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拿着一张沉甸甸的贺卡。
细看,又不是贺卡。这是他任职届满时云南大学全体同学送给他的一份礼物:一张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王学仁校长:
祝您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云南大学全体同学
一九九六年六月
王校长因年龄超限,任期届满,宣布将离开领导岗位(实际上,省委要求他再任一届,但他坚决地拒绝了)。对于这位把云大带进“211工程”、把云大由谷底重新拉抬上来、为云大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校长,要离开领导岗位,同学们舍不得,又留不住,只好在他离任之际请他开一次座谈会。作为学生,对于这位老校长又能有其他什么表示呢?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同学们找不到最好的话,找不到最合适的礼物,只好买了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贺卡,写了上面这两句话。然而,这却是近万名在校同学心里轰鸣的声音。
王校长拿着这普普通通的贺卡,泪水难以抑制,他说:“这比什么都重!”(www.xing528.com)
他把它看作这是自己一生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拿着这“比什么都重”的贺卡,王校长无限感慨。他想把它收在家里,放在自己的书柜上;或者放到研究室里,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但想想又觉得似乎都不妥当。他想,这张贺卡不仅是全校一万多师生对自己一段历史的肯定与祝福,也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的嘱托与希望啊!这还是一种历史的纪念。是的,自己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岗位了,这是自己一段历史的结束,但自己的这段历史也是云大的一段历史啊!所以,这张贺卡不能放到自己的家里,也不能放到自己的桌上。
……他想到了档案,想到了档案馆。
王学仁校长
王校长在任时分管办公室工作和档案工作,他曾经多次视察过档案馆。他看到档案馆里珍藏着许多名人的手稿,十分珍贵,那是云大历史的见证,便也想到自己家里还藏着自己多年积累下的多部著作的手稿,那也是自己一辈子在云大学习、工作的见证,是云大的成绩、云大历史的一部分。他觉得,这些东西放在档案馆里藏得很好,不但自己今后可查,别人也还可以参考、利用,可以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增加它收藏的价值。他想,云大的历史不就是一个个学生、一个个教师、一个个职工写成的吗?应把这些归还给历史,让它们去见证历史,发挥它历史的作用。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家里、办公室里形成的这些手稿、著作都送到了档案馆来。在档案馆里他还见到有许多校际交流的赠品、纪念品,于是,他又回到办公室把在外事活动中、校际交流中收到的纪念品通通收集起来,让秘书送到档案馆去。他说:“这些都是云大历史的见证,是云大历史的凭证,应该送到档案馆里去。”王校长不仅自己这样做,他还宣传、动员其他领导也这样做。在他的带动下,校国际交流处交回了不少国际友人赠送给学校的礼品。
王校长关心档案工作、支持档案工作还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一天,某上级机关的人通过某部门来校借阅档案。该部门某人就打电话来档案馆要调阅档案。档案馆回答说:“按规定档案是不能借出馆的,要查可到馆来查。”对方很不高兴,问:“难道要领导亲自来借?”档案馆答:“是的。领导更应该懂得守规矩,带头守规矩。”对方大发雷霆,把电话猛地压断了。
此事后来在一次两个部门都参加的会议上,档案馆向那位发脾气的同志提意见,希望他今后理解、支持档案工作。王校长听了很生气。原来,那天那位同志遭档案馆抵制后,不但不认识错误,反而还去告王校长。而王校长了解了此事后,不但不支持他,反而批评了他,说档案馆做得对,要他去向档案馆承认错误,今后按规定办事。只是这位同志后来并没有按王校长的指示办,没有来向档案馆承认错误。这天,王校长听了档案馆的发言后更加生气,说:“我当时就批评了他,要他去向你们承认错误,他怎么没去呢?”王校长又教育了那位同志一次。
今天,王校长拿着这“比什么都重”的礼物欲罢不能。他脑子里仍装着“档案”。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把贺卡上的一切都装在了脑子里,最后很不情愿地把它送给了档案馆,只说:“请把它拍成一张彩色照片,给我留一份。”
对于王校长来说,这的确是一张“比什么都重”的贺卡。是他把云大从一个低谷带进了“211工程”,使云大在中国高校的地位重新得到提升。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然而,这张贺卡放在档案馆里,比放在他家里、办公桌上都更好,更重要,因为这是学校历史的见证。王校长做得对。
本文写于1996年6月,原载《云南大学档案工作通讯》同年7月第9、10期(总第51、52期),原题为《王校长的档案意识》,署名晓竹,今录入时做了较大修改,题亦重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