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好档案前期工作,让你的文档事半功倍

抓好档案前期工作,让你的文档事半功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第二次再遇到问题时,新的领导来了又挖,又建,又交“学费”。如此等等,不知我国每年要浪费多少纳税人的血汗,而从来没有哪位领导将这些“学费”计入因档案事业不受重视而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哪位领导想到利用这些“学费”来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这些“学费”反而被心安理得地、堂堂正正地批准在“正常的”工程款、实验费、出差费、调研费等费用中报销了,因此也没有人再来检讨吸取教训。

抓好档案前期工作,让你的文档事半功倍

要搞好档案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逐步地解决好上述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现仅就个人所见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领导要重视,要加强文书、档案部门工作的协调,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所辖部门人员文书、档案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文书、档案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民族素质。

档案是一种文化载体。档案工作很重要,可能人人都可以讲几句。但怎么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意义,可能就不一定讲得清楚。档案工作要形成一种制度,养成一种习惯、使大家能自觉地遵守法规,爱护档案,按规定的公文运行制度管理,规范地执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可能就更困难了。这首先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因此我建议,要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特别要认真地总结反面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在我国,由于档案管理不善,不知每年要损失多少万元。而这种损失,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地去总结经验教训,许多损失都披掩盖了,被某些领导当“学费”交掉了。举个例说吧,某一工程由于缺乏地下管网图纸,出了问题,要检查重修或重建,领导随手就批:“挖开看吧!”一挖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大家觉得损失太大,领导却说:“有什么办法,交学费啊!”但很遗憾,一次交了“学费”不算,工程完了仍不总结教训,仍不绘图存档。当第二次再遇到问题时,新的领导来了又挖,又建,又交“学费”。如此等等,不知我国每年要浪费多少纳税人的血汗,而从来没有哪位领导将这些“学费”计入因档案事业不受重视而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哪位领导想到利用这些“学费”来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这些“学费”反而被心安理得地、堂堂正正地批准在“正常的”工程款、实验费、出差费、调研费等费用中报销了,因此也没有人再来检讨吸取教训。所以,我认为,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档案部门要介入,要加强立法,加强法制管理,硬性地规定文书立卷部门必须遵守的立卷归档范围、归档时间,违者工程项目或课题不得验收,不得全额支付工程款,不得评奖;若属责任人渎职,包括领导渎职造成的损失,要追究法律责任。我想,若以此法来惩戒前者,教育后人,可能会取得一点效果,也会使大家懂得一点文书档案知识,避免再出现因文书、档案工作不受重视造成的损失。

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必须立足全民。要加强宣传,普及文书、档案知识,及早地制订长远的宣传、教育规划并予实施。在当代社会,文书档案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岗位。社会化的大生产,开放性的社会活动,如果不进行全民教育,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比如科技档案,一些科技人员不愿将自己手中的材料拿来归档,在组卷中不懂得怎么整理、组合;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修改图纸,修改后不注意规范地整理归档,资料散失,给以后的检修、维修带来错误的信息;再如企业,大量的合同文件、技术秘诀,若不及时收集归档,必将给企业带来损失,等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问题将更为严重。因此,我认为宣传、普及文书、档案知识已刻不容缓。我们可以考虑选编一些因不重视文书、档案工作,没有档案知识,在实践中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专辑成书,教育干部;普及教育不应当只在干部中,更不能只在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中,而应当在全民中。因此我建议在中专大学的有关课程中适当加些文秘档案知识教育,使我们的青少年在他们参加工作以前就知道一点档案的重要性,懂得一点文书、档案知识,知道守法,知道工作规范,爱护档案。我认为,这是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保证档案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在人事、干部制度上给予保证。如上所述,我们存在的问题,许多是发生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而领导干部手上形成的文件又往往是最重要的文件。为了杜绝这类问题的再发生,必须加强干部教育。建议对即将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加强培训。办法可在党校或各级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开设文秘档案知识课程,使文秘档案知识成为各级领导上岗必须具备的知识,这不仅会使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能更好、更自觉地遵守、处理好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便于他们更好、更模范地带头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同时也能更好地检查、督促自己的下级更好地做好文书、档案工作。对于那些即将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则应采取岗前培训的办法,通过考试再上岗。这样便可以杜绝在领导和文秘工作中再出现不规范的现象,避免损失。

干部培训,应形成制度,列为干部考核的内容,也列为组织、人事部门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立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关于档案工作,我们国家已经立了法,各系统也有不少规定,但它们都还只是些基本的、原则的东西,各单位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更细致的规定或实施细则。对于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三纳入”“四同步”等,则应以立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上述存在问题中,许多管理上的漏洞往往就因为单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或者规定不严密,而难以执行。因此,加强立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要给予档案部门以相应的权力。

此外,执法监督也要加强。这方面可能问题更多,一方面是执法监督的规定本来就不多,没有形成制约机制,另一方面是执法不严,造成损失也不予追究,这就使已经形成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科研,积极推进标准化进程,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www.xing528.com)

在文书处理中,有些部门连一般的规范化管理的物质条件和规章制度都没有。比如各单位使用的文具,五花八门,规格、质量差异甚大,使形成的档案不利于保存、保管和开发利用。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冲击下,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更为严重:计算机的规格,型号越来越多,互不兼容;换代越来越频繁,磁盘不断改变,软件千差万别,其他机具多得目不暇接,这使档案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对档案事业新的、极大的挑战。档案保存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如果形成档案的过程没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管理,与档案形成后档案部门的管理和广大群众、单位的利用不能配套,那么,档案就失去了保存的价值,利用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建议要尽快着手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管理的研究,使其相互衔接;同时要加快文书、档案的标准化研究,并努力推进其进程,使其在技术上不要脱节。这方面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标准局曾作过一些努力,但显得太小,太少,力度不够,与经济、科技和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并且没有过硬的执行措施,贯彻不力。我认为,这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尽早动手解决,否则要造成损失,影响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第五,档案部门要认真履行自己档案行政管理的职责,主动深入、参与到文书部门去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帮助文书部门提高文书处理质量,做好档案立卷归档的前期工作。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它的工作方式、参与程度和性质。作者认为,所谓参与,是从档案的角度出发,去帮助文书部门按照国家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提高文书处理质量,以保证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而不是去干预文书处理的其他内容;执行监督、检查职责,也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去促进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去指导、帮助文书处理部门宣传、贯彻文书处理、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避免损失。总之,不论是组织、指导,还是监督、检查,都是为了提高文书处理的水平、质量,做好档案的前期工作,以保证档案质量。

第六,加强投入。档案,对于经济、科技的发展来说,已经处于明显的落后状态,滞后于经济、科技的发展,究其原因,是重视不够,投入不够,过去只管一些文字的东西,问题还不突出,现在要管各种新材料、新手段形成的档案,没有新的手段、设备就不行了。没有较大的投入,档案部门无法走出困境。其他部门可以创收,档案部门则十分困难。档案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并且是本部门的事业单位,尽管可以依法收缴档案,但面对的都是向你交档案的部门,利用者也多是他们,收费是不可能的。因此,经费仍要依靠政府拨给。

文书工作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文书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的质量,因此,抓好档案的前期工作——文书处理,是件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事情,不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今后有多大的改革,不论今后科学技术有多么伟大、迅猛的发展,不论办公如何现代化,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关系将不会改变,他们仍然一个是制造(形成)档案的部门,一个是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须夷不可离开的部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和文书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管理将越来要求越高,越紧。因此,尽快尽早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论怎么说,对我们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益的。

我认为,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人事干部制度和人才培训,加强文书处理部门与档案部门的联系,档案工作者深入、参与到文书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共同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已刻不容缓,它也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工作过去我们不懂,谈得太少,做得不够,应该检讨,加以改进;但它也是文书工作部门与档案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因为这是提高档案质量的重要保证。

【注】档案,按现在的定义,已不止文书、文件、文字一类,而是包括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即包括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因此,形成档案的部门,也不应仅只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部门、军事单位,而是包括了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企业、事业、宣传媒体等各行各业、各种单位;形成文件的人,也不仅只传统意义上的文秘工作人员,而是包括了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事业家、各级领导,乃至工人、农民、军人、学生。为便于行文,本文仍沿用或叫借用传统的“文书”“文书工作人员”、以及“文书处理”“文书部门”等概念,而其内涵则应是上述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形成的历史记录以及它们的形成人。

1994年4月20日

本文是笔者调档案馆后写的第一篇论文,显得十分稚嫩。一经深入档案的实际工作,才觉得自己过去的文书工作没有做好,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和遗憾,因此痛切反思,以后也不断思考、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有了这篇“论文”和后面的一些文章,以及在工作上的措施,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及工作系统、搞检查评比等,笔者试图从档案管理的角度返回去促进文书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读者可能看得出来,这是笔者到档案馆后抓的最重要的事之一,许多年,始终如一,花了很大的力气。本文参加了1994年9月在昆召开的中国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获当年云南省高校档案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论文证书,入选国家教委编的优秀论文集,本次录入时又做了一些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