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资料汇编:推动实效,拓展深广领域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资料汇编:推动实效,拓展深广领域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掖市通过两年多来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张掖市实施黑河治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只有唤起全社会珍惜水、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把节水实践变为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把节水型社会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有基础。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入,完善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必将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资料汇编:推动实效,拓展深广领域

张掖市通过两年多来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完成黑河分水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张掖市在水量控制工程不配套的条件下,连续三年完成了国家确定的黑河分水任务。特别是2001年,张掖市在遭受6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强化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建立了水情会商、行政指挥、业务调度、纪律监察相配套的黑河分水调度指挥体系,牺牲秋田最后一次灌溉,先后两次采取黑河全线“统一闭口、集中下泄”的调水行动,终于将水送到了额济纳旗达莱库布镇。2002年,张掖市组织实施了5次统一调度,历时100多天,7月17日将黑河水送达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形成水域面积23.66km2。2003年8月14日,再次使黑河水到达东居延海,9月24日,黑河水流归干涸40多年的西居延海,可望全面完成国家确定的分水指标。

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张掖市在逐年加大水资源削减幅度的前提下,主要依靠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耗高效产业,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幅度达到100~150元以上。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两年的工程建设,使渠系水的利用率由50%提高到60%,年可节水10.15%。通过实施三大战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29∶29调整到36∶31∶33,每立方米水的GDP产出效益逐步提高。

增强了全民参与意识。由于明晰了水权,一个户户明确总量、人人清楚定额的局面正在张掖市范围内形成,特别是过去因灌溉用水所引发水事纠纷明显减少。尤其是实行定额水价,允许水量交易后,农民像珍惜自己财产一样珍惜自己的水权,千方百计节水,千方百计调结构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大水漫灌的现象普遍减少,关心水、珍惜水、爱护水利工程设施正在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张掖市实施黑河治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践,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黑河综合治理的第一步走得很好,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走出一条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张掖市在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途径的过程中,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1.全民动员、转变观念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前提

作为一种以节水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民众的参与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唤起全社会珍惜水、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把节水实践变为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把节水型社会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有基础。张掖市在实践中高度重视思想意识的革命和建设,把动员全民、转变观念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先从领导层入手,逐步向基层和广大群众推开,较好地实现了群众意愿和政府意志的有机结合,从而转化为社会意志,极大地促进了用水观念的转变,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www.xing528.com)

2.构筑以水权为中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

将节水变为用水户的自觉行为,单靠政府号召和宣传是不行的。要从根子上解决利益驱动问题,将用水户的外在社会成本转化为内在的个人利益,形成节水的动力。这就需要从一系列规划入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公众各方面的作用,探索完善水资源管理运行模式,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构筑以节水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实践中我们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并把民主政治的思想贯穿到机制建设全过程,推行公正透明、民主协商、公众参与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实践创造,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为节水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推进节水型社会实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

用水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实现节水和增效的关键。我们坚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统揽全局,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跳出农业抓农业,“反弹琵琶”发展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来提升农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农业和土地对水资源的压力,推进用水结构的调整,有效促进了水资源产出效益的提高。

4.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础保障

水权分配、水量配置及节约水量的储存需要通过调蓄、输水、监测、控制等水利基础工程来实现,工程建设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张掖市通过三年黑河治理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水的损耗,保证了水量分配的公正合理,提高了水的供给保证率,并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入,完善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必将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总结、提高、积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思考和探讨。今后,我们将针对试点过程中在水资源配置、水价形成、水权交易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创新提供思路和试点经验;进一步探索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培育跨灌区、跨行业水量交易;要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搞好水资源调蓄系统、水量观测和计量系统、信息化调度决策系统建设,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