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在埋藏过程中,埋深增加,压实作用增强,矿物排列变紧密,从而造成泥页岩孔隙空间被压缩,减小了孔体积。在成岩演化过程中,溶蚀作用会形成粒间溶孔。黏土矿物受泥页岩储层压实作用,通过堆积作用、脱水作用和新生变形作用发生显著变化,黏土矿物的体积缩小,使泥页岩储层产生新的孔隙。压实作用也会使矿物脆性增加,黏土矿物(伊利石)晶间缝会演变为微裂缝,增加宏孔的孔体积。
崔景伟等(2013)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度湖相Ⅰ型富有机质页岩,通过地质条件约束(埋藏史、地层压力、地层水矿化度等)成岩物理模拟实验模拟页岩演化发现,页岩的初始孔隙度受控于沉积颗粒的大小和数量、黏土矿物组成以及沉积建造(Katsube,1992)。随后沉积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孔隙的减小,页岩孔隙度的增加与有机质生烃排酸溶蚀有关。模拟实验样品的全岩XRD分析显示: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黄铁矿含量由10%降低为0.6%。黏土矿物XRD分析显示:随着模拟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黏土矿物组合伊蒙混层在350℃之后消失,而伊利石逐渐增加。全岩矿物和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导致孔隙变化,特别是黄铁矿的晶间孔隙减小,伊蒙混层形态由片状转化成蜂窝状,有机质孔隙度由无逐渐增加。页岩成岩过程包含3种机制:生烃、机械压实和化学压实。生烃过程控制有机质酸溶蚀孔和有机质孔;机械作用控制的粒内孔和粒间孔减小;化学压实作用使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变,黄铁矿受热分解等。
为了清楚地了解泥页岩埋藏过程中孔隙度演化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原始孔隙度(习惯称泥页岩地表孔隙度)。泥页岩地表孔隙度一般用未埋藏的淤泥、沉积物、黏土或浅层的泥岩等样品的实测孔隙度来代替,其值分布在45%~80%,平均值为60.5%。国内学者测试或采用的数值偏低,在45%~62%,平均值为55%(表6—8);国外学者测试或采用的数值较高,平均值为64.4%(表6—8)。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类型泥页岩的地表孔隙度虽然变化较大,但其值集中在60%附近。
表6—8 泥页岩地表孔隙度
国外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孔隙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小(图6—24)。图6—24中的18条曲线,第16条比较具有代表性(接近平均值)。以该曲线为例,泥页岩在埋藏较浅时孔隙度随深度增加而快速变小,在1 000 m时,平均孔隙度已从地表时的60%降到27%,每隔100 m约下降3.3%;在2 000 m时,平均孔隙度已下降到16%,每隔100 m约下降1.1%;在3 000 m时,平均孔隙度已下降到11%,每隔100 m约下降0.5%;在4 000 m时,孔隙度变化缓慢。(www.xing528.com)
图6—24 国外泥页岩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变化趋势统计结果(Giles等,1998)
为了对比国内外泥页岩孔隙度演化规律,本文按东部(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中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和西部(准噶尔盆地平地泉组)统计泥页岩测井解释孔隙度(图6—25)。统计结果揭示国内与国外具有相似的规律,其中曲线3(准噶尔盆地东部泥岩)具有代表性,在1 000 m、2 000 m和3 000 m处,孔隙度分别为25%、13%和6%。与图6—24中的第16条曲线相比,曲线3的孔隙度下降得更快些。将国内外代表性的2条曲线折中,在1 000 m、2 000 m、3 000 m、3 500 m和 4 000 m处,孔隙度分别为26%、14.5%、8.5%、7%和6%。
图6—25 国内泥页岩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变化趋势统计结果(郭秋麟等,2013)
总之,从沉积开始到压实、成岩、生烃与排烃等过程中,泥页岩孔隙演化趋势是由大变小,在某个特殊阶段可能会有所变大,但在这之后会继续变小或保持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