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斯和弗莱希曼
1989年3月23日,在美国的盐湖城,美国犹他大学的史坦利·庞斯(Stanley Pons)教授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马丁·弗莱希曼(Martin Fleischmann)教授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记者招待会,他们向世人宣称,用电解重水的方法在室温下完成了原来要在几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的核聚变。
在冷核聚变实验中,他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用钯电极作为阳极、钯金属作为阴极的电解槽,在这个玻璃制的常规电解池中充满含有氘原子的重水,然后通上电流,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使得由重水流入钯晶格中。钯具有惊人的吸收氚原子核的能力,但由于一个钯晶格容不下两个氘核,强行把两个氘核挤入钯晶格内,就会在那里发生聚变,同时释放多余的能量。由此可以表明核聚变发生的种种迹象是热和核的副产品,如中子以及微量的超重原子——氚。在犹他州的实验中,庞斯和弗莱希曼有两种证据支持其主张:超热及核产品。
他们的实验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若常温核聚变(或冷核聚变)真的存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因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着用氘、氚(重水、超重水)聚变来得到一种新的能源,但实现这一聚变反应有两大难点:首先实现这一反应必须在超高温、超高压的环境下进行,这就决定了必须向聚变物提供足够的外来能量,才能触发聚变反应,既然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反应装置的整体体积和复杂性,使提取能源的成本大大增加。其次,普通的热核聚变的反应速度和能量释放的可控性是迄今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若冷核聚变的确存在,其巨大意义是难以想象的,这可大大简化反应装置、降低成本,其能量释放的可控性较之于热核聚变的可控性要容易得多。
不少人对庞斯和弗莱希曼实现冷核聚变持怀疑态度,他们很难相信足够的氘原子核挤在一起可以发生聚变,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最先尝试重复这项实验,但是没有成功。
全世界的科学家纷纷开始了重复性的实验,数以百计的实验室先后行动起来,甚至还举办了好几次关于冷核聚变的国际学术会议。然而,世界各地众多的实验室都没能成功重复该实验的结果。人们开始失望,对庞斯和弗莱希曼学术诚信的质疑与日俱增。许多人认为,他们没有做过必要的而且十分容易的对照实验;对热量、中子数和证明发生冷聚变的其他迹象的测量都十分草率;误解了有关核聚变的公认理论的实质。
1989年7月13日,美国能源部的能源研究咨询委员会在对庞斯和弗莱希曼调查后,报告了得出的结论:低温核聚变产生的能源发展前景相当遥远,已经没有任何由政府和私人组织再去建立的新的实验室去研究这一有争论的现象。咨询委员会并指出,实验报告的数据不能作为有新的能源来源的证据,被称为新的核过程的冷聚变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目前还没有理由建立冷聚变研究中心以支持发现冷聚变的努力”。联邦政府撤销了给犹他大学建立冷核聚变研究中心的资金。
不久,美国能源部又组织了专门的小组来审查冷核聚变的理论和研究。1989年11月,这一小组发布了报告,认为庞斯和弗莱希曼没有提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以表明这种现象——冷聚变会导致有用的能源资源的出现。该小组指出,重复产生多余热量的实验失败,以及关于核反应产物的报告与已建立的猜想不一致,核聚变的推测类型与目前的理解不一致,如果想证实冷核聚变的存在,就需要建立猜想、甚至理论本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延伸已有的理论。小组反对冷核聚变研究的专项资助。
自此以后,美国官方对于冷核聚变的研究特别慎重。美国能源部自1989年以来,没有资助过任何有关冷核聚变的试验,专利和商标局也拒绝所有的有关专利申请。
冷核聚变的研究趋于冷落。自1991年起,庞斯和弗莱希曼悄然离开美国。1992年他们与日本丰田公司合作,在法国的一家实验室做研究。1995年弗莱希曼去了英国。1998年,法国的那家实验室在花费了一亿两千万用于冷核聚变工作后仍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遂与庞斯中止了合同,并宣布关闭实验室。庞斯没有公开发表声明,只有弗莱希曼还不时地举办讲座和发表论文。
【点评】(www.xing528.com)
庞斯和弗莱希曼“发现”冷核聚变被称为“一出闹剧”。尽管所预料的前景十分诱人,然而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科学工作者的谨慎的态度、有条理的怀疑精神,阻止了这出闹剧演变为更大的骗局。检验科学发现是否为真,看其有没有可重复性,这是铁的标准。冷核聚变最大的困难在于不能重现。
时至今日,仍有人坚持在这个方向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并声称取得了进展,然而可重复性仍然是困扰冷核聚变的最大的问题。尽管冷核聚变的鼓吹者声称,在一系列试验中,重复实验结果获得了成功,但他们也承认一致性还很不完善,而某些实验结果从未被重复过。目前,大多数主流科学家仍对冷核聚变持否定或冷漠的态度。
如果庞斯和弗莱希曼更谨慎一些,或许不会像以后那样被搞得焦头烂额。事实上,当时两人已经秘密试验了5年,他们本打算到1990年的9月再考虑是不是发表论文。由于在美国进行核试验,必须要向当局申报后才能进行,所以他们在1988年就申报了;加上后来为了得到同行们的支援,他们便开始向外透露。而校方担心他们如果不率先宣布研究成果,会在专利申请上吃亏,于是迫使两人过早地对外宣布,而导致的后果则是两人早已预料到了的。太急功近利,太看重商业利益,他们因此而弄巧成拙。
而在这次造假事件中,作为社会文化重要代表的媒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华尔街日报》在记者招待会的当天就匆忙发简讯为冷核聚变喝彩,第二天在头版头条又详细报道了招待会的情况,甚至在遇到对冷核聚变持怀疑立场并提出质疑的声音时,还发表社论高调捍卫:“具有卓越思想的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已经在思考未来,而站在一旁的其他人却仍旧在为前方的问题所困扰。”
最为离奇的事情是,专门跟踪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还因此获得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科学新闻奖。在整个事件中,庞斯和弗莱希曼不仅利用媒体进行抢先报道,让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公众对其期望满满,媒体也利用这一事件达到了抢新闻、哗众取宠的轰动效应,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在媒体的大肆宣传下,娱乐界甚至还以“冷核聚变”为题材拍了两部电影,利用“眼球效应”赚钱。无孔不入的江湖骗子也粉墨登场,以冷核聚变为原理迅速制造出“能量放大器”进行兜售和欺骗。媒体在冷核聚变事件中的推波助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假的终归是假的,伪装总要被剥去,我们不禁要再次重温那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在科学研究的事业上,来不得半点虚假。
[1]庆承瑞.病态科学:冷聚变及其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47—53.
[2]胡允林.核聚变的诱惑[J].世界知识,1991(8):8.
[3]徐飞,梁帅.科学不能承受之重——科学造假的社会文化动因释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9—114.
(陈敬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