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者必知
Executive Summary
——申请前必须做的准备——
——消除通常遇到的误区——
——克服开始申请时最大的困难——
一般中国学生申请秋季入学,那么如果你要2016年秋季入学,你的申请材料就必须在2015年底的时候或者是2016年初寄过去。申请必须准备哪些东西呢?首先是GPA,也就是平均分,如果你的排名很高也可以。其次是TOEFL成绩和GRE成绩,这必须在开始申请前考完,具体时间安排可以参照后面的时间表。我们来看看申请准备材料的清单: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申请前仔细研究一下申请中的基本信息、背景知识和相关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申请中高频出现的几个概念:
录取委员会(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录取委员会,他们主要负责决定是录取还是拒绝一个申请者。即使你的材料开始是寄到研究生院,也会很快地转到你申请的院系。一般研究生院的录取委员会主要由教授构成,这就是为什么博士申请联系某些教授(套磁)有时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很有可能这些被套磁的教授掌握着录取的大权。还有些研究生院采取投票制度,即所有评委(Committee Member)一起投票(Vote),差额选举,来决定最终的候选人。
录取过程都是怎样的呢?一旦你的申请材料完成并寄到研究生院的录取办公室,它就会被处理然后转到相应的院系。每个系都会有一个录取委员会,包括五到六个教授,有时候还有一两个博士生(Ph.D.),他们将决定录取谁。
大多数录取委员会一收到材料就开始审阅,把申请者分为两堆,yes或者no,(Waitinglist近年出现比例增多),第一堆最少,第二堆最多。
院系秘书(The Departmental Secretary/Coordinator)➤➤
每个学院都有一个(至少一个)重要的行政调度者,他/她通晓申请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细节,并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帮助申请者解决问题。他/她通常被称为“小秘”、“小米”(secretary),或者是协调员(coordinator/administrator),他/她甚至可以对你的申请策略提出建议,并帮助你评估你的竞争力。记住,这(些)人并没有最后的生杀大权,但是他/她却有着强烈的影响录取委员会成员的能力,起到润滑剂或者催化剂的作用。
如果你对申请有任何问题或者疑问,您可以发信或者打电话联系这(些)人,而不是直接联系主任之类的重量级人物。记住一定要非常礼貌、客气。根据我们所讲过的信息不均衡原则,这(类)人通常掌握大量有效的资源信息,如今年计划录取人数,去年招收了多少中国学生,你的托福和GRE成绩是否符合学校标准等。因此,与他/她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你的申请有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他/她每天都很忙,请不要经常骚扰。
截止日期(Deadlines)➤➤
这个名词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在此不再赘述。提醒大家一点:各学校的截止日期是不同的,时间一般从11月份跨至次年2月份。建议大家将这样的重要信息统计起来,随时检索,先做截止日期早的学校。详情可以参照书后的附录。
申请费(Application Fee)➤➤
绝大多数学校对申请费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但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对申请费有flexibility的学校,在一定时间段或者分数线以上可以Waive申请费申请。建议同学们像统计截止日期一样将所有学校的申请费要求列表统计。
考试分数(Test Scores)➤➤
一般所需要提交的标准化考试包含TOEFL、GRE、GRE SUB(部分学校和学科要求、部分学校和学科强烈建议)和GMAT。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并不是很大,学校最看重的是你的学术能力(体现在GPA, Publication, Research background等)。通常,标准化考试只是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过线即可。我们还想再强调一遍,美国的研究生院录取学生是一个综合评审的结果,而不是像我国只看重或是更看重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因此,即便一个方面有缺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strength来弥补。
推荐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www.xing528.com)
这个词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找到了解你的人(通常是教授等学术方面的人)来推荐你。由于推荐信是客观了解你的学术能力、背景以及其他方面的途径,因此经常会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你所申请领域的牛人推荐。但是,也有些学校知道中国人的推荐信绝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写好的,找老师配合签字,因此降低了推荐信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写推荐信要避免空泛的评论,尽量多加具体的事例和内容。几个推荐人(通常是3个)也要仔细选择,以强调自己的不同强项,避免资源浪费,如教授甲强调你的学术强,尤其是成绩好,教授乙强调你的英文和研究能力强等,一定要多维度多角度地推荐。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内容大于形式。语言华丽,内容空泛,还不如一篇语言简单甚至有一点语法错误但是内容充实的essay。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认为仅仅依靠PS就可以出奇制胜的人太过片面。
面试(The Interview)➤➤
有些学校和院系会要求面试,通常分为电话、视频和面谈三种。其实面试的目的很好理解,主要是教授考察一下申请者的材料是否属实,口语和专业知识如何。毕竟,你去了美国要和教授相处好多年,谁都不想找一个沟通有困难的人当研究生。详情请参考本书相关章节的详细描述。
在本书的开始,我们请成功获得Columbia Physics全奖、英国Oxford Physics全奖的白凡谈一下申请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心理和认识上的误区:
1.Q:申请分数大于一切吗?
A:申请一般来讲,包含标准化考试分数、文书、面试三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4-4-2,即GT, GPA占前40%,精确理解,分数起敲门砖的作用,是申请的起点;文书(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Essays等)占中间的40%,文书往往决定申请人能否在众多高分且优异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面试、沟通、套磁是最终的临门一脚,也非常关键,即最后的20%。因此,一次成功的申请应该说是包含了扎实的分数,出彩的文书和有针对性的面试、申请追踪。
2.Q:不是中国名校毕业,就不能申请成功了吗?
A:负责任地说,院校出身往往是进入大学校园前的决定,而之后的三到四年时间的经历,才是研究生申请时考虑的关键所在。在真正的申请过程中,只有优秀和不够优秀的申请者,而绝不会区分名校毕业生和非名校毕业生。金牌教练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名校毕业的学生若是一直能够奋斗进取,追求卓越,一定能在申请这一人生新的考场上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每年时代焦点都有一些所谓的黑马选手或者爆冷的情况产生,究其学员共性,名校真的不在其列,详见案例分析部分。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院校出身在非美国家申请相对重要。
3.Q:推荐人的选择是否地位越高,身份越高,官越大越好?
A:这种说法事实上是错误地理解了推荐信的要义。选择推荐人要坚持推荐人身份与其对申请者的熟悉程度相结合的原则。假如你可以找到一位身份、地位很高且又对你很了解的推荐人,这就是你的上上人选;假如你可以找到一位对你相对熟悉,但是身份和地位一般的推荐人,那他就是你的合适人选。切忌盲目追求推荐人身份和地位,内容往往大于形式!
4.Q:一份个人申请材料可以包打天下,用来海投学校吗?
A: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而且也是对自己申请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美国的学校各具特色,挑选申请人的侧重点也往往不同。有些学校看重GPA和Ranking,有些学校偏爱研究经历和工作经验,也有些学校酷爱TOEFL、GRE高分,还有些学校重视推荐信的内容。同时,一个学科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也不同,以物理为例,Caltech、Cornell独步空间物理,UIUC、MIT在凝聚态领域领先,Stanford、Princeton则强于粒子物理。对于申请人而言,还存在“专才选专业,全才选学校”的考虑。试问面对如此复杂的申请环境,一份笼统的不加修改的申请材料如何得以胜任?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审核申请人材料的录取委员会教授往往是身经百战的,你的申请文书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专为这所学校而来是能够明辨出来的,不可投机取巧。
5.Q:是否要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申请人或申请“超人”?
A: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说,美国的确重视素质教育,但更重视申请者的专业技能、个人性格、特长以及未来对学校的贡献,每年成千上万的申请人可谓高手云集,差异化才是成功突围的利器。这一点恰恰要求申请人对自身的背景做更深入的挖掘,反复的头脑风暴,于细微处见真章,无声处听惊雷。
6.Q:我们的申请时间还很充裕,时间还早,规划有那么重要吗?
A:留学申请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充裕、早做规划、精雕细琢自然可以期待是一个精品工程;反之,时间仓促、匆忙应对,那很可能就是一项豆腐渣工程。早作规划,时间充分是对申请人时间管理以及各种突发情况解决应对的最大保障。但一些DIY失败的同学往往会在规划环节拖沓、忽视,甚至冒进至冲刺阶段,草草提交自己的申请材料了事,最后的申请结果可想而知。
如需了解更多申请常见误区和应对策略,请猛戳http://www.focused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