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上旬,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即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这一纲要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迅速掀起了大办农业、大兴水利、大力革新农具、大办钢铁等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1957年12月中旬,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榆林县花园沟“千斤沟”的事迹得到中央部委的高度重视。195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致函榆林地委,充分肯定了榆林专区治理荒沙工作取得的成绩,积极鼓励榆林县实现亩产“千斤县”的奋斗目标。2月中下旬,陕西省委、榆林地委先后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和榆林专区专员、县长会议,专题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来信,讨论具体问题的落实。榆林地委作出在全区开展《推广榆林县花园沟水地亩产千斤粮食先进经验的决定》。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党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势下,5月底,神木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作出了不切合实际的《神木县一九五八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计划》,接着在6月召开了中共神木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的指导思想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把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运动推向高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指标,随之在全县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在“大跃进”的口号下,县人委作出1959年办厂5392个的计划,提出“卫星田”亩产达4万斤的高指标。全县10余万人上阵,大搞“小、土、群”的“大炼钢铁运动”;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下,全县各地浮夸之风迅速蔓延,各种高产田、试验田、卫星田层出不穷。在工农业“大跃进”的同时,全县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尤以全民大炼钢铁为甚。为完成地区炼钢铁任务,县上把任务按社、村、队、组,学校、机关分配,限时完成,营造出村村是铁厂,人人都炼铁的局面。(www.xing528.com)
1958年至1960间的“大跃进”运动,由于违背客观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