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以来,神木商贸往来四通八达,向东经黄河渡口通往太原,进而通向天津、北京;向北直通内蒙古包头,进而通向天津、北京;向西通过榆林、三边(靖边、安边、定边),进而通往银川、兰州;向南通过榆林、米脂、绥德、延安直达西安,商贸文化交流较为繁荣。
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斜贯市境,长城沿线的神木城、高家堡、店塔及其以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全境一半之多。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历史上与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契丹、西羌、蒙古等大的争战多发生在这一带。现在是煤炭主产区,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也在这里。民国时期为国民党统治区,设有10个乡、1个镇。
市境中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和沿黄河土石山区,约占全境近一半。黄河流经此处98公里,窟野河、秃尾河在这里与黄河相汇。这里山大沟深,梁峁密布交错,山梁坡坬宜农宜牧,是谷子、豆类、土豆等杂粮优生区。沟渠间有小溪,汇成窟野河、秃尾河两大黄河一级支流。河床台塌地是上好的农田沃野,盛产水果、蔬菜、稻、麦、玉米,物产丰富且质地优良,是农家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黄河给沿河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4镇居民带来诸多实惠。河岸肥沃的土地盛产红枣、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足以使人们丰衣足食;黄河渡口又给他们带来丰厚的贸易经济收入;来来往往各种类型的商客行人在带来生意利润的同时,还带来快捷的信息和先进文化理念,使他们较山区普通农民眼界更为宽广,思维更为理性,接受新思想更快,行动更为坚定。(www.xing528.com)
广袤的山区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统治力量较之城镇相对薄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县城、高家堡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很多共产党员被迫外出或转入地下,而南乡山区党团组织却迅速兴发,不断壮大,终成大片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陕北国民党当局对神府根据地迅猛发展的革命情势极为恐慌,下决心“围剿”,修堡筑点,并村合户,编设保甲,胁迫自首,不准群众支持革命,企图将革命烈火扑灭。神府党组织和革命人士充分利用地理便利,爬山沟、钻石岩,在革命群众支持下顽强地坚持下来,终成革命大业。
山区居民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这里的农民多数靠当雇工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大片好地良田都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有的大地主建有自己的武装,俗称民团,在乡村称王称霸,为害百姓。山区农民因天灾人祸,一旦沦为贫农,越来越穷,永无翻身机会。每遇灾变,更是富人们聚集土地财富的良机,使他们越来越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严重不公。此时的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根本不管或者说管不了山区贫民的死活。在这种严酷的生存境遇下,山区贫民只要有一点翻身解放的希望,他们就义无反顾地行动起来,用自己仅有的身家性命支持革命、参加革命。这也是党组织、红军、人民政权在这方热土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