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间孔即矿物颗粒之间的孔隙。粒间孔隙形状多样,方向性不明显,孔径多数为微米级,纳米级孔隙也常见,且孔隙分布多集中在晶形较好、晶体粗大的刚性颗粒周围,主要是在石英和黄铁矿周围比较多。
一般来说,矿物颗粒越大,其粒间孔越大,如黄铁矿的粒间孔一般在100 nm以上,而黏土矿物的粒间孔一般在100 nm以下;总体而言,矿物粒间孔一般在80 nm以上(图6—3、图6—4)。
图6—3 粒间孔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韩辉等,2013)
(a)黄铁矿晶间孔(Bar=5 μm)(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泥岩);
(b)黏土矿物间孔(Bar=2 μm)(四川盆地牛蹄塘组页岩);
(c)菱铁矿晶间孔(Bar=30 μm)(花海盆地中沟组泥岩);
(d)矿物晶间孔(Bar=4 μm)(民和盆地窑街组页岩)(www.xing528.com)
图6—4 Ursa盆地上新世—更新世浅埋藏富黏土的泥岩扫描电镜图片(Loucks,2012)
其中Quartz为石英,InterP Pore 为粒间孔,IntraP Pore为粒内孔。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经历长时间的地质演化,埋藏深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从重庆市彭水县鹿角剖面和渝页1井的样品中可以看出,石英与有机质接触的地方出现较多的粒间孔隙,粒间孔隙多在1 μm左右,为细长状[图6—5(a)]。孔隙在数量上是不少的,且孔隙主要出现在刚性矿物之间[图6—5(b)]。片状伊利石中孔隙连通性较好[图6—5(c)]。与露头样品相比,井下样品随着埋藏加深,由于压实和胶结作用等,粒间孔隙不断减小,颗粒与颗粒之间更加紧密[图6—5(d)]。通常孔隙比较分散,且方向性不明显。有些孔隙呈现三角形,可能是刚性矿物受到压实作用形成的。在有机质与石英或黏土矿物之间,也存在一些粒间孔隙,孔隙呈细长状,微米级[图6—5(e)]。塑性颗粒多受压实作用而流入刚性颗粒之间,使得粒间孔隙明显减小,且多为纳米级[图6—5(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