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学术造假案:斯佩克特的陨落

研究生学术造假案:斯佩克特的陨落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各地许多科学家闻讯而至,纷纷要求与斯佩克特合作。他们顺藤摸瓜,终于戳穿了斯佩克特利用其他蛋白质进行实验结果的造假行为。对此,斯佩克特无法做出任何合理的解释。不做假证明,“斯佩克特假说”将受到该领域科学家的重视。面对学术造假案例频频发生,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认为,弄虚作假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应该大力提倡严谨自律,求真务实。

研究生学术造假案:斯佩克特的陨落

1980年初,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个名叫斯佩克特(Mark Spector)的年轻研究生,携带着一封教授的推荐信,兴冲冲地来到康奈尔大学著名医学家拉克尔的实验室。在这里,他很快展现出“超人才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竟然提取出了一种叫“钠钾ATP酶”的蛋白质以及其他4种不同的蛋白激酶,而在一般情况下,完成这样的工作至少需要4年时间。在导师拉克尔的介绍下,斯佩克特先后获得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国立癌症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中的一流专家合作的机会。

1981年5月,在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摇篮”的冷泉港实验室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才24岁的斯佩克特向与会者宣布了一项惊人的“科研成果”:正常细胞中存在一种没有活性的特殊自激酶,当肿瘤病毒入侵后,便激活了这种酶,结果导致细胞癌变。这个关于肿瘤病因的“新理论”——激酶级联说,听上去思路清晰,数据确凿,意义重大,被认为是一个有望赢得诺贝尔奖的重大成果。

1981年7月,斯佩克特与导师拉克尔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激酶级联说,这一最新的致癌理论立刻轰动了整个学术界。新闻媒体大肆渲染,甚至有人预言:斯佩克特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从此,斯佩克特一举成为生物医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超级科学明星”。

世界各地许多科学家闻讯而至,纷纷要求与斯佩克特合作。慕名而来者,甚至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遗传学家巴尔的摩。但是,他们并没有下苦功去重复斯佩克特的实验,而是把自己的试剂交给斯佩克特去测试。然而,不久人们发现斯佩克特的实验结果怎么也无法重复。后来,与斯佩克特合作的一名生物化学系研究生彭品斯基,用同样方法反复实验,却总不能得出同样的结果。使他感到蹊跷的是,只有当斯佩克特一个人单独操作时,实验才能成功。于是,彭品斯基向自己的导师、肿瘤病毒学家沃格特做了汇报。师徒二人一边实验,一边分析,终于在一个关键性的步骤上发现斯佩克特用同位素碘代替同位素磷来追踪酶,而这种酶根本不能与碘结合。他们顺藤摸瓜,终于戳穿了斯佩克特利用其他蛋白质进行实验结果的造假行为。对此,斯佩克特无法做出任何合理的解释。最终他没能在导师的监督下重现自己当初的实验结果,只能无奈地撤回自己的博士论文,并灰溜溜地离开了康奈尔大学。

之后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斯佩克特不仅实验是完全造假的,就连他辛辛那提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证以及那封教授的推荐信全都是造假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整个造假事件发生期间,他还是一个正处在缓刑期的诈骗犯。

然而,斯佩克特的肿瘤发生“新理论”在事后也有人给予了好评,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就曾评价说:“如果斯佩克特只把肿瘤发生的激酶级联说当作一个假说写出来发表,他会被承认是一个天才。”可惜的是,斯佩克特天才的想象力配合上捏造的数据使他变得什么也不是了。

【点评】

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家队伍的日益壮大,科学活动已经由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转向千百万人的谋生职业,这就导致了科学家之间对各种研究资源的激烈竞争,加上科学活动与科学家个人利益的直接挂钩等等,在这种利益驱动的文化氛围下,各种违背科学规范的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形形色色的学术造假事件。

篡改数据、修改实验对象、捏造实验结果是学术造假者寻找到的“成功捷径”。在本案例中,斯佩克特用同位素碘代替同位素磷来追踪酶,而这种酶根本不能与碘结合,他利用其他蛋白质进行实验结果的造假。人们发现,斯佩克特经常以各种方式润饰实验,以人为生成一些现象,它们看似是其观点的证据。这种造假行为正是因为他守不住作为科研人员应有的科学道德规范,在丰厚的科研经费和奖励以及多种荣誉接踵而来之时,心存侥幸,总以为自己的造假行为不易被人觉察。

科学家铤而走险,弄虚作假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在学术研究的圈子里,如果长时间不发表论文,就会被视为没有研究成果,变得默默无闻。所以很多研究人员想多发表论文,以建立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但他们缺乏开展研究的经费,有人便把科研道德抛在了脑后,走上了论文造假的“捷径”。(www.xing528.com)

追逐个人名利也是学术造假的主要原因。在科学活动中,有些研究人员一味追求个人名利,一心想出人头地、名利双收,但又不愿踏踏实实地长期坚持默默无闻、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于是,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捏造证据、伪造科学发现、制造科学赝品,就成了他们攫取个人名利的重要手段。这些赝品的产生不是由于研究人员一时的工作失误,也不是因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所难免产生的曲折和迷惘,而是有些人的故意所为。有人说,这种所作所为一是为了荣誉,二是为了地位,三是为了金钱,一句话,是为了名利双收。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有的科学家在利益面前丧失了良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斯佩克特伪造实验结果的事实千真万确,可他的理论却具有一定价值。有人认为,如果斯佩克特只把他的想法当作一个假说写出来发表,而不是弄虚作假去“证明”,他就会被誉为天才。不做假证明,“斯佩克特假说”将受到该领域科学家的重视。这个假说无论由他还是由别人证明,都将成就斯佩克特的伟大,而不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然而,“假说”不是“造假的学说”。即便是假说也必须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确凿的科学事实。假说是人们在头脑中预先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作出一种假定性的猜测和说明,作为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方面,它必须获得背景理论的支持,并以一定的事实作为基础,所谓“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表明了假说的科学性,正是这一特点使假说成为一种科学形态;另一方面,假说都包含一定的猜想内容,都带有一定的试探性质,这表明了假说的假定性,即对现实的超越性,正是这一特点使假说成为探求未知的一种过渡形式,需要接受检验,不断完善。总之,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离开了已知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弄虚作假,形成不了科学假说。

面对学术造假案例频频发生,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认为,弄虚作假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应该大力提倡严谨自律,求真务实。学术造假虽让真理蒙尘,但从未停止的追求真理的脚步终究会使学术造假者原形毕露,这就是科技界的自我纠错机制。科学家要忠于真理,献身科学,不能只关注个人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期的损害,这是基本的科研伦理。学术造假者违背了这一伦理道德,迟早必将自食苦果。“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这句名言,是给学术造假者的最好忠告。

“斯佩克特假说”是当代医学史的一个重大学术造假案例,它生动地警示我们:科学诚信是保障知识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基本要求。在科研活动中不容忍任何不诚实的行为存在。科技工作者在项目申请、项目实验、成果形成、成果评价、成果发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必须实事求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需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遵行坚守诚信的科学道德,以自己的操守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谨言慎行。“斯佩克特假说”固然让人扼腕痛惜,但愿斯佩克特以惨痛教训换来的深刻警示,能让科技工作者铭记科研诚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柏春.斯佩克特假说与科研诚信[N].光明日报,2008-04-28.

[2]谢星海,张景生.科学赝品的成因及预防探析[J].科学学研究,1998(2):82.

(刘学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