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马列毛邓在校园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马列毛邓在校园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兼任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民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在全国各级社科刊物上公开发表民族理论、回族史等研究论文近百篇。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马列毛邓在校园

罗开云,男,壮族,1945年9月生,云南广南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

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1972年分配到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2003年评为教授,曾任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兼任云南省人大第六届、第七届民族委员会委员、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壮学会副会长。2005年退休。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2000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大事记》,2001年10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史料概述》,2003年9月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还公开出版研究论著《中国革命史讲义》《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程》《新编高校党课教程》等;公开发表研究论文《改组后的国民党性质剖析》《国共关系史的轨迹》《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邓小平思想方法的几个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产党员修养》《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论领导干部的科学理论思维》等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计划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2003年获得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马维良(1931.12—2018.12)男,回族,云南祥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

1953年3月到云南民族学院政策研究乙班学习,9月留校工作,1987年被评为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1年退休。1958年至1960年到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学习。曾兼任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民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

执教30多年,主要为本科生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世界民族发展研究等课程

公开出版著作、教材:《云南回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回族史论集》《玉溪地区民族志》《全国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回族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峨山回族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马列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等,有的教材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民委的肯定,有的得到了中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的资助。在全国各级社科刊物上公开发表民族理论、回族史等研究论文近百篇。

多次获得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云南民族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梁多俊,男,汉族,1939年4月生,四川隆昌人,教授。

1952年至1958年在四川省隆昌中学校读初高中,1958年至1963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大学本科毕业。1963年9月分配到云南省计划委员会工作。1973年调入云南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共党史、大学生思想品德、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中国的浪费等7门课。撰写主编出版了2本教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概论》(199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与马维良主编,1990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评为教授,1999年退休。

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少数民族在科学上的贡献:《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科学上的贡献》(科学实验1976年第11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科学家和科学论著》(民族团结1979年第2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民族教育1987年第2期)《蒙古族的医学》(民族文化1982年第5期)《云南少数民族在科技上的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航海的历史丰碑》(2005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云南少数民族与科技》(晨光出版社出版)。

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照顾民族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探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和亲问题》(学术研究1964年第5期)《面向新世纪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民族工作1996年第9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民族工作1995年第12期)《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民族智库建设》(《开启新时代 扬帆新征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云南民族团结教育读本》(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出版)。

民族文化:《大理三塔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7年4月6日)《民族团结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9年9月5日)《少数民族体育的源流》(与李玲合撰,《新体育》1986年第8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8年7月10日)《阿诗玛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5年12月5日)《孔雀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5年6月5日)《云南桥文化》(云南民族大学报2008年9月18日)。

中国精神研究:与王大昆、字如祥编写的《20世纪中国精神》(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本书列入中宣部“党建100种丛书”;与苏丽杰主编的《牢记使命 薪火相传》(云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集。

曾任云南民族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兼任《云南民族研究》主编,出版了20期。参与主编了《云南民族工作手册》(57万字,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沈其荣、陈红涛主编了《云南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1980年至2001年任云南民族学院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其他同志一起编辑出版了《邓小平理论与新时期统战工作》(1999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等3本论文集,举办了8次研讨会,推荐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30多篇获奖。2007年任云南民族学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其他同志一起主编了《岁月的记忆》(201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等5本论文集。2009年任云南省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参与主编了《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201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等4本论文集和画集。2003年任西部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

彭有祥,男,汉族,1955年8月生,云南双柏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本科,1988年云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此后在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经济、政治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教研室主任、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

1996年应邀作为访问学者赴泰国清迈大学作课题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泰国和东南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伍达观优秀教师等各种奖励。被评为校首批骨干教师、第三批学科带头人。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015年定为二级教授,并担任云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2018年退休。

给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16门课程。主持并圆满完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专著《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模式》获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

主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我国经济安全”等多项国家、省、校级人文社科课题研究。出版《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模式》(获省、校优秀教材奖)等专著4部,参编教材12部。公开发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我国经济安全》(获云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国家核心刊物26篇),共200多万字。论著多有创新,被《中国教育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家权威刊物转载。

代表性著作有:《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市场经济世界观教育》(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和《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模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模式》于2008年获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教材奖,于2009年获云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并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等一些国内著名高校的图书馆收藏书目,于2010年、2012年再版。

赵学先,男,景颇族,1950年1月生,云南陇川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年9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聘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1月聘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咨询专家,曾当选为昆明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1968年中学毕业,1969年1月至1971年9月回乡务农,1971年至1974年8月在陇川县弄安小学和邦外小学任教,1974年9月至1976年7月在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读书,1976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在政治系担任民族理论教师。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评为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理论首席教授。历任云南民族学院政法系85级政治专业班主任,政法系副主任、主任,云南民族学院纪委委员,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任教以来,曾为全校专科、本科、研究生讲授民族理论,在政治系、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世界民族问题概论》课。(www.xing528.com)

曾先后受邀到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云南省委“610”办、云南省政协、云南省武警司令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警官学院、云南社会主义学院、昆明大学、云南艺校、云南机场集团、保山学院、东川市委、石林县委、武定县委、元谋县委、迪庆州作学术报告。曾多次对香港、澳门、台湾参访团介绍党的民族政策和云南民族概况。

曾参编过1978年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民族理论教研室编写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教学讲义》《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教学大纲》《民族理论政策教学参考资料》,1990年出版的《民族理论与政策》,1998年出版教材《民族理论教程》。

主持过省级和校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重点课程”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精品课程”建设。参加1992年至2008年国家民委组织的全国民族院校统一教材《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的编撰工作。公开发表“民族与国家”学术论文《论民族特征的形成》《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民族学科珍贵的宝典》《缅甸克钦族宗教信仰》《景颇族历史上的“贡晶贡萨”与“贡龙贡查”制研究》《景颇族发展史概论》《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云南对中国民族理论的贡献》等13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专著:《世界民族问题概论》,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编著:《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莽林中的崛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景颇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参编:《民族理论教程》,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制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云南民族地方行政制度发展与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先后用汉文、景颇文创作发表《无花果》《目瑙节前》《槟榔江》《参灵与幸多》等数十篇小说、诗歌、散文;历史长诗《恩冠佤》,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出版;长篇小说:《早乐东》,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编剧:《日浴》,由中央电视台、云南高原影视中心拍摄,由中央电视台文艺台8频道于2004年6月26日—28日播放。

部分著作曾获省政府、国家民委、云南民族大学奖励。《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于2012年荣获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学术研究著作一等奖。

曾获云南省高校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民族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伍达观奖教金优秀教师奖,云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吉萍(1948.7—2010.3),女,汉族,云南禄丰人,教授。

1989年调入云南民族学院德育教研室,2005年评定为教授,2006年退休。

从小随母亲定居昆明,7岁上昆明协和小学,小学毕业后,进入昆明第一女子中学读书。高中二年级知青插队昆明第一农场文革后期由知青点选送昆明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昆明三十中教德育课,并兼任学校团总支书记。后调昆明第二十九中任教,从事英语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由昆明二十九中考入云南教育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本科学习。

教育学院毕业后,1989年调入云南民族学院德育教研室工作,后并入马列部,马列部又改名哲学学院,在哲学学院担任大学生思想品德、法律基础两门课的教学。

教学和学术成果有:参编并出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共2本(因内容更新,重新编写,2次撰写不同章节,云南人民出版社)、《旅游市场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合编《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科学出版社)。历年来在《思想战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教育学院学报》《孔学研究》《社科研究》(香港)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全部著述约40余万字。

何叔涛,男,白族,1954年3月生,云南剑川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随父母到怒江,1970年参加工作,当过矿工,学过会计,在农村下过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1982年1月毕业后在中共怒江州委党校任理论教员。1985年调回母校,先后在法学院和马列部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2006年评为教授,2014年退休后,担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当选为云南省宗教学会学术委员,并被中国民族学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福贡县怒族学会、云南民族大学乃苏颇研究中心聘为学术顾问,担任学校研究生教学督导,先后被大理大学、昭通学院、文山学院等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在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中,先后开设多门课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宗教。学术生涯始于上大学时对怒族命名法的研究。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熟悉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参与了《中国原始宗教丛编》《中华民族文化志》《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怒族佤族医药文化研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玉溪地区民族志》的撰写,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课题,发表过民族伦理学的论文,对怒族历史文化和宗教的研究,受到福贡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两县人民政府的联合表彰。

在民族理论研究领域,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1篇,其中在《民族研究》发表9篇论文。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他地方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介绍,获国家民委和云南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编之一的《民族理论教程》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校优秀自编教材。

代表作《斯大林民族定义评析及对现代民族特征的探讨》《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概念的含义与民族研究》《略论民族定义及民族共同体的性质》《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等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有益的学术争鸣和讨论。

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曾荣获“云南民族大学十佳教书育人教师”称号。

杨伯元,男,汉族,1930年9月生,云南石屏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91年离休

1942年考入云大附中,高一时转学至天祥中学。1948年10月参加了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青),在个旧宝华小学总校以教书为掩护,做调查、联络、通讯工作。1949年5月由民青转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任支委。同年7月,重回学校教书。1950年1月,受命个旧县人民政府接管宝华小学总校和二、三分校,并担任总校教导主任,同年选任城区小学团支部书记。1951年9月,由个旧市委保送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政治专业深造(调干生)。进校后,被选为校团委委员、系团支部书记。1952年参加河西县(今通海县)土改工作队,任大队宣传委员兼中队副队长、河西七街区团委委员。195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9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云南民族学院三部任政治教员、班主任。1958年1月,下放弥勒东风农场劳动锻炼。同年3月,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宣布开除党籍。1959年9月,由农场分到个旧教书,先后在个旧一中、个旧师范、个旧三中任教。1979年恢复了党籍,被个旧市委任命为市文教局党委委员、副局长。1980年,调回云南民族学院马列教研室任教,1985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学院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桂镜光(1947.12—2022.1),男,回族,云南曲靖人,中共党员,副教授。

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78年3月考入云南民族大学政治系,1982年2月毕业留校任教。先后在政法系、成人教育学院工作,曾任政法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及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1985年9月至1987年2月,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助教进修班,学习民族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兼任云南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及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1996年11月晋升副教授。2007年12月退休。

主要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学、宗教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参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材编写工作(1990年10月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教材《民族理论教程》(1998年9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于2002年4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2001年普通高校优秀自编教材奖”。参加编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3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法律制度研究”的撰写工作,1995年12月云南省社科院验收合格结题。发表学术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涵》(《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民族问题定义辨析》《青年教师论文选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8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云南日报》1994年12月9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参加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会议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91年第1期转载)。

1990年评为院先进工作者、1992年9月评为优秀教师、1994年及1998年2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1999年7月,被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