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4月22日下午,在比利时伊普尔高地,协约国士兵和同盟国的德国士兵正在交战。突然,在德军阵地升起了一团团黄绿色的烟雾,随着微风向对方阵地徐徐飘去,没过几分钟,长达几公里的协约国阵地就笼罩在黄绿色烟雾之中,成群的士兵被熏得东倒西歪、纷纷倒地。德国士兵戴着用水淋湿的纱布和棉花制成的简易防毒面具,向敌人冲去,轻松地占领了这块久攻不下的阵地,取得了赫赫战果:1.5万协约国士兵中毒,战线迅速向前推进几公里。
德国化学家哈伯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普尔战役”,黄绿色烟雾是能令人窒息的毒气——氯气。它拉开了近代化学战的序幕,化学武器从此登堂入室。这种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参战国不断采用,除了氯气外,还使用了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氰砷、芥子气等。各参战国共生产各类毒剂约13.6万吨,使用11.3万吨,共造成130万人中毒伤亡,占战争伤亡总人数的4.3%。
化学武器用于战争的始作俑者是德国的著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哈伯由于发明了从空气中合成氨的方法而闻名于世。氨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肥料,用空气中的氮气跟氢气反应直接合成氨是最理想的方法,但是要在化工生产中实现却非常困难。从18世纪中叶起,不少人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都未能成功,但明确了: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是能合成氨的。然而,什么样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为最佳?以什么样的催化剂为最好?哈伯从1904年起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计算,终于在1909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在600℃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得到转化率约为8%的合成氨。哈伯成功地设计了原料气的循环工艺,使反应气体在高压下循环加工,不断地把反应生成的氨分离出来。1914年在德国,利用哈伯的合成氨方法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日产30吨合成氨的工厂。哈伯的发明还使大气中的氮变成生产氮肥的永不枯竭的廉价来源,从而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依赖土壤的程度,开启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历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因他的名声显赫,时常应邀参加德军总参谋部的会议,为德国的军火供应和战争出谋划策。采用氯气作为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就是哈伯提出的,其首次应用在“伊普尔战役”中取得胜利,这引起了军方的刮目相看,军方专门成立了化学作战局,哈伯被任命为局长。哈伯不懈地努力制造化学毒气,1917年他又指挥军方使用了毒性更大的芥子气。
但是哈伯发明的化学武器没能使德国在一战中逃脱厄运,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1919年冬,瑞典皇家科学院因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使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而做出了巨大贡献,决定授予哈伯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在一战中受过化学毒气侵害的协约国士兵及罹难者家属纷纷走上街头,对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决定表示抗议。各媒体相继发表声明和社论谴责哈伯。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拒绝改变做出的决定,哈伯在1920年初得到了1918年度的诺贝尔奖。
1921年至1922年,协约国在莱比锡组织审判890名战犯,哈伯的名字也出现在战犯名单中。然而仅有43名次要战犯交付法庭审判,其中大多被宣布无罪,只有少数被轻判。哈伯幸运地逃过了这次惩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为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哈伯急于帮助德国摆脱困境,试图从海水中提取黄金,可惜没能成功。他领导了德国威廉物理化学研究所,使它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开始推行以消灭“犹太科学”为己任的所谓“雅利安科学”的闹剧。尽管哈伯是著名的科学家,但是因为他是犹太人,和其他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的迫害。法西斯当局命令在科学和教育部门解雇一切犹太人。弗里茨·哈伯这个著名的化学家被改名为“Jew哈伯”,即“犹太人哈伯”。他所领导的威廉研究所也被改组。随后,哈伯被迫离开了德国,流落他国。他先到英国剑桥大学的鲍波实验室工作。4个月后,以色列的希夫研究所聘任他到那里领导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哈伯在去希夫研究所的途中,由于心脏病发作,于1934年1月29日在瑞士去世,客死他乡。
【点评】
哈伯是一个双面人,他“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方面,他在合成氨工业方面做出了贡献,使人类摆脱饥饿的威胁,这无异于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另一方面,他又像打开魔盒的潘多,是他促成了德国军方在一战中率先用化学武器,是他用知识和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冤魂,以致天怒人怨、为千夫所指。(www.xing528.com)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给哈伯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看中他“天使”的一面——考虑到哈伯发明的合成氨对全球经济巨大的推动作用。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的哈伯,此时距离战争结束仅一个月,哈伯刚被战胜国列入战犯名单。将诺贝尔奖授予一个战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但瑞典皇家科学院还是这样做了,并自以为更看重的是科学本身,哈伯获奖当之无愧。
然而,瑞典皇家科学院此举引起了舆论界与科学界的非议,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措辞激烈的评论,指出:“哈伯将其聪明才智用到了战争和杀人方面,其目的是使用窒息性毒剂戕害人类,这永远是哈伯的耻辱、德国人的耻辱。”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认为:“应该承认哈伯在化学领域的贡献,但他参与了肮脏的化学战,在这种情况下瑞典皇家科学院还将此殊荣授予哈伯,则不是在惩办战犯和放毒者。”虽然哈伯自己说,这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但仍然遭到了美、英、法和中国科学家们的谴责,哈伯的妻子伊美娃也以自杀的方式以示抗议。
瑞典皇家科学院忽视了科学家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奉行的道德准则。其实,科学家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而拥有对于社会的特殊责任,他们是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科学知识的所有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更能预见科学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因此必须遵循伦理规范:他们要估计自己研究的后果,做出判断并公开其判断;应该保证所进行的研究得到的后果不会给人类的安全带来危险,不应有利战争与暴力,不应损害国际协议中提到的人类基本权利;当科学家断定他所参加的研究对于人类有危害时,他要中断或退出研究,并且要公开这些研究的不良后果。
哈伯作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化学家,他完全清楚化学武器的危害和后果,然而极端的民主主义倾向,使他成为发起化学战的罪魁祸首,他严重违背科学的伦理规范的行为,成为他终身洗刷不掉的污点,“恶魔”的臭名伴随他的一生。
与哈伯相反,不少杰出的科学家都深感肩负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的重大。爱因斯坦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如果你们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要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产品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
[1]邓玉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记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战之父费茨·哈伯[J].化学世界,2003(8):446—448.
[2]陈敬全.启示之光——科学发现的契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418—424.
[3]傅静.科技伦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2—95.
(陈敬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