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后,建成了一个强大繁荣的朝代。唐玄宗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国家元气大伤。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二月,更泾川为郡,八月改鹑觚县为灵台县。
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安定郡为保定郡,良原、灵台二县归辖保定郡。763年,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约20万入大震关(今陇西境),并推进至奉天、武功,京师大震,唐代宗任李适为关内元帅,朔方将领郭子仪为副元帅,镇咸阳抵御吐蕃。吐蕃声势强盛,攻入长安,代宗进入陕州。吐蕃入长安大肆烧杀抢掠后退到原(固原)会(靖远)成(成县)渭(今平凉)一带,凤翔以西、彬县以北大片土地成为吐蕃属地,平凉也被吐蕃占据,灵台一带成为抗御外敌侵入的前沿阵地。
763年,泾原节度使马璘以四镇兵屯邠宁,表置行原州于百里城(今灵台县百里镇),前后40多年。764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叛唐。唐代宗任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朔方将士纷纷脱离仆固怀恩而投到郭子仪帐下,郭子仪聚集兵将一万余人,仆固怀恩失势,率300人逃到灵武。
765年,仆固怀恩招引吐蕃、回纥30万大军侵扰泾、邠,仆固怀恩病死。年近七旬的老将郭子仪率领一万多官兵,拒吐蕃于今灵台县的西屯。
西屯,镇东有一土桥,宽不足十米,长数十米,将什字塬分割成东西二塬,自古就有什字塬“咽喉”之称。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坐镇邠州,遣部将白元光在西屯据险屯兵,因此有西屯镇之名。旧时西屯镇有郭子仪祠,后改为栖阳宫。(www.xing528.com)
这次郭子仪率军队据守西屯,亲率骠骑出入阵中,不减当年勇猛。郭子仪知道如果不争取回纥化敌为友,单凭不足一万人的唐军,是无法战胜30倍于自己的敌兵的。于是他派使者至回纥营中,对回纥首领药葛罗说:“过去,回纥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更应该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却为什么出兵助叛与唐兵戎相见呢?”回纥首领有悔意,请郭子仪亲自到回纥营中谈判。唐营将士都认为回纥首领反复无常,劝郭子仪不要去。郭子仪说:“敌兵数十倍于我军,如果不说服回纥反正,我们与他们拼杀,无论如何也是胜不了的。回纥和我们交好,我们必须要有诚意,我必须亲自去!”又有人劝郭子仪多带骁将,郭子仪也没听从,只身一人,不带战将,不披甲胄,只带几个兵卒西行30里,至今上良塬去见回纥首领。
回纥营中,兵甲林立,郭子仪面无惧色,单骑免甲进入大帐,向药葛罗陈述利害,并赠绢3000匹,取得了药葛罗的信任,双方决定盟誓罢兵,永不为敌。郭子仪首先盟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两朝将士万岁,有负约者,身殒阵前,家族灭绝!”药葛罗大喜说:“我的誓词与令公一样。”誓毕,药葛罗盛宴款待,回纥将士高兴地说:“我军出师时巫师说这次不与唐兵交战,遇见一位大人物,就可以安全回师!”
郭子仪的目的不是单为回纥保持中立,而是要和回纥联合抗击吐蕃。将要离开时,郭子仪对药葛罗说:“大唐与吐蕃本来是亲戚关系,今天他们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应当给以惩罚。回纥如能助唐军一臂之力,将能更增进我们的友谊!”药葛罗欣然而允,并商订了出击吐蕃的行动方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郭子仪单骑说回纥的故事。单骑说回纥的成功,创造了战胜吐蕃人的有利时机。几天后,郭子仪令部将白元光在灵台西原(今上良与朝那之间)与吐蕃展开了激战,在西原的赤山岭一带击溃吐蕃十万铁骑,斩杀5万,俘获1万,夺取大批战马、辎重,解救了4000多被劫百姓和无数牛、马、骆驼,取得了空前胜利。西原大战是我国古代一个以劣势转化为优势、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773年9月,吐蕃攻取东朝那并侵占泾、邠二州。宿将史抗、温儒雅擅自出击,招致大败。郭子仪派兵夺回朝那,并亲自领兵夺取了秦原(今上良),又一路大张旗鼓,大造声势,鸣鼓而西,造成了切断吐蕃归路的阵势,吐蕃驻扎在今星火塬的后路大军,发出紧急讯号,一时螺号相催,鼓角相闻,声振百里。由此今星火便留下了“和号”的古地名。吐蕃闻风丧胆,生怕唐军断自己的归路腹背受敌,便放弃侵犯千陇、进逼京师的打算,把在百里城的主力全部后撤。这时,唐将浑瑊在朝那要塞伏击,夺回抢掠的财物,马璘又出奇兵袭击吐蕃在潘原的辎重,歼敌数千人,吐蕃兵走支磨塬(今梁原)过华亭,越陇山而去。两年之后,吐蕃又侵入灵台。马璘亲率精兵破吐蕃于百里城。至此,唐蕃在灵台地区的拉锯式战争稍为平静。
(杨生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