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大与高工,江浙风气之先,百廿校庆老校友文选

浙大与高工,江浙风气之先,百廿校庆老校友文选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浙开全国风气之先,高工应运而生,1910年以报国寺原浙江铜元局房屋设备为基础,成立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延聘许炳坤先生为校长。应该指出的是1920年在高工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仍由许炳坤先生任校长,高工成为该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高工学生约占全校的三分之一,由此也可见浙大与高工的密切关系。

浙大与高工,江浙风气之先,百廿校庆老校友文选

柳克令(1942届,机械

浙江大学过去还没有高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和高农,由于1937年抗日军兴未能随浙江大学内迁而遭解散,对1937年以后入校的浙江大学校友来说就很陌生了。实则这两校都是工学院和农学院的前身,作者应《求是通讯》编委的邀约,略述高工的成立和发展过程。

逊清末年我国民族工业已开始萌芽,培养工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江浙开全国风气之先,高工应运而生,1910年以报国寺原浙江铜元局房屋设备为基础,成立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延聘许炳坤先生为校长。1911年11月正式开学,成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工业学校。

此后,校名多次更易为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公立专门学校甲种工科、国立第三中山大学高级工科中学、国立浙江大学高级工科中学、国立浙江大学代办浙江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因经费来源不同,故称代办)、国立浙江大学代办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应该指出的是1920年在高工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相当于大学部),仍由许炳坤先生任校长,高工成为该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

在专业设置上,开始时设金工、染织两科。1913年金工改为机械科,染织则分为染色、机织两科。1917年增设应用化学,1919年增设电机科,染色、机织合并,仍称染织科,1928年应用化学科停办,增设土木科,以后则维持机、电、土、染四科的格局不变。

在学制方面,由于逊清末年新学刚刚建立,入学资格定为高小毕业,学制四年,由于入学的考生程度不齐,另设预科一年。1923年改为学制五年,初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三年级。1927年后则恢复正规的三年制学制。之所以多次变动,主要是由于当时教育尚未普及,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并不太多之故。大学部也是如此,四年学制之外,另有预科二年。1920年大学部刚成立时,只设电机、化工两系,1927年增设土木系,1932年增设机械系。

在行政体制方面,高工主任历由工学院院长兼任,各科主任(除染织科外)均由工学院各系系主任兼任,直到1933年后才改为延聘有关教授专任各职。

高工在建校28年中,共招生计染织科26届、机械科26届、应用化学科9届、电机科18届、土木科10届、乙种工科19届。此外,早年还办过讲习班、补习班、工业讲习所、甲种选科各1届,浙江省机织传习所167期(共毕业1259人)。1932年还和上海美亚织绸厂协作,代该厂培养学生10人,亦属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创举。高工校友多达4千余人,遍布全国各个行业,对我国工业的奠基和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www.xing528.com)

据竺校长日记1936年9月11日记载,当时学生人数为:大学部510余人,高工280余人,高农19人,初农100余人,共900人。高工学生约占全校的三分之一,由此也可见浙大与高工的密切关系。

高工学生和大学部学生共住仁、义、礼、智、信五斋,朝夕相处,同在工厂和实验室中操作,教师多数由各系的讲师兼任,课外活动不分轩轾,再加上初中同学、同乡、兄弟、戚友之谊,可说是在校时宛如兄弟。毕业后又多年在同一系统或同一单位共事,相互协助和交流,凡属高班校友,均会津津乐道其事。

本文不想列举高工校友中做出杰出贡献者的姓名和事迹,但鉴于《浙大校友》1994年和1995年刊登的有关常书鸿先生和夏衍先生的生平中,提到常公1918年考入浙江大学的前身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求是通讯》第18期则说夏公1915年进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预科电机科学习,均属不全或有错。实则夏公是1920年甲工染色科毕业,而常公则是1923年甲工染织科毕业,理应更正。常公同班同学沈西苓(在校时名学诚),毕业后留日学习绘画和舞台艺术,回国后成为30年代的名导演,执导过《女性的呐喊》、《上海24小时》、《船家女》、《乡悲》、《十字街头》、《中华儿女》等电影和《民族万岁》、《塞上风云》、《一年间》等话剧,1940年不幸病逝。吴冠中先生1935年考入高工电机系,念到三年级时学校被解散,转学重庆美专,后留学法国,成为当今著名的国画家。他们四人改行从事文化工作,成为我国一代宗师,也算是高工历史上的一件趣事。

老校友一定还记得,在工学院大院内,树有浙江工业教育20周年纪念塔,塔顶为一青年工作的塑像,底座正面嵌有铭文的铜板。该塔是1934年建立的,铭文中详述高工和浙大工学院的沿革,只可惜该塔现已荡然无存了。

高工校友现能联系上的(包括去世校友的家属)仅400余人,其中健在的290余人,年岁最高的已超过95岁,最小的也接近80岁。从1989年起编印《浙大高工校友通讯》,现已出到第34期,算是对母校的怀念吧。

【注释】

[1]原载《求是通讯》19/20期,1998年,第17—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