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2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任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正式建立。初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主体,后根据经济区的交通、物流及出海、出边发展的需要,把经济区两翼的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物流也纳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形成“4+2”的格局。北部湾经济区拥有土地面积72609平方公里,约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30.68%;共有常住人口2098.74万,其中,汉族人口1419.68万,少数民族人口679.06万。
2006年12月4日,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召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年)》研讨会
是年,开展北部湾经济区区域规划、城镇群规划、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等的编制工作。其中,区域规划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清华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编制,城镇群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和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经济区其他规划则委托权威机构编制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评审。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召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区域规划研究工作会”,北部湾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正式启动。10月中旬,区域规划完成中期汇报成果;12月,城镇群概念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同时,国家相关规划将防城港列为西南地区的国家枢纽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也被列为地区性重要港口。防城港是中国海岸线西南端最大的深水良港,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有业务往来,每天都有万吨级巨轮往来于东盟及世界各国。
经济区年内启动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钦州市钦州港工业区、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区3个大型临海工业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年底,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防城港企沙工业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由新加坡裕廊顾问有限公司编制的铁山港工业区规划和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钦州港工业区规划正式启动。同时,自治区筹备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沿海三港进行整合,并按《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沿海港口进行规划和建设。
该年,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期会战项目基本完工,二期会战全面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展加快,其中广西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的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于该年12月正式启动。(www.xing528.com)
2007年2月,自治区成立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从5个部分19个方面明确加快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具体要求、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和支持举措。7月2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专题协商会,进一步在国家层面提升和扩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明确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会议还研讨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政策和措施。加快钦州保税港区、南宁和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中国—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申报工作,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8月9日,自治区向国务院请示设立钦州保税港区。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年)》(简称《北部湾规划》)。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议通过《北部湾规划》。年内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起高层联席会议制度。
2007年1月6日,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中)就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接受中央新闻采访团记者采访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北部湾规划》。国家提出: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是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指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