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利好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利好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组5人小组成员,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主任、边疆处处长、中缅勘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职。1979年12月调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1983年7月改任名誉院长,1985年离休。1965年初首先发现了云南沧源崖画,这是云南考古及中国崖壁艺术的一项重大发现。

云南民族大学70年春泥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利好

马曜(1911.10—2006.2),字幼初,男,白族,云南洱源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诗人,原云南民族学院院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学时就参加学生运动,1931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经济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夏,利用与滇军将领范石生同乡关系,到湖北策动滇军兵变,因故未成。后与党失去联系,但仍坚持革命活动。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到云南,1939年在西南联大进修文史1年。抗战胜利后参加民盟,1945年竞选为云南省参议员,利用合法身份从事争取民主的斗争。1947年后受聘为云南大学文史系讲师、副教授。1948年,党组织为其办理重新入党手续。1949年去滇西参加“边纵”,同年底作为中共地下党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的3人统战小组成员,多次奉工委指派与国民党省主席卢汉谈判,敦促卢汉起义。1985年中共云南省委恢复其1931年的党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组5人小组成员,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主任、边疆处处长、中缅勘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职。1972年回到教育战线,担任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曾兼任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委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思想战线》主编。1979年12月调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1983年7月改任名誉院长,1985年离休

民族学方面,首倡云南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过渡”,1953年经云南省委采纳,报中央批准,“直过理论”及相关政策得以实施。1979年担任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组织、编辑云南16个民族的“民族简史”16册,“资料丛刊”74册。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分编委员。在历史研究中,首创使用“三重证据评价”方法研究中国上古史的重大学术问题,担任过《中国历史大辞典》云南省编委会主编。作为诗人,其古诗为现代白族文学及中国现代诗歌增加了异彩;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期间,着力实现其民族教育思想并取得重大成绩。

主要论著:1950年后发表论文《庄蹻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建国以来云南民族工作规律初探》等共计203篇,主编出版了《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二》,《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白族简史》(通撰),合编出版有《大理文化论》《西双版纳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马曜学术论著自选集》《民族学与民族工作论文集》等著作。1948年出版的《茈湖精舍诗初集》,收入旧体诗261首,199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再次出版此诗集,受到文化教育界的高度评价。200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曜文集》六卷本。

学术获奖:《云南简史》1984年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颁发的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奖;《建国以来云南民族工作规律初探》1986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现实问题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云南各族古代史略》1989年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荣誉奖;《西双版纳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1992年获第五届中国图书二等奖,1989—1990年度滇版优秀图书一等奖;《云南民族工作四十年》1996年获1993—1994年度滇版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民委民族政策研究优秀成果奖。

汪宁生(1930.5—2014.2),男,汉族,江苏灌云人,教授,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童年就读私塾,后读丹阳中学和苏南新闻专科学校。1949年6月参加无锡农村土改工作。1952年任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职员,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央民族学院任助教。1964年调到云南省历史研究所工作,1979年调到云南民族学院,曾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1998年7月离休。2006年受聘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首席科学家,兼任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和《民族学报》主编。

1960年参加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云南调查组到四川凉山、茂汶以及滇黔民族地区调查后,提出了“中国民族考古学”的概念,发表了《谈民族考古学》《再谈民族考古学》《三谈民族考古学》以及后来的《民族考古学论集》《中国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几个南诏城址考察》《原始纪事和文字发明》《八卦起源》《云南青铜器上所见之古代民族考》(“世界考古学大会”英文论文)《云南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出版,1992年再版)等论著。198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汇聚其研究成果的《民族考古学论集》。

1965年初首先发现了云南沧源崖画(先后有10个地点),这是云南考古及中国崖壁艺术的一项重大发现。1984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亚洲研究会上宣读了《云南崖画》论文,该文随即在澳洲Rock Art Research(《崖壁艺术研究》)刊物发表,此为中国崖画研究的第一篇英文论文。1985年《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不断探索民族学的科学调查方法,主编的《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是国内许多大学的教科书。积极推动口述史研究,80多岁还带头做田野调查,策划编辑《口述民族史》第一辑。《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研究》等论著被认为是在中国最早质疑单线进化论的专题研究。

对云南青铜文化也有深入研究,1978年就在《考古学报》第2期发表《试论中国古代铜鼓》,其他还有《铜鼓与南方民族》《试释晋宁石寨山出土铜片上的图画文字》《晋宁石寨山青铜器所见古代民族考》等论著。完成了对德国学者利普斯的《事物起源》一书翻译工作(1982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2000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再版)。

曾多次应邀赴欧、美10余所著名大学访问、讲学,并被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及特罗姆瑟大学特聘教授,美国费城人类学问题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曾获美国罗氏奖金,生前汇集了毕生主要的学术成果,编撰了400余万字的《汪宁生集》四卷本,收其书11种,及其与国内外学术大师们的书信往来,内容丰富,弥足珍贵。

陈相木(1932.3—2016.3),男,汉族,浙江义乌人,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2年入北京大学就读,后转中央民族学院佤语专业学习。195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并赴云南;1980年调入云南民族学院民语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曾任云南民族学院民语系主任。

参加云南民族语言普查,在民族文字的创、改、选及试验推行,民族文字方案修改,民族语教材和词典编写,民汉语翻译,民族新词术语规范和民族语言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佤语、德昂语、布朗语的整理和推广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组织编写的民族文字本科系列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编写《现代佤语》《佤语语法》《佤语语音及文字》等教材,合撰《德昂语论文简志》;发表《西双版纳老傣文五十六字母考》等20多篇论文。

黄惠焜(1935.7—2001.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童年接受家庭教育,熟读古代名篇,背诵诗词歌赋,练习书法绘画,记背名人碑帖。中学就读于成都树德中学。1950年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为国”号召,投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新闻干部学校,后转入西南革命大学。因为文笔敏捷,被分配到《重庆日报》工作,不久调往《新华日报》担任记者。

1954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调云南省民族历史研究所,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1975年调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任历史组组长,1981年调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任历史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1983年至1995年任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云南民族学院学报》主编,云南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民族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云南省教委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云南省教委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民族学类分评委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撰写调查报告与书稿:《屏边瑶山瑶族自治区社会历史调查》《关于金平屏边瑶族社会历史的综合调查》《屏边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傣族小乘佛教及原始宗教的调查材料》《傣族简史简志合编(第一章至第四章)》《哈尼族简史简志合编(草稿)》《红河在前进》等。主持过云南省十余种少数民族历史资料的编写。

专著:《从越人到泰人》《祭坛就是文坛》。参著《云南简史》《傣族简史》。主编《傣族文化志》《旅游学丛书》。重要论文有《古代傣族奴隶制及其上下限之探讨》《召片领来源的历史探索》《农村公社的蜕变及傣族奴隶制的形成》《哀牢夷的族属及其与南诏的渊源》《哀牢夷族属非濮》《掸傣古国考》《佛教中唐入滇考》《骠掸诸国佛教及其在掸傣居民中的传播》《傣族文化与中原文明》《云南古代的越人与倭人》《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跨境民族论》《调整视觉——让文化人类学积极介入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西双版纳勐泐故宫遗址考察记——兼论大力开发西双版纳人文旅游资源》《重振滇文化——从文化大省到文化产业大省》《贝叶文化十论》等。在几十年的田野考察中创作诗歌500余首,集成《千田诗钞》一部。

在对泰族族源问题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大多主张泰人起源于古代百越,从越人到泰人的演变过程,则论述不多。提出“百越文化区”概念,在专著《从越人到泰人》中,有翔实的论述。在民族学、民族史、民间文学以及神话学研究中,有独到见解。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与原始宗教的关系,提出“祭坛就是文坛”的观点。

在外事工作中,提出了“学术外交”的理论并致力于实践。1980年受命接待泰国王姐甘拉雅尼·瓦塔纳公主,并解答若干学术问题;1986年成功地接待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95年陪同泰国王室诗琳通公主访问云南,共同研究傣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1992年外交部组织外国记者团访问云南,各国记者就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等问题对其进行采访,次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外国记者团访滇情况快报》指出: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云南省各民族和睦团结、共同发展的基本情况。

主张: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要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1996年以后,积极参与云南省重点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前期开发研究工作,并协同WTO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五年、二十年规划。完成的《西双版纳南药园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书》《丽江白水山庄旅游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书》《元阳红河谷旅游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书》《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二期开发总策划书》《西双版纳勐腊县望天树生态民俗旅游景区总策划书》《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书》《富源胜境关景区总策划书》,对云南旅游大省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勐泐故宫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祥云县水目山旅游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宾川鸡足山旅游景区文化软件总策划》被列为云南省旅游建设精品工程。

徐敬君,男,汉族,1935年8月生,安徽萧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5年8月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60年7月留校任教,次年考取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获研究生学历。1960年8月参加工作,1964年到云南工作,1972年4月到云南民族学院任教,1978年评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10月退休。

曾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代理系主任、系主任等职务。曾任云南经济学会副会长、省政府研究室特聘专家以及云南省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云南民族学院工作期间,先后给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资本论解读、资本论研究、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区域经济研究课程

创建和参与创建了“三个第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马曜院长领导下,于1979年参与创办了云南民族学院经济管理系,这是民族院校第一个经济类本科专业;1983年出版发行了《云南山区经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系统论述山区经济开发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本专著;1985年创建了云南省第一个国民经济学硕士点,1986年开始招生,成为云南民族学院硕士生导师,并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67人。

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重视理论学习,关注现实经济。参编了《新编资本论教程》第三卷,先后发表了《扩大内需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民族经济学在中国》《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以云南昭通为例》等百余篇学术论文,1990年至1996年,主持和承担了4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

专著《云南山区经济》一书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主要学术成果:

一是提出了山区经济理论,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而可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的实际,提出必须重视山区经济开发,走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的发展道路,支撑起日益增加的人口负担和工业发展中规模扩大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二是进行了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三是参与了省级、地区及部门的发展战略研究;四是概括总结出对县情分析的八大要素与方法;五是逐步形成改革动力论等经济体制改革10个方面的理论观点。

苏学瞻(1943.1—2016.4),男,汉族,云南鹤庆人,中共党员,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4年昆明师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蒙自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3年评为教授,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调到云南民族学院预科部任教,2003年在云南民族大学退休。曾任蒙自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系主任,云南民族学院预科部总支委员、教工支部书记,兼任云南民族学院工会教改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评委、高评委。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13部,其中《先秦文学作品讲析》《古文鉴赏辞典》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古典文学名篇赏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学习参考资料》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上册)》(修订二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国古代文学辅导纲要》《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中国古代各体文学作品选讲(上、下册)》《中国古代文学辅导》(修订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作品选(上册)》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学习指要》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参编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组编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学习指要》。

主要获奖情况:1990年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3年《师专先秦文学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获得云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9年获得红河州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89年获蒙自师专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2000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上、下册)》被国家教委评为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获得“全国优秀奖”。

董学畅,男,白族,1945年10月生,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9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大化学系,1982年5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93年晋升教授。其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复旦大学、美国贝勒大学等进修学习。50多年来,先后在北师大放辐化研究室、云南大学(1972—1987)、云南民族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过系副主任、主任(1989—2002)、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2006)和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校职改领导小组成员等,并由云南省政府、民委和科技、教育厅聘任,分别担任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省科技奖化学化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省高考评卷化学组副大组长,省高评委生、地、化学组组长及云南省青联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生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北师大云南校友会副会长及《贵金属》《云南化工》等科技期刊编委等。2005年11月退休,作为校特聘教授、硕士点首席教授直接由学校返聘至2010年,尔后再继续受聘担任《云南民族药资源化学》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顾问、学术委员和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组长、中共云南民大离退休处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等。同时受邀担任过大理师专、文山学院、云南化工研究院等的客座教授。

从1968年参加核工业部07、08号国防抢建工程和1975年主持国家下达云南“褐煤炼焦”攻关协作项目起,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的多项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教学成果奖、发明奖等。其中《褐煤炼焦1千吨/年中间试验》荣获云南省198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几类有机功能试剂和新材料分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2006年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生物有机化学的开设与教学改革》2002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的《杂环化学研究》《新型螯合剂及功能螯合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苯二甲酰基双PMP的合成及对铀的萃取性能研究》等分别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指导研究生完成的“微柱高效液相色谱在天然产物质量监控中的应用”获2007年度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等。除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外,受地方政府或厂矿邀请,多次深入澜沧、峨山、大理等边疆民族地区、厂矿调查研究,组织和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其间,发明的“果脯制作新技术”获全国科技发明展铜奖;“制作佛手瓜果脯新方法”于1995年获国家职务发明专利。50多年来,先后在《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Analytical Letter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和地方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近200篇被SCI、EI、CA和《化学通报》《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国内外著名刊物收录或评述。多年来,为本科和研究生讲授过“有机化学”“谱学分析”“生物有机化学”“现代化学研究法”等多门课程;作为“客座教授”和省市宣传部报告团成员,多次应邀分别为昆明和地州各高校、研究院及社区等数万名师生、干部做《成才与创新》《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与中国》《做人做事德为先》《云南生物资源的化学开拓途径》等系列巡回报告。作为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以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为宗旨,带领全系教职工抓科研、促教学、在狠抓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集中优势、突出特色,成功完成有机、应化等重点学科的建设与评估,并在2000年争获《有机化学专业》硕士授予权,进而再获《分析化学》等硕士点,实现了云南民大理工类研究生教育零突破。

1990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奖章;1991年中华全国青联授予“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选为云南高等学校优秀党员,2007年获云南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荣获云南首届教育功勋奖章。除荣获云南民大伍达观教学科研杰出奖和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称号等外,还分别获得过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科研先进个人”等20余次荣誉。

陶学良(1930.6—2019.3),男,汉族,云南宣威人,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区委书记等职。1955年考入大学,后转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2年调云南民族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彝族文学、文化调查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原始资料,探索彝族文化奥秘。收集整理彝族史诗《查姆》《盘古盘根》等。

专著《彝族文学杂俎》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著作奖;《爨文化椎论》获首届中国民间文学山花奖、优秀学术著作奖;撰写《古文笔法评述》等专著。(www.xing528.com)

担任副主编的《彝族文学史》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编注《云南彝族古代诗选注》;参注《大山诗草》;参编《少数民族作品选》《毕摩文化论集》。

杨德鋆,男,白族,1937年6月生,云南大理人,研究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非遗名录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理事,北师大中国拉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云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1953年3月参加工作,1954年4月云南民族学院政训部大专毕业留校,1996年评为研究员,2000年6月退休。

在职期间,主要讲授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音乐、绘画、艺术概论、艺术史、舞蹈史论、民族文化通论、民族学与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云南民族艺术概况、文物和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20余门课程,参与创立云南民族学院文艺班和民族艺术系工作,参与编写了大量教材。

创作作品主要有:《双嘎光》《猴子逗孔雀》《阿细跳月》《藏族骑兵舞》《篾帽舞》《鹌鹑舞》《赛鼓》《跳瑶铃》《杵臼舞》《望北京》等数十个舞蹈;《我们生活多美丽》《瑞丽江早晨》《玉洱银苍组歌》《我家住在独龙江边》《苍天大树根子深——民族团结歌》等百余首歌曲、舞曲。曾任《桃李芳菲》、《豪情岁月辉煌路》云南民族艺术节、第六届亚洲艺术节晚会、东方彩霞——中国55个少数民族穿戴艺术表演、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非遗)保护经验交流会晚会等重大艺术活动的策划与撰稿。

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部,主要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1993年版、《聚彩边乡——民族艺术丛论》《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云南民族文物·身上饰品》《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参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国舞蹈词典》《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云南民族文化精粹》《云南特色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历史大辞典(云南部分)》等撰稿。

在《文艺研究》《舞蹈》《舞蹈论丛》等期刊上发表《铜鼓乐舞初探》《凝结在纳西古老图画象形文字里的音乐》《宴舞类说》《聚异凝彩南诏衣——唐代南诏服饰研究》《百彩千辉融绣艺——“滇绣”概说》《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云南步履》《边陲异花吐奇香——2018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综论》等论文数十篇。

参与《南土一珠——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苗族花山节》等7部影视片策划撰稿,《民族调查研究》创建与编辑;《插红旗》《民族学报》创刊编辑与装帧设计;创立学校民族博物馆馆刊《民族文物论苑》民族艺术系系刊《新路》。

主要获奖作品有:双孔雀舞《嘎洛拥双多》1959年获云南省民间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女民兵舞《飒爽英姿五尺枪》1978年获全省民兵文艺会演节目一等奖;《铜鼓乐舞初探》获云南省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美与智慧的融集》获1996年云南省第五届优秀图书二等奖;《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获1997年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获1996年云南省教委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电视片《人类思维的古老辙痕——云南民族文字概观》《晋宁观音洞壁画》《滇东北面具艺术》获云南省电化教材二等奖。

2006年获国家文化部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文联从艺50年以上文艺家荣誉证和勋章;1953年获云南民族学院学生一等辅导员模范;多次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三次获昆明市文史研究馆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敬骝(1935.5—2021.2),男,汉族,浙江黄岩人,教授、研究员。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后服从全国院系调整安排,进中央民族学院,195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先后担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学院教授,曾受聘担任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席教授。2006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老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获“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民族语文工作者之一,又是新中国南亚语孟高棉语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毕生致力于相关民族语文的探索开发和教育推广,在汉语、孟高棉语、中国南方民族语言等诸多研究上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获得国内外学坛的高度评价。大学毕业后即参加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调查。1957年即参与设计并执笔撰写佤族语言文字方案(草案),先后编著了《佤文试用本》《佤文文选》《佤语熟语汇释》《佤语研究》《佤族研究五十年》《佤山纪事》《佤汉大词典》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佤大词典》等,为佤山的民族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终生奔走呼吁,积极推动佤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保存工作,耄耋之年依旧勤笔耕耘,编撰了《佤山人物传记》《佤山部落史略》等系列丛书十余本。1979年调入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潜心钻研汉语和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率先调查了中国所有的越-孟高棉语,并调查了多种侗台语、藏缅语、苗瑶语以及一些汉语方言;自学了孟文、高棉文、多种傣文、泰文、缅文、藏文、瑶文、梵文、巴利文;并研究了甲骨文、金文。在长期扎实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全面研究了中国南方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有关民族语言,先后撰写学术著述20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开拓创新孟高棉语和傣语等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早年即以《傣语声调考》《西双版纳傣文五十六字母考释》《傣语干支考原》等重要论文蜚声学界。他的研究主题精于却不限于相关孟高棉语,目标始终是学界称为“中国语言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20世纪90年代,在其业师费孝通教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说”的启示下,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寻找有力的证据,写出了《释“苏”“荏”》《释“御”》等论文。2001年提交第34届国际汉藏语会议的论文《华夏语系说》,进一步阐述了“汉语是融合语”的说法,引发学界的极大关注。

谢本书,男,汉族,1936年5月生,四川邛崃人,中共党员,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3月参加工作,1954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曾两次借调北京工作。1984年2月任云南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晋升研究员。1987年7月任云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1994年2月调云南民族学院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99年5月退休。

曾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云南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政协文史顾问、云南省志副总纂,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多种职务。多次评为云南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

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20余门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30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云南地方近现代史,出版著作70部,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个人执笔总字数上千万字。在以下几个方面,被学界公认有较突出贡献。第一,为云南近代史研究奠基,主持《云南近代史》《云南通史(近代部分)》编纂和出版。第二,在护国运动史研究有明显成就,主编并出版《护国运动史》专著及相关论著。第三,西南军阀研究方面有开创性成果,主编并出版《云南军阀史》及相关论著。第四,在云南近代历史人物研究方面,曾出版《蔡锷传》《龙云传》等,有较大影响。在云南近代历史研究中,力求实现一个梦想,一件大事写一本著作,一个名人写一本传记,即“一事一著,一人一传”,为此作出了重要的成绩,被誉为“云南近代史研究的领军人物”。

14项科研成果获奖,《云南通史》2013年荣获云南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清代云南稿本史料》2013年荣获云南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当代中国的云南》1994年荣获云南省1990—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特别奖。《改革历史研究的新途径》1986年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现实问题优秀理论文章二等奖;《龙云传》1991年获得云南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8年获得艾思奇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优秀论文二等奖,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共云南省委联合颁奖;《昆明城市史》(第一卷)获得2011年云南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护国战争不是民主革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伪命题》2019年获得云南省第二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西南军阀史》(第一卷)1991年获得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三等奖;《护国运动史》1991年获得云南省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张冲传》1997年获得云南省1993—1995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三等奖;《蔡锷论稿》2016年获得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云南百年留学简史(1896—2013)》2018年获得云南省第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丛书》2018年获得云南省第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获得的主要奖项还有:1989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7年获得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20世纪成就奖”;2006年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老专家称号;2019年获得中国老教授协会“科技兴国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

段胜鸥,男,汉族,1939年1月生,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1年9月至1957年8月在昆明第一中学读初中、高中。1957年9月至1961年7月在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云南民族学院工作,1999年6月退休。

1961年7月至1999年6月,在云南民族学院任教。其间,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至1994年,任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副主任;1994年1月晋升为教授,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5月至1999年6月任云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馆长;1985年至1995年,担任云南省写作学会会长。

1995年,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该校进行学术访问。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应泰国清迈大学邀请,前往该校东语系教学。

1984年、1985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授课教师;其教学研究成果《探索思维规律,改革写作教学》,1988年获云南民族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9年获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新编写作学》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4年该书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年获中国写作学会第二届优秀著作成果二等奖,该书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向海内外推荐,产生了一定影响;1993年9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8年5月被评选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先进工作者。

20世纪60年代初,在学生时代即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前往德宏州调查景颇族民间文学,此后,从事田野调查,足迹遍及哀牢山、阿佤山、无量山及傣族村寨。撰写过《景颇山上盛开的斑色花——景颇族民间文学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云南人民出版社);景颇族叙事长诗《凯诺凯刚》(云南人民出版社),该诗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叙事长诗奖,并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民间文学卷》;此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过《景颇族民间故事集》,《景颇族民间歌谣》;1998年,应辽宁教育出版社之约,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并出版了中国地域文化丛书《滇云文化》。

赵嘉文,男,白族,1940年12月生,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云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96年留学美国,获美国贝勒大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省大理一中、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工作。1978年1月调云南民族学院,曾担任过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年至1993年担任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1993年至2002年担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1996年至2001年担任云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等。2002年1月退休。

担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期间,正值学院迈入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建设阶段。一手抓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一手抓软件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支持系部改革与发展。根据在美国考察的情况,撰写了《美国东南路易斯安娜大学的管理》一文,并结合实际运用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推进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20世纪末云南民族学院的综合办学、专业实力跃居全国13所民族院校前列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行政管理工作外,多年来主要还从事东南亚历史的研究,其参加工作早期即翻译出版了《东南亚古代史》,发表了《骠人族属新议》等论文。后其研究领域扩大至文化人类学方面,还深入到人迹罕至的独龙江进行民族民间调查,撰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其负责的“云南民族语言学研究基地建设”1999年获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立项。

主要成果有专著《中国啊中国——社会理论的通俗思考》(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译著《东南亚古代史》(云南省历史研究所,1979年),论文《骠人族属新议》《名利考证》等。在其16集电视剧本《德化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中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倡导教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剧本出版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杨国才,女,白族,1954年10月生。云南大理人,无党派人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7年7月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1980—1981年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助教班学习,1983年参加组建学报并任政治哲学栏目编辑;1985年至1987年,湘潭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学习;1990—1998年,任学报编辑部副主编;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云南省破格编审后转教授;1998年参加申报社会学硕士点,1999年开始招生性别社会学硕士生;2002年起作为性别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参加社会学博士点的建设,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3年获批后招收博士生;2005年至2009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2006年领衔申请到伦理学硕士点并招生;2010年评定为云南省首批二级教授。2013年4月退休,但仍招收社会学博士、硕士、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历任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会长,云南省委联系的专家,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昆明市政府参事。

讲授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欧洲哲学史、伦理学原理、民族伦理学、伦理学著作选读;社会学硕士、博士生课程:社会学调查方法、性别社会学、少数民族女性学。

1995年,出席95世妇会NGO论坛,并作为“云南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论坛的主旨发言人;2001年组织召开了“21世纪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设立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课程等问题;同年7月,任云南省人大女委员访问团团长访问英国、奥地利等欧洲6国。2005年出席“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介绍了云南各民族女性参政议政现状。2012年在国际学术会上呼吁关注少数民族的养老及空巢独居老年女性的养老;2012年,受美国华盛顿圣三一大学邀请访学3个月,其间受邀到哈佛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交流中国妇女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进步。2015年参加纪念95加20会议提出少数民族妇女向上流动关键是教育的观点。2017年承办了“全国妇女/性别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提出本土性别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建构。2018年,组织社会性别与民族文化研讨会;2019年在全国社会学年会上,分别召开了“回溯与前瞻:中国妇女地位变迁”“民族女性与社会发展”学术论坛。

2006年至2013年,与马来西亚爱国华侨张晓卿先生的星洲日报集团联系,资助云南贫困地区大中小学生共5万多人次,金额达5千多万元。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研究》《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国家民委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教育问题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卫生保健问题研究》;中央统战部及云南省社科项目《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的经验》等20多项。

主要著作:《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智慧的曙光:宗教哲学探》《白族哲学思想史论集》《情系苍山、魂泊洱海—白族女性》《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少数民族妇女的知识和文化》《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女性学著作概览》《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诺邓村》等,参与主编、撰稿《云南女性文化丛书》《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社会性别视野下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民族伦理与道德生活》《城市化进程中诺邓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亚洲花都——昆明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口述史》《聂耳从昆明走向世界》《白族:苍洱灵秀》《优秀传统文化与伦理学的使命》《少年战士——云南早期共产党人播火记》等30余部。发表论文160多篇。1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民委、云南省政府社科奖。教育部社政司优秀主编、优秀编辑奖,两次获学校伍达观杰出教师奖。

和少英,男,纳西族,1954年12月生,云南丽江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审专家;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特聘专家。曾任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等;并兼任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云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1986年7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破格评为教授,2010年评定为云南省首批二级教授。考入南京大学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合办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获颁由两校校长共同签署的毕业证书。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多次负笈欧美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LSE)、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福尔曼大学、康涅狄格学院、意大利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挪威卑尔根大学等名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并赴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印度、老挝、缅甸、玻利维亚、斯里兰卡、不丹、土耳其、摩尔多瓦诸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或主旨发言人。

自2001年起,受聘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领衔获批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点,次年又领衔争取到云南民族大学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多次实现了建校历史上首次突破!不仅为两校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生以及博士后人员,还培养了10余名来自意大利、美国、捷克、日本、韩国、波兰以及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留学生。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大自然协会、福特基金会、日本文部省等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多以优秀等次结项。同韩国国家电视台(KBS)及大真大学等机构合作,策划并摄制完成民族学/人类学影视资料片10余部。公开出版《生存在全球化时代》(英文版),《云南研究》(英文版),《人类学民族学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三卷本),《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前后印刷发行5版),《纳西族文化史》(入选云南省人文社科“百人百部”优秀著作),《逝者的庆典》(中英文版),《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优秀等次结项成果),《重新把握人类学》《人类学一百年》《云南:联结印度与扬子江的链环》《拉祜族文化史》《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园》《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人类学/民族学简明教程》《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第3典》等学术著作20余部。在《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百篇。担任“云南民族文化丛书”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的总主编,参与策划并主编了《云南民族文化史丛书》《云南民族知识丛书》《第34届国际汉藏语学术讨论会文集》《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云南特有族群的社会文化调查研究》等图书。

曾两次荣获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