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伸入支座的板钢筋提供锚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梁,往往采用下半部分预制、上半部分现场浇筑的叠合梁形式,其中现浇部分和预制部分的叠合界面不高于楼板的下边缘。当采用叠合梁时,往往也采用叠合板,梁板的后浇层一起浇筑。在梁受弯的时候,叠合界面主要承受剪力的作用,而越靠近梁的中心轴,界面的剪力就越小。为了优化叠合界面的受剪,同时保证后浇区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框架梁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次梁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图2-36(a)所示。当板的总厚度小于梁的后浇层厚度要求时,单纯为了增加叠合面的高度而增加板的厚度,对板的自重增加过多,不利于结构受力和工程造价。这时候,可以采用凹口截面的预制梁,如图2-36(b)。凹口深度不宜小于50mm,同时凹口边厚度不宜小于60mm,以防止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磕碰损伤。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接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接合面的80%,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
图2-36 叠合框架梁截面示意图
1—后浇混凝土叠合层;2—预制梁;3—预制板
图2-37 叠合梁箍筋构造示意图
1—预制梁;2—开口箍筋;3—上部纵向钢筋;4—箍筋帽
叠合梁施工时,先将叠合梁的预制部分吊装就位,然后安装叠合板预制板,将预制板侧的钢筋伸入梁顶预留空间。这时候如果叠合梁上已经安装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梁纵向钢筋将会阻碍预制板侧钢筋的下行,使之无法就位。为此,叠合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往往不先安装在预制梁上,而是等叠合板吊装就位后,再在工地现场进行安装、绑扎。为了方便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安装,在抗震要求不高的叠合梁或叠合梁部位中,可以采用组合封闭箍筋的形式,即箍筋由一个U形的开口箍和一个箍筋帽组合而成(图2-37),开口箍部分在预制梁生产阶段与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其他构造钢筋一起埋入预制梁体,待梁的上部纵向钢筋放入梁体后,再在现场安装箍筋帽,并完成绑扎。开口箍的上端和箍筋帽的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非抗震设计时,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www.xing528.com)
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叠合框架梁梁端,由于组合封闭箍对受压区的混凝土约束作用不够强,无法适应塑性铰转动所需的较大混凝土变形,因此在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叠合框架梁梁端加密区不宜采用组合封闭箍的箍筋形式,而宜做成整体封闭箍筋,如图2-38所示。
图2-38 采用整体封闭箍筋的叠合梁
试验表明,键槽的抗剪承载能力要大于粗糙面,且易于控制加工质量和检验。预制梁的端面应设置键槽,并宜设置粗糙面。键槽的尺寸和数量应经计算确定,其深度(t)不宜小于30mm,宽度(ω)不宜小于深度(t)的3倍,不宜大于深度(t)的10倍。可以采用贯通截面宽度的键槽,也可采用不贯通截面宽度的键槽,当采用后者时,槽口距离截面边缘不宜小于50mm。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如图2-39所示。
图2-39 梁端键槽构造示意图
1—键槽;2—梁端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