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橡胶业巨富陈家,在乔治市(今槟城)有不少产业,父亲陈耕基娶妻卫月朗,生有一子。1891年11月5日,陈妻在家中又产下一女,取名璧君,字冰如。该女稍长,跟着兄长去英文学校念书,回到家中则由国内聘到马来西亚的国文老先生教习汉语。陈璧君15岁时在当地华侨小学毕业,随后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陈璧君家中巨富,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陈璧君进入璧如女校的这一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没过多久,卫月朗不顾丈夫的反对,和女儿加入了同盟会。母女二人一同加入同盟会,这在当时极为少见。当时,汪精卫跟随孙中山来到马来西亚槟榔屿进行反清宣传和募捐。陈璧君时常置中学的课程于不顾,跑去听演讲会,对玉树临风而又颇具演说口才的汪精卫敬佩非常,一见倾心。陈璧君大胆地向汪精卫表示了敬慕和追随他参加革命的愿望。这时的陈璧君,还不过是个16岁的少女。从此,汪精卫在南洋无论是宣传演讲、筹款办报,还是发展组织,时常有个热情活泼的少女出现在他的身边。
1908年,汪精卫26岁,陈璧君17岁,正是男女热恋的年龄。当时虽然两人之间都很有好感,但还只是革命同志的关系,没有发展到恋人的地步。另外,阻碍他们成为恋人的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汪精卫和陈璧君都已经和别人订婚了。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陈耕基为陈璧君选了一个华侨巨商的儿子订了婚,而且准备在近期内就让陈璧君结婚。没想到陈璧君读了《民报》等宣扬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书报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愤青!她怀揣着西方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梦想,当她和她的未婚夫谈到革命,谈到自己将来准备投身革命时,她的未婚夫却说:“革命是男人的事,女人搞革命像什么样子?”由于两人思想差距太大,陈璧君最后终于选择退婚。陈耕基开始不同意退婚,但陈璧君态度坚决,他也只好同意让陈璧君退婚。
陈璧君退婚后,倔强地要求到日本去,陈耕基只好同意。1908年7月,陈璧君搭乘荷兰客船来到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到《民报》编辑部帮忙,和汪精卫在一起工作。陈璧君到《民报》后,编辑部的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本来《民报》的编辑们都是些穷书生,生活十分拮据,极少去饭店吃饭。陈璧君却是个阔小姐,口袋里总有花不完的钱,经常请大家去高级饭店聚餐畅饮,使这些编辑们大为开怀。在这些未婚的年轻编辑中,陈璧君成了他们追求的对象,然而陈璧君却倾心于才貌双全的汪精卫。
陈璧君倾心于汪精卫,不仅因为汪精卫的相貌才能,还因为他严肃的生活作风。在这些年轻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像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最让陈璧君感动的是汪精卫“革命家不结婚”的信念。汪精卫对陈璧君说:“革命家生活无着落,生命无保证,革命家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过。”汪精卫发誓说:“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汪精卫越说不结婚,陈璧君反而越爱汪精卫。
1908年冬,革命进入最困难的时刻。孙中山领导的六次武装起义相继失败,大量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此时梁启超等保皇党乘机攻击革命党的暴力革命,批评革命党领袖是唆使别人送死而自己谋取名利的“远距离革命家”。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批评革命党领袖们:“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的批评反响很大,一时在海外华人中掀起了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汪精卫最有名的文章是发表于《民报》第26期上的《革命之决心》。文中说:现在四亿人民正如饥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饭。但烧熟米饭所需要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自己的热移给了米,才使生米变成熟饭;釜则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党人的角色有二,一作为薪,为薪的人需要奉献的毅力,甘心把自己当作柴薪,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二作为釜,为釜的人需要坚韧的耐力,愿意把自己当作锅釜,煎熬自己来煮成革命之饭。
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挺身而出,主动提出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
汪精卫在给孙中山的《致南洋同志书》中写道:“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汪精卫找到同盟会中会做炸弹的喻培伦,请他帮助制作炸弹,喻培伦愿意和汪精卫一同北上。当然最坚决和汪精卫一起北上的是陈璧君,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注:马来亚当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1909年10月,汪精卫、黄复生二人先乘英国船到天津,同盟会的郑毓秀迎接他们。郑毓秀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实业家,她本人精通外文,是天津有名的交际花。郑毓秀经廖仲恺介绍加入同盟会,这次廖仲恺特别写信给郑毓秀,要求她全力帮助汪精卫等人的暗杀行动。
汪精卫平日接触的都是陈璧君那样的革命烈女,见到郑毓秀这样风姿绰约的美人,顿感不自然,举止十分拘谨与腼腆。
汪精卫说:“听说最近北京的火车站盘查得很严。我们携带炸弹容易引起怀疑,想请郑小姐帮我们把炸弹带入北京。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郑毓秀当即答应:“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
汪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多次以请教作诗为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汪精卫此时已经下定决心像柴薪燃烧,早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从来没有越过同志的关系。后来郑毓秀感叹说:“汪精卫真是少见的道学先生。”
汪精卫和黄复生到北京的琉璃厂租了一栋房子,挂上“守真照相馆”的招牌,因为照相馆的暗室最适合搞炸弹组装,照相馆里飘出化学药品的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不久喻培伦传来话:正月十五(1910年2月10日)将带“铁西瓜”入京,请汪等人去前门车站接站。汪精卫和黄复生赶到前门站,见郑毓秀挽着一位绅士模样的白人悠然走出车站,白人提着一个沉重的皮箱,车站的警官看也没看就让他们走出了车站。
汪精卫等人把暗杀的目标定为清廷的最高领导人摄政王载沣。他们经过踩点,注意到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银锭桥,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附近又有一条阴沟可容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将炸弹埋在小桥下,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埋炸弹,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陈璧君知道汪精卫明天将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汪精卫内心深爱陈璧君,陈璧君为了他愿意失去一切。陈璧君拉着汪精卫的手轻声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是拉着陈璧君的手默默无语,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突然,喻培伦匆匆跑进来说:“大事不好,有人看见我们埋炸弹了。”不久黄复生也跑回来说:“警察已经发现我们的炸弹了。”
原来他们以为在寒冬的夜晚人迹稀少,深夜行事不会有人发现。没想到临时出了状况,有个人走到银锭桥附近,忽然看到有人影在桥下挖土,他立即联想到人们埋藏财宝的故事,于是潜伏在一旁偷看,想事后取走财宝。可是看到黄复生和喻培伦埋好炸弹后又开始拉电线并用土埋电线时,该人感觉到情况不对,于是从藏身之处跑出来前去报警。(www.xing528.com)
黄复生和喻培伦刚埋好炸弹,忽然看到从附近闪出一个黑影跑走,立刻意识到他们的行动被人偷看到了。于是喻培伦先跑回去向汪精卫报告,黄复生则在附近监视。不一会儿那个男人带着两个巡警前来,黄复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已彻底暴露,也跑回去向汪精卫等人报警。喻培伦建议立即离开北京,还来得及逃过清廷的追捕。但汪精卫说:虽然发现了炸弹,警察未必就能查出来是我们干的,所以不用着急,看看风头再说。
第二天北京各大报纸都登出了银锭桥下发现炸弹,有人想行刺摄政王的新闻,不过报纸上的分析却都认为这是清廷内部的势力斗争。有人说炸弹中包炸药的报纸写有伦敦字样,而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正好刚从伦敦回来,很可能是他们搞的阴谋;也有人分析认为是庆亲王奕劻想篡权的阴谋。但没有一篇新闻怀疑到革命党,这使汪精卫等人大为安心。三天后又有报纸登出新闻,说银锭桥炸弹案的凶犯已经抓获,汪精卫等人更为安心,于是开始策划下一次行动,让喻培伦去东京买炸药,陈璧君去南洋筹款,汪精卫和黄复生继续潜伏在北京筹划下一次暗杀。
然而汪精卫等人却中了清廷的计谋。警察发现炸弹后,立即明白是革命党所为。为了防止暗杀者们逃跑,故意向新闻界放出朝廷内部暗斗和凶手已经捕获的小道消息,使暗杀者们安心留在北京。警察发现炸弹中的黄色炸药是外国制造,但炸弹外壳上的几颗螺丝钉却是土造的。警探便在北京城内各个铜铁店铺进行调查,果然,在骡马市大街的鸿太永铁铺的伙计认出螺丝为该店所做,是琉璃厂“守真照相馆”的老板要求他们制作的。警探开始监视“守真照相馆”,正好赶上“守真照相馆”搞装修,一些密探混入装修工人中,从“守真照相馆”中盗出了革命党的机密文件,发现这次暗杀正是革命党所为。4月16日,警察包围了“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举抓获。
在法庭上,汪精卫慷慨陈词,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四千余言的供词:“本名汪兆铭,别号精卫。前在东京时为《民报》主笔。生平宗旨,均刊登于《民报》,不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后,我决心炸死载沣以振奋天下人之心。”
1910年4月29日,清廷法部判决汪精卫永远监禁。
汪精卫狱中诗作最有名的一首是《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的《慷慨篇》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成为当时革命青年们广为传诵的诗句。但监狱中的生活毕竟是艰苦的,每日三餐是一碗霉变的陈米和一条咸萝卜。一天,汪精卫正在苦嚼着黄米饭,忽然一个狱卒给汪精卫塞了十个鸡蛋。这是谁送来的鸡蛋呢?汪精卫拿着鸡蛋仔细端详了半日,在一个鸡蛋上写着一个小小的“璧”字,汪精卫恍然大悟。陈璧君脱离虎口去了南洋,为什么这时又来北京?她到底想干什么?
原来陈璧君在离京途中,从报上看到汪精卫被捕下狱的消息,心急如焚,火速回到南洋,筹得钱款立即赴京营救汪精卫。
陈璧君以重金买通狱吏,给汪精卫传信,汪接信大为感动。第二天狱卒悄悄对汪精卫说:“你有什么话写封信,我会转给送你鸡蛋的那个人。”汪精卫感情激荡,当即写成一首《金缕曲》送给陈璧君。
汪精卫在《金缕曲》后面,又写了五个字“勿留京贾祸”,让陈璧君赶紧离开危险的北京。过了几天,汪精卫收到狱卒转来的陈璧君的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说:“我们两人虽被牢狱的高墙阻挡无法见面,但我感到我们的真心却能穿过厚厚的高墙。我将遵从你的忠告立即离开北京,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件事想和你商谈。你我两人已不可能举行形式上的结婚仪式,但你我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
汪精卫又当如何呢?他在狱中能同意与陈璧君结成精神上的婚姻吗?
汪精卫深为陈璧君的真情所感动,但自己根本没有出狱的希望,唯一可以盼望的是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那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来呢?也许他见到陈璧君的那一天,双方已是白发苍苍的垂暮之人,也许他永远也见不到陈璧君了。但又有什么比这种心中的结婚更具有神圣的意义呢?汪精卫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一个“诺”字。就是同意了与陈璧君结为精神上的夫妻。接下来,陈璧君该怎么办呢?
陈璧君接到汪精卫的血书哭了,但也高兴汪精卫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情。于是陈璧君按照汪精卫的指示,离开北京前往南洋筹款。
此后革命的形势发展之快,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汪精卫被判处“永远监禁”后不到半年的工夫,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在短短十几天内,全国十多个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廷为了挽回颓势,急忙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当然最大的政治犯就是汪精卫和黄复生两人。
1911年11月6日,清廷宣布释放汪精卫和黄复生,北京各界一千余人前往法部大狱门前欢迎这两位刺杀摄政王的义士。12月,汪精卫乘船到上海,陈璧君救夫心切赶去北京,扑了个空,又急追至上海,与汪精卫相见。生离死别一场,两人感情更进一层。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成功,汪陈宣布正式结婚。
同年4月,同盟会会员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举行周年公祭,齐聚广州,汪精卫、陈璧君于此时在广东邀集亲友,举行盛况空前的结婚仪式。之后,汪精卫携陈璧君返回八年没有回过的故乡拜见兄长。婚后,陈璧君认为革命业已告成,建国大业当由饱学之士来承担,以前为革命中途辍学,现在应趁年轻,为建设国家多学知识,遂与汪相约去法国留学。汪精卫、陈璧君约请了福州的方君瑛、曾醒一同出国留学。然后,方曾夫妇来到槟榔屿陈璧君的家中。不久,方君瑛带着妹妹方君璧,曾醒带着儿子方贤淑和弟弟曾仲鸣,前来南洋会合。汪精卫、陈璧君及其幼弟陈昌祖加上方君瑛一行,一共八人齐赴法国。船到马赛,李石曾、褚民谊等前来迎接。汪精卫、陈璧君开始了留学生活,不久就生下一子,取名文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