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山有一道观,谓之圣母殿。道观东南一公里处有一溶洞,名海龙洞。海龙洞掩映于茂林深处的山崖上,有潺潺溪流溢出,人称海龙泉。这一殿一洞一泉,串起了海龙山瑰丽迷人的风景链,游览者无不为之沉醉,沉醉于迷人美景,更沉醉于神奇传说。
相传明代淳化年间,陕西长武县一位李姓姑娘,父母早亡,孤苦伶仃,满头疥疮,投亲甘肃灵台县横渠的舅家,其表兄、表嫂嫌她相貌丑陋,让她放牧牛羊,晚间与羊同歇,表侄女同情她的际遇,经常偷偷予以帮顾。转眼间,她长到了十二岁,渐明事理,在山里与人相处极好,时常周济穷人,帮助孤寡,体恤伤残,孝敬老人,深受乡民尊敬。
一天晚上,表侄女去看望表姑,透过门缝,发现她正取下银光闪闪的银凤冠梳理头发,乌黑的头发如瀑倾泻,十分好看。表侄女十分惊喜,悄悄告诉了父母。表兄、表嫂以为发大财的机会到了,决定把银冠抢到手。
表兄、表嫂和表侄女一同进了羊圈,她却早已了无踪迹,她长年累月捻的毛线变成一根红线,通向外面森林。气急败坏的表兄、表嫂把她放羊用的双杈拐棍随手向外一扔,顺着红毛线去寻她。出门进山,毛线绕得满山全是,顺着毛线,翻山越岭,跨沟过河,苦苦寻觅百十里路,终于在关山脚下海龙山顶见到了他们扔出的拐棍,拐棍深深扎进土里。他们甚感疑惑,便起誓,如果拐棍三天内发芽,就给她修庙立祠。第三天,枯朽木杈果真发出了新芽。他们这才相信她已成仙,便兑现前誓,修建庙宇,尊崇她为圣母娘娘。
圣母娘娘的表侄女心地善良,情牵姑姑,沿着红线一路追赶,边追赶边哭喊“姑姑等”“姑姑等”,西行一百余里至红线尽处,一口岩洞赫然出现,洞口有红漆榜书“海龙洞”,洞内清流急湍,无法进入。只见一位头戴凤冠、身穿霞帔、貌似姑姑模样的女神在里面岩石上打坐,小侄女喊叫姑姑,女神不应,小侄女急切之中化为一只飞鸟,在海龙山盘旋鸣叫,其情切切,其意深深,凄厉婉转,十分感人,这只鸟就是斑鸠,民间也把它叫“姑姑等”。据说这位侄女亦被尊为圣母娘娘的侍女。(www.xing528.com)
圣母娘娘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华亭和灵台两县人都知道了,认为海龙山是圣母娘娘坐化之地,便以山为名,称海龙庙为圣母殿,圣母娘娘为海龙圣母。据说,海龙圣母经常显灵,尤其大旱之年,当地农人取雨有求必应,她成了山民心中赐福降祥、送子祈雨、驱恶除魔、救难祛灾的福禄之神。
史载,圣母殿历经明万历、清宣统和民国二十三年三次大的修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名景区。如今虽然历经岁月蹉跎,庙宇曾遭火毁,但它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相传在明万历二年前,这里是一座银矿。有一天,一个矿工发现一红衣女子驰马山间,忙告知他人,引得所有工人出洞寻觅,就在这时,轰隆一声,满洞涌出大水,随水出现一块大石,上书“海龙洞”,还附小字“海龙圣母成仙之地”。银矿由此废弃,“海龙洞”蜚声山外。
(石巨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