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辛亥革命杰出人物,黄毓英

云南辛亥革命杰出人物,黄毓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祖荫黄毓英是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人物,当他不幸辞世之后,云南各界人士踊跃集资,在昆明圆通街铸了他的铜像,并以其封号“武毅公”为名,为他建了一所祠堂。云南全省光复,为了支援四川革命,担任军政府都督的蔡锷,便派出两个梯团前去援川。次年3月,即民国元年3月,四川革命成功,黄毓英奉蔡锷之命率部回滇,可是当他们路过贵州思南县野猫溪的时候,黄毓英不幸被盗贼刺杀身亡,年仅28岁。

云南辛亥革命杰出人物,黄毓英

叶祖荫(1)

黄毓英是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人物,当他不幸辞世之后,云南各界人士踊跃集资,在昆明圆通街铸了他的铜像,并以其封号“武毅公”为名,为他建了一所祠堂。为此,孙中山先生还特意为该祠,题写了“乾坤正气”这样一块匾额。

黄毓英,云南会泽人,其父黄德润,是清末四川的道员(2)。黄毓英自幼跟随父亲到四川求学,他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但毫无纨绔气习(3),富于民族自豪感,曾在当地岳武庙,面对岳飞塑像发过这样的誓言:“所不以公法者,非人也(4)!”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并迫使清政府于次年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5)。时局如此艰危,黄毓英决心外出求学救国。1903年,同其兄黄毓兰一道,自费到日本留学,他先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继后认为列强争霸皆恃其武力(6),因而打算改学陆军,但按照清政府的规定,自费留学者不能报考日本正式军校,只好进入学习军事体育的东斌学校。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黄毓英经人介绍入会,成为较早的同盟会会员。此时,由于国内各省留日学生办刊物鼓吹革命,日本当局跟清政府勾结,限制留日学生这方面的活动。为了对此举表示抗议,不少留学生纷纷退学返国,黄毓英也愤然退学回到上海。在此期间,他认识到求学尚武救国的做法,只不过是一种幼稚的幻想,决心实行革命,为实现同盟会的纲领(7)而奋斗。1906年,留日学界风潮暂息,黄毓英返回日本继续学业,并参与同盟会云南支部的活动,从此跟同盟会云南支部的负责人吕志伊,结为志同道合的知己

1908年,河口起义(8)爆发,同盟会云南支部在日本江户,召开著名的“云南独立(9)大会”,组织会员回国参战。这时,黄毓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业获得留学日本的文凭,但他毫不顾惜,以“要中华,不要文凭”的气概,跟杨振鸿一道,率领云南籍同盟会会员20余人,离开日本直奔河口。当他们乘船抵达香港时,河口起义已经失败,由于越南法国殖民当局封锁滇越边境,杨振鸿、黄毓英等人只好改道新加坡、槟榔屿转赴缅甸。在新加坡,孙中山先生(10)特地会见并宴请他们,共同商议了在滇西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同年秋,率领首批人员到达缅甸的黄毓英,依托瓦城迤西会馆(11),以乡情为纽带广泛联络在缅华侨,为滇西起义做了许多准备。随后到达缅甸的杨振鸿,则在仰光跟吕志伊、居正等人,组建同盟会分支机构,创办《光华日报》宣传革命的道理。不久,黄毓英潜入迤西道署的所在地腾冲,与杜韩甫、俞华伟、王尧民、李遐章等人,展开组织滇西起义的活动,但由于言行不慎,被人告其革命党身份,官府意欲对他们加以抓捕,于是,王尧民、李遐章连夜逃走,黄毓英、杜韩甫、俞华伟转移到干崖同盟会会员刀安仁家里,继续从事组织滇西起义的活动。不久,传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故的消息,腾冲、保山一带的革命党人跃跃欲试,形势出现转机。当杨振鸿从缅甸来到干崖之后,邀集黄毓英等人商量,决定首先在保山发动起义。可是,由于准备不足,官府大力防范,保山起义失败,杨振鸿愤然发病,辞世于蒲缥。

1910年,发生了英帝国主义出兵侵占云南片马的事件,革命党人通过泰国偷运武器入滇一事又遇到障碍,黄兴和吕志伊商定,滇西起义暂缓发动,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集中同盟会的人力、财力,在广州发动大规模起义,云南则在昆明做好响应广州起义(12)的准备。

黄毓英离日返国之后,长年坚持在滇西边境地区倡导革命,毫不考虑个人和家庭。此时仍在四川为官的父亲,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他在滇西的行踪,于是,接连来信催促他回家婚娶,甚至告以其母病故的假消息。但黄毓英不为所动,曾以信函致其父曰:“儿之流离奔走(13),不克一朝一夕事父母者,为国计也(14)。今国事无一就(15),归何以对吾母于地下(16)?勿宁不归(17),倘少达儿志而尽儿事(18),虽死亦可见吾母于地下矣(19)。”

1911年春,回到昆明的黄毓英,按照黄兴、吕志伊的意见,立即在昆明军学商民各界开展活动。不久即建立起以他为首的同盟会分支机构,各界数十人经常在古幢寺、圆通寺秘密活动,积极准备响应广州起义。此时,由于大批留日军校学生,毕业后回国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以及云南新军第19镇(20)任职,革命党人的活动重点,便转向驻昆新军各协、标、营,黄毓英在唐继尧、李鸿祥的掩护下,进入73标3营充当见习排长及排长等职。1911年6月蔡锷调滇,被委任为37协协统(21),黄毓英冒险前去对他进行游说(22),争取他支持革命。蔡锷问他:“你怎么敢来见我?”他回答说:“不怕你我才来见你,要是怕你,我就不来。”蔡锷对黄毓英的胆识极为佩服,两人畅谈一番之后,他说:“我接受你的意见,请你转告同人(23),我自会运用时机,时机一到我就会行动。”

是年(24)8月,四川保路风潮(25)蓬勃展开,清政府派端方带领湖北驻军前往镇压,湖北革命党人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准备趁此机会发动起义,吕志伊还发密函,将此事告知昆明同盟会的分支机构。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昆明革命党人便决定在10月30日(即农历九月初九)举事。10月30日这天午后9时,当云南新军37协73标3营管带(26)李鸿祥,带领黄毓英在北校场驻地,暗中向起义官兵分发枪支弹药的时候,被反对起义的队官安焕章发觉并加以阻拦,黄毓英当即将其击毙,打响了昆明起义的第一枪。北校场的起义官兵立马奔赴昆明城北门,黄毓英带人爬上城墙,不仅打散了把守城门的反动官兵,而且还砍开城门,让起义官兵拥入城内投入战斗。当夜,蔡锷也率领在城南巫家坝军营起义的主力,纷纷入城配合北校场、陆军讲武学堂起义的人马,逐步打开军械局,攻下五华山以及总督府(27),从而取得“重九起义”的全面胜利。

云南全省光复(28),为了支援四川革命,担任军政府都督的蔡锷,便派出两个梯团(29)前去援川。黄毓英被任命为李鸿祥第二梯团的第一大队的大队长,首先率部经贵州威宁、毕节向川南泸州,重庆等地进发。次年3月,即民国元年3月,四川革命成功,黄毓英奉蔡锷之命率部回滇,可是当他们路过贵州思南县野猫溪的时候,黄毓英不幸被盗贼刺杀身亡,年仅28岁。

(原载于《云南文史丛刊》1988年第1期)

注释

(1)叶祖荫:本文作者。此公原为云南新华印刷三厂的史志编辑,曾在云南《文史丛刊》《春城晚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2)道员:也叫“道台”,清政府设置于省以下府以上,分管某种政务的官员。

(3)纨绔气习:富贵人家子弟的坏毛病。纨绔,用细绢缝制供富家子弟穿着的裤子,后来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4)所不以公法者,非人也:所,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古代借用来作誓词用语。公,指岳飞。法,榜样。上句的助词“者”和下句的助词“也”结合,起到解释语气的语法作用。这两句话连起来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以你做榜样,就不配做人。

(5)辛丑条约:19世纪末,我国北方大规模爆发义和团反帝的武装斗争,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这8个国家,以清政府“排外”为借口,于1900年夏天联合起来,大举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首先打进天津,继而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之后,八国联军又分别攻占河北、山西,以及东北的一些地方。清政府被迫派出奕劻、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向这伙侵略者求和,并于次年(即光绪辛丑二十七年)9月,同敌方签订了极为屈辱的《辛丑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一、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二、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区内由各国驻军管理,中国人不得在区内居住;三、拆毁大沽口以及北京到大沽口通道沿线的所有炮台,由外国军队驻扎于北京到山海关之间的12个区内;四、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以其为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于死刑;五、清政府承认“纵信”义和团的错误,并向各帝国主义赔礼道歉。

(6)皆恃其武力:全是依靠他们的武力。

(7)同盟会的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

(8)河口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4月,在云南河口县城爆发的反清武装斗争。

(9)云南独立:意思是云南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脱离关系。

(10)孙中山先生:1908年4月的河口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与黄兴等人,也由国内转移到新加坡。(www.xing528.com)

(11)依托瓦城迤西会馆:瓦城,即曼德勒,上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迤西会馆,旅缅华侨在瓦城设立的活动场所。旧时,云南除了“滇”这个别称以外,还另有“迤”这样一个别称,全省划分为迤东、迤南、迤西三大片区。

(12)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即宣统三年),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大规模反清武装斗争。是役,参加起义的几路敢死队,与清军浴血奋战一昼夜,由黄兴率领的一路,曾经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但由于伤亡过重,被迫退却。之后,当地民众收殓烈士遗骸72具,埋葬在城郊黄花岗。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不久便爆发了武昌起义。

(13)儿之流离奔走: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渭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14)不克一朝一夕事父母者,为国计也:不克,不能。事,侍奉。国计,这里指国家的富强。上句的助词“者”和下句的助词“也”结合,起到表示解释语气的语法作用。这两句话连起来表达的意思是,不能一朝一夕侍奉父母的原因,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15)今国事无一就:今,现在。国事,指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的事业。无一就,没有一事成功。

(16)归何以对吾母于地下:归,回家。何以,怎么。对吾母于地下,面对我地下的母亲。此语及下面的话,都是因为黄毓英的父亲,“告以其母病故的假消息”引出来的。

(17)勿宁不归:宁可不回家。

(18)倘少达儿志而尽儿事:倘,倘若。少达儿志,稍许实现儿的志愿。而尽儿事,尽到儿的责任。而,句中语助词,无实义。

(19)虽死亦可见吾母于地下矣:亦,相当于“也”。可,能够。见吾母于地下矣,在地下面对我的母亲了。

(20)新军第19镇:新军,清末组建的新式陆军。镇,相当于“师”的规模,镇下辖协(旅)、标(团)、营这样的建制。当时云南的新军第19镇,下辖37协和38协,其中的37协驻在昆明,而37协下属的73标,驻城外北校场。

(21)协统:相当于旅长。

(22)游说:劝说蔡锷采纳同盟会的意见。

(23)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24)是年:这年。是,代词,相当于“此”。

(25)四川保路风潮:1911年5月,四川以及广东、湖南、湖北的民众,为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之后,又将其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而展开的斗争,其中,四川的保路风潮尤为激烈。

(26)管带:相当于“营长”这样的军职。

(27)总督府:当时云贵总督的官署设在昆明。

(28)全省光复:指取得全省反清斗争的胜利。

(29)梯团:为团级建制,但后来梯团又升格为旅这样的建制,梯团下面则增设了支队这种相当于团级单位的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