环抄袭”事件。这似乎是偶然事件,但仔细想来,也是必然事件。因为“连环抄袭”已然是事实,虽然此事被“中山学子”发现属于偶然,但被发现终属必然。古人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www.xing528.com)

然而让笔者吃惊的是,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的医生中,只有一位承认自己确实抄袭了”,大多数医生都不承认自己抄袭,而且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比如“既然手术都是一样的,过程也是一样的,难免会有雷同”。或者“临床医学的手术都是一样的,研究过程也是一样的,研究成果难免出现雷同”。其实抄袭的论文如同两个解释一样:“文字表述也都大同小异,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同行一看就明白。正所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事实胜于雄辩!为什么上面报道的“连环抄袭”事件惊人,一方面说明它波及范围大,涉及人数众多;更重要的是,医学是很严谨的学科,是关乎人命的大事,不同时间、不同个体,治疗方案都有差异。何以能够千篇一律地抄来抄去?!

正因为如此,“中山学子”置“恐吓”于不顾,挺身而出,勇敢揭露当事人的抄袭事实,维护了“医道尊严”。笔者为他们点赞,尽管他们也经历了从“好奇”到“最终下定决心”的心路历程,有“自己日后还能不能在医学界立身”的担忧,但最终在内心升腾起的仍是让中国的医学界像白色大褂一样纯洁的希望。

然而要真正维护好“学术纯洁”,光有理念和追求是不够的,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查证。大家知道,对于科学数据造假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存在现实的困难。一方面,科学活动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科学细分领域涉足的研究人员少,外行很难了解(因此,科学结论的检验常常要依赖“同行评议”的办法);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过程复杂,有些过程不具有可重复性,或者取得重复性的偶然因素很多,认证重复性非常困难。但是科学的道理要得到整体的认可,一个根本的定律仍然是“可重复性”。尽管不能否认,可能存在被观测现象昙花一现的情况,但由此得出的结论或发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成为公认的规律或事实。因此,一切科学,无论多么艰深的领域,多么少人问津的范畴,只要有规律存在,必然要通过被他人重复来得以承认。否则,所谓的“规律”只能是个人的自娱自乐罢了。

本案例中两位大学生简单地通过软件分析(就是当前流行的“相似度检测”)就发现了一些文章的雷同现象,即便如此浅显,“大多数医都不承认自己抄袭”。而一些学术作假,因其高智性和隐蔽性,加上作假者的抵制以及一些特定的制度环境,会更难以鉴别和查证,最典型的当属美国“巴尔的摩案”,该案前后持续了8年(1986—1994)才下最后结论。由此可见,验证造假有时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验证者付出极大的决心、耐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蒋昕捷.“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调查[N/OL].中国青年报,2010-03-24.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3/24/content_3149371.htm.

(吴宏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