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质量控制|建材与检测

混凝土质量控制|建材与检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的养护3.5.1.1影响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因素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振捣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方式确定合理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

混凝土质量控制|建材与检测

混凝土的养护

3.5.1.1 影响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因素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气温变化和试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混凝土质量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下: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2)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因素,如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

(3)检测条件和检测方法。

3.5.1.2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进场质量检验与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时,供方应按规定提供原材料出厂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

2)原材料进场后应按国家标准规定检测项目及时进行检测,检测样品应随机抽取。

3)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质量均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必须满足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

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实验室检测验证,并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质量的动态信息,如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用砂粗细情况、粗骨料最大粒径、施工现场含水率等及时进行调整,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混凝土配合比。(www.xing528.com)

2.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1)计量。严格各组成材料的用量,计量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胶凝材料的称量偏差为2%,骨料的偏差为3%,拌合用水与外加剂的称量偏差为1%。

(2)搅拌。投料方式应满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应符合表3-34 的规定。掺入外加剂的要延长搅拌时间,且外加剂应事先溶化在水里,待拌合物搅拌了规定时间的一半后再加入。

表3-34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3)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运输时间,将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运输时间不宜超过90min。

(4)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与位置,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接缝的密合情况,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失稳、跑模和漏浆等现象;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表面上的油污。

按规定方法浇筑,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同时注意限制卸料高度(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以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遇雨、雪天气时不应露天浇筑。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当必须有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振捣。振捣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方式确定合理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振捣时间应按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10~30s。一般认为,当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可视为振捣密实。

(6)养护。养护应根据结构类型、环境条件、原材料情况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施工养护方案。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14d。养护时可用稻草或麻袋等物覆盖表面并经常洒水,浇水次数应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宜,冬季要注意保温,防止冰冻。

3.5.1.3 混凝土质量的合格控制

混凝土质量的合格控制是指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或其他技术指标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的质量波动将直接反映到混凝土的强度方面,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他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常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为评定和控制其质量的主要指标。

案例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