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施工现场作业主要包括临时支撑的设置和拆除、预制构件的起吊和临时固定、节点后浇混凝土的浇筑和钢筋连接等步骤。在施工安装实施前,应结合设备、场地和将要安装构件的实际情况,开展结构深化设计,针对构件运输、吊装和安装全过程的各个工况进行验算,确定合理的构件安装顺序、校准定位方法和临时固定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充分反映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
预制构件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对预制构件后浇混凝土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数量、锚固方式和长度,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和平直段长度,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以及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和键槽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对于采用锚固板的端头,应在构件吊装前将锚固板安装在对应的钢筋端头上。
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预制构件就位前,还应对套筒和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进行检查,并与被连接钢筋的规格、位置、数量和长度进行对照。当套筒或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直。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的中心线不宜超过5mm。
为了避免由于设计或施工经验的缺乏造成工程实施障碍或损失,保证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并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选择典型的安装单元或节点进行试安装,验证并完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在构件将要安装的位置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志,并应事先在安装位置搭设必要的临时支撑、操作平台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当跨度较大时,应根据施工阶段验算的要求设置稳固的支点,防止承载范围内构件自重、后浇混凝土和施工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构件的破坏、开裂或坍塌。施工荷载宜均匀布置,并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对于柱子等竖向构件,应在已经完成的楼面上支设可调节斜撑,用以调节柱子的垂直度。柱子安装前还应对柱底接合面进行清洁,并设置可调整接缝厚度和底部标高的垫块。(www.xing528.com)
吊装预制构件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等配置吊具。吊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并不应小于45°。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适应不同类型的构件吊装,可以采用多功能吊具。吊装时,应注意保护预制构件,防止其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刮擦从而造成损伤,或造成端部伸出钢筋的变形,更应防止其在吊装过程中破坏、滑落。
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应剔除和清理干净预制构件接合面的疏松部分,并安装模板以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的形状、尺寸和位置,防止漏浆。模板内应洒水湿润接合面,然后浇筑后浇混凝土。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工作班且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n2应制作一组标准试件,同一楼层应制作不少于3组标准试件。连接节点处后浇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方可拆除支撑或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
柱钢筋连接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和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应采用经过验证的钢筋套筒和灌浆料配套产品,施工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质量检验人员应对灌浆全程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并提供可追溯的全过程灌浆质量检查记录。灌浆前,应对柱底接缝周围进行封堵。灌浆时,应该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计量灌浆料和水的用量,并搅拌均匀,每次拌制的灌浆料拌合物应进行流动度的检测,并符合相关要求。灌浆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连接部位养护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后应即时封堵,必要时可设分仓进行灌注。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30min内用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