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史:灭六国、崛起与统一

秦史:灭六国、崛起与统一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故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经指出:“秦之灭六国,盖始基于魏冉,而后成于吕不韦、李斯。”正是他在指挥秦军在对东方战争的实践中实际上形成了“远交近攻”的统一总方针,近攻魏、韩、楚、赵等国,远交齐、燕两国,为秦以后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国也惊惧于齐国的胜利,派泾阳君为质与齐国修好。此后,齐国又联合韩、魏两国军队挟着败楚击秦的余威,又长驱直入燕国之境,击溃了燕的三军,擒获了燕的二将。

秦史:灭六国、崛起与统一

已故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经指出:“秦之灭六国,盖始基于魏冉,而后成于吕不韦李斯。”[2]也就是说秦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实际上从穰侯魏冉相秦时期已经形成。魏冉从秦昭襄王元年(前306)以外戚身份辅政开始,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因范雎进言被逐出秦都咸阳为止,先后五次出任秦国丞相,始终掌握军政大权,成为秦国实际上的统治者或者至少是一个主要的决策者。正是他在指挥秦军在对东方战争的实践中实际上形成了“远交近攻”的统一总方针,近攻魏、韩、楚、赵等国,远交齐、燕两国,为秦以后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太史公司马迁云:“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4]

穰侯魏冉开始主政秦国时期,正是齐国在东方大地上挟桂陵、马陵两大战役中大败魏国军队之余威叱咤风云、睥睨群雄的时代,其地域之广大、军队之强势、经济之富庶常为一些纵横家们津津乐道。如苏秦赵国合纵抗秦之事入齐说齐宣王道:“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轚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5]

苏秦的说辞不免有溢美的成分,但当时齐国国力之强盛、经济之富庶与临淄之繁华却是天下人所共知的。

齐国最为辉煌强盛的时代,是在齐湣王任用孟尝君田文为相时期。田文采取了近交远攻的战略,拉拢实力较弱的韩、魏等国,南击强楚,西抗暴秦,大肆兼并土地,扩张势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率齐、韩、魏三国联军征讨楚国,大败楚军于沘水旁的垂沙,阵斩楚大将唐蔑(或作唐眛)。楚国不得已而屈服,派太子横入齐为人质以求和。秦国也惊惧于齐国的胜利,派泾阳君为质与齐国修好。(www.xing528.com)

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联军开始大规模地向秦国发动进攻,于函谷关前耀武扬威,使秦军不得东出中原达三年之久,并最后攻进函谷关内,迫使秦国求和,归还了以前所攻取的魏国河外、封陵之地和韩国河外、武遂之地,三国联军才罢兵回国。

此后,齐国又联合韩、魏两国军队挟着败楚击秦的余威,又长驱直入燕国之境,击溃了燕的三军,擒获了燕的二将。

这一时期的齐国似乎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充当着为实力较弱的韩、魏两国报仇申冤、撑腰壮胆的保护人角色,但实际上是借助于韩、魏两国的力量迫使秦、楚两大强国屈服,不敢干涉其对外扩张政策,以便吞并宋国及淮河北岸的土地。苏秦曾指出:“薛公相脊〈齐〉也,伐楚九岁,功(攻)秦三年。欲以残宋,取進〈淮〉北,宋不残,進〈淮〉北不得。”[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