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艺术研究与画集展现多样民族风貌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艺术研究与画集展现多样民族风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7月调到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主要从事民族艺术研究。公开出版《杨均写生画集》,画集收集绘画作品103幅,以传统写实的绘画技法生动地展现了甘肃浩瀚恢弘的人文景观以及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各具特色的人物、花草,具有珍贵的地域时代特征与艺术价值。197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2006年调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在云南民族学院工作期间,文体组承担全院舞蹈公共课,任学校艺术团团长。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艺术研究与画集展现多样民族风貌

杨均(1934.3—2013.11),男,汉族,云南鹤庆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教授。1996年12月离休

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在鹤庆县中学读书;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在鹤庆县中学参加“民青”组织,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6月至1950年1月参加“边纵”七支队并在鹤庆小学教书。1951年8月从老家跋涉千里来到省城昆明,考入昆明师范艺术专科读书,1954年8月昆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昆明军区第503厂子弟学校教书。1956年8月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1959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1962年8月调甘肃师范大学美术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79年7月调到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主要从事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负责组建艺术系工作,艺术系1995年开始招收美术专业、舞蹈专业两个专业本科学生,担任艺术系第一届系主任、教授。

2004年开始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担任中国美术史、版画基础、民族建筑艺术等课程的讲授工作。

在大学任教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创作经验。在甘肃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期间深入甘肃各地体验生活,创作了《奔向戈壁滩》《红柳丛中的欢笑》《祁连山中》《黄河明珠》《打谷场上》《前程似锦》《小息》《炼油厂的早晨》等作品。1959年,《小息》等绘画作品参加了四川省国庆十周年美展以及四川、浙江版画联展;还有多幅作品参加了甘肃美展、西北美展及全国美展,其中《炼油厂的早晨》参加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展被《人民画报》等10余种中外报刊登载。公开出版《杨均写生画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画集收集绘画作品103幅,以传统写实的绘画技法生动地展现了甘肃浩瀚恢弘的人文景观以及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各具特色的人物、花草,具有珍贵的地域时代特征与艺术价值

在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艺术调查研究工作期间,主要研究《剑川白族隔扇门木雕》《剑川白族建筑装饰石雕》《大理永平金光寺明代建筑木雕》《独树一帜的石窟雕刻艺术——石宝山石窟中的南诏王造像》等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多次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民间艺术实物,主编有《白族服饰图案》(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文物出版社,1987年);《白族建筑木雕》(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等。

和庆国,女,纳西族,1957年10月生,云南迪庆人,中共党员,教授。

197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文学学士),2006年调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1年晋升教授。兼任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教育教师协会会员、中国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化厅《民族音乐》编委。2014年被云南大学旅游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17年,被楚雄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18年被云南工商学院聘为兼职音乐教授。云南民族大学老教授协会、老科协副会长,2012年退休后被学校聘为教学督导组专家成员,质检处教学督导组专家成员。

2002至2011年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艺术研究》等期刊及文集《开启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立德树人》发表论文20多篇;2006编写声乐教材《和庆国声乐教学曲选》1本(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花腔女高音和庆国演唱专辑”(CD碟15首)1盘(陕西音像出版社);2007年至2020年,参与编写国家两免一补教材,云南中小学《音乐》教材18本(上海教育出版社,执行主编第三人);200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彝族民歌的演唱特色》,20万字。2002年至2004年主持完成云南省民族声乐科研课题。

1988年6月,在楚雄师范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中,获二等奖;1991年1月,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四项专业比赛中,获第二名;1992年12月,在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七届四项专业比赛中,获第一名;1992年获重庆北碚区举办的《中药杯》卡拉OK比赛中获三等奖;1993获重庆市文化局举办的卡拉OK比赛美声唱法十佳歌手称号;1993—1996年,在云南省总工会、文化厅举办的全省歌手大赛中多次获云南省优秀歌手称号;1994年8月,在云南省第二届歌王歌后“金利来”杯中,获云南省优秀歌手称号;1994年12月,在云南省首届“金桥工程杯”职工歌手大赛中,获云南省优秀歌手奖;1996年获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聂耳杯”专业大赛美声唱法一等奖;1999年10月获第八届全国城市职工歌手邀请赛美声唱法金奖;2000年在云南省电视台举办的“红塔杯”电视大赛中,获专业组美声唱法三等奖;2002年12月,在楚雄师范学院首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声乐演唱技巧与民族风格研究》;2011年6月,在全国第八届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中,《彝族左脚调的历史沿革》获云南赛区二等奖。

汤耶碧,女,傣族,1947年3月生,云南芒市人,南洋华侨机工后裔,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2002年退休。2007年被云南省老科协高评委评定为教授。

1959年至1965就读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班,1965年至1977年在德宏州歌舞团和保山地区文工团任演员和教练,1978年调到云南民族学院任舞蹈教师,1997年评为舞蹈副教授。

在云南民族学院工作期间,文体组承担全院舞蹈公共课,任学校艺术团团长。在对外国际交流中心担任外宾接待和舞蹈教学、公共交流工作。之后担任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为1995级到2002级的学生授课。

2002年至2012年间先后在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艺术学校、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任舞蹈教授。2006年至2011年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任艺术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瑶壮文化研究所所长,清远市民族歌舞团舞蹈总编。

主要专著有:《中国部分少数民族舞蹈介绍》(中、英文版,由1988年内部出版)《少儿舞蹈教材》(中文版,1992年内部出版)《傣、泰舞蹈教材》(泰国文版,1997年在泰国曼谷由宣都什师范学院公开发行出版)《傣族舞蹈艺术》(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广东瑶族舞蹈与音乐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编的《情筑滇缅·魂铸南洋——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2020年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策划,待出版。

主要策划制作光碟:担任撰稿和舞蹈总编导的《中华健身苑》系列电视片,2000年由上海动画影视集团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演员均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系师生,担任舞蹈编导的《蛮猛傣》——傣族民间孔雀舞,2001年由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发行。策划的傣族舞《少儿舞蹈欣赏与教学》,2003年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发行。(www.xing528.com)

《亚运之恋》2008出版发行,担任晚会舞蹈总编导、艺术总监。另外还有多册内部出版舞蹈教学光盘。

主要策划编导的专场舞蹈晚会:1996年至1997年半年间,应泰国曼谷朱拉隆功大学、宣都什师范学院、泰国清迈如渃大学的邀请,进行讲学、交流并举行个人专场演出晚会。同时与宣都什师范学院合作共同完成《傣、泰舞蹈教材》(泰文版)并在泰国36所艺术院校推广应用。2000年1月应邀到美国纽约红绸舞蹈团、弗吉利亚瑞德福大学、亚特兰大中华舞蹈社和丹佛市华人友好协会等几所大学和社团进行舞蹈艺术文化交流、讲学、并举行个人专场演出晚会。特别为亚特兰大“中华舞蹈社”创编了四场以傣族习俗为特色的小型舞剧《竹林深处》。全国首场大型葫芦丝现场音乐会2012年8月云南省侨联南侨机工暨眷属联谊会亲情中华·寻踪南洋”访问团到马来西亚,带去了音乐剧《赤子丰碑》晚会,担任了编导和艺术总监。2015年4月应邀到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义务舞蹈教学。6月20日举行了《神游滇缅·魂归大马》舞蹈专场晚会。2020年1月,由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了汤耶碧公益演出专场晚会。

谢崇抒,男,汉族,1945年11月生,云南昭通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全国高校音教创作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经云南省老科协高评委评定为教授。

1965年昭一中高中毕业分配到昭通县中学教书。1974年至1976年云南艺术学院作曲班学习,1976年毕业调昭通地区文工团任作曲指挥。1983年至1984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理论作曲。1985年调昭通师专。1989年调入云南民族学院,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5年11月退休。

公开发表的论著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该文2014年获云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参编高等学校音乐教材《乐理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和《音乐欣赏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专著《吉他弹唱即兴伴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参编“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音乐鉴赏》(高教出版社,1998年)。受云南教育出版社邀请撰写云南经典丛书之《多彩的云南民歌》(云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在省内外期刊、论文集发表论文多篇。

1993年中国大学生首届吹奏乐比赛,执教指挥的“云南民族学院学生管乐团”在比赛中获舞台演奏铜奖、行进表演优秀奖、优秀指挥奖;创作改编的《山寨欢歌》等4首管乐曲在比赛中获优秀创作改编奖;创作有《1976交响曲》及大型交响组歌《南侨颂》等多部交响音乐和合唱音乐。2014年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作曲、指挥的大型交响组歌《南侨颂》由昆明交响乐团和聂耳合唱团联袂在胜利堂和政协礼堂首演成功。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交响组歌《南侨颂》再在昆明工人文化宫隆重演出,同年9月《南侨颂》赴马来西亚吉隆坡、槟城演出。

受聘云南多所高校任教,讲授过民族音乐研究、中西比较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与应用、云南原生态歌舞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欣赏、云南民族音乐、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创作、基础乐理、音乐鉴赏等课程。退休后创作油画百余幅,2018年油画《清迈田园》获第三届全国书画大赛中华杯特等奖。

罗琼芬,女,傣族,1960年4月生,云南文山人,大学本科,副教授。

1977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云南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留校工作,曾参加云南省委、文山州委领导干部学习班培训,担任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2002年评为副教授。2006年调入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4年退休。在此期间,曾多次到上海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进修,曾任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系主任。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擅长音乐教育、声乐演唱等教学工作。参加云南民族大学2008—2009学年度优秀教案评比中获优秀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10多篇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民族音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期刊上。《音乐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选》,2001)《谈“心”之歌唱》(《文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音色与歌唱》(《云岭歌声》,2005年第2期)《音乐的美在于它的特殊形式而不是内容》(《民族音乐》,2007年第4期)《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生态现状与传承》(《民族音乐》,2008年第3期)《本土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云南傣族音乐比较研究》(《民族音乐》,2009年第5期)《文山山傣及其民歌》(《民族音乐》,2009第6期)《文山山傣的珰叮和珰叮的歌乐舞》(《民族音乐》,2010年第1期)《云南彝族“海菜腔”音乐特色探微》(《民族音乐》,2011年第2期)。公开发表近10首歌曲,《山寨门打开》载《云岭歌声》创刊纪念版;《“花街”姑娘》载《歌曲》2003年第七期;《笑容里的中国》载《云岭歌声》2003年第4期;《祝福圆舞曲》载《云岭歌声》2004年第5期;《蓬勃的中华》载《云岭歌声》2004年第7期。

参与2006年校级科研课题《文山壮族民歌研究》,该课题2007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资助项目。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文山山傣音乐研究》。

《音乐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在2001年云南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征选中荣获特等奖;《文山山傣及其民歌》获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银奖;《云南彝族“海菜腔”音乐特色探微》在2011年“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云南赛区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多次被聘担任声乐演唱比赛、声乐考评专家评委;1992年代表云南省赴京参加《国际合唱节》并担任领唱;1993年参加云南《双子星座》歌手比赛获“十佳歌手”奖;1994年参加云南歌王歌后“金利来”杯大奖赛获“歌坛新秀”奖;2001年参加云南省第三届“聂耳杯”音乐教师技能比赛获三等奖;2006年参加文山州“那榔杯”礼仪酒歌演唱比赛获二等奖。

被聘为《云岭歌声》编委会编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