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垣与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

长垣与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理性原则。二是澄明性原则。阐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澄明”,使公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文本加以转化,向公众敞开,建构一个可以共享的精神场域,实现文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中要以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矛盾的辩证观点为指导,基于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理性阐释,这是保证公共阐释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机制之一。

长垣与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

君子文化公共阐释是公共阐释理论的具体运用,使君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定义可以大致概括为:阐释者以君子文化形成过程中普遍的历史前提为立足点,以大文化观的范围为阐释对象,以公共理性为边界约束,且是可公度的有效阐释。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理性原则。无论任何阐释都要以理性为根据和约束,阐释在生成、流传、演化过程中都要保持理性,这是阐释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阐释科学性的基本保证。阐释过程中可以有非理性因子参与,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且这些非理性因子也是必要的,他们以想象力、激情而为理性阐释提供动力和灵感。非理性因子只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甄别、提纯程序就可以与理性阐释很好地共存。理性也是君子文化公共阐释过程中的基石和指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拍脑袋做事,如此出现的阐释才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另外,也鼓励头脑风暴式的创新阐释,积极地把灵感性的阐释升华为公共理性阐释。

二是澄明性原则。阐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澄明”,使公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文本加以转化,向公众敞开,建构一个可以共享的精神场域,实现文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过程主要是关照公众关心的话题。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就是要把君子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置入公共视野,为公众所理解,以本土化的资源重新阐释文本,重点是以君子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为核心,如“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与时俱进品质、“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的义利观、“君子不争”“矜而不争”“为而不争”的争让观、“穷不失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穷达观、“天下为公”“平天下”的天下观等,以人们惯用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来加以阐释,形成通俗易懂的新文本,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三是超越性原则。所谓超越性阐释,主要是针对公共阐释和个体阐释而言的,就是要在个体阐释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无你、我、他个体之别,形成公共阐释。个体阐释是出现公共阐释的原动力和根基,在最大限度上与公共阐释耦合是个体阐释的最终归宿,不能与公共阐释相结合的个体阐释最终难逃被湮没难现的命运。君子文化内容驳杂,每个个体都对其进行着不同程度的阐释,由此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且参差不齐的个体阐释。只有不断寻求超越与扬弃的个体阐释,才能变为公共阐释,如尊崇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品性、追求人的精神、实现人的发展等君子文化的个体阐释就不断上升为公共阐释。(www.xing528.com)

四是建构性原则。公共阐释的形成不仅是个体阐释的升华过程,还是对个体阐释的逐渐修正,其要义就是要在阐释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并提升公共理性,在公共领域中构建公共阐释,达到阐释的教化与实践价值。君子文化公共阐释的凝练就是在公众中升华个人阐释,构建公共理性,提升公共文化水平和公共视域。也就是说,君子文化公共阐释就是要建构自身的公共理解,实现其中蕴含的教化意义,既重视沟通昨天、今天与明天的历时性阐释,也关注连接此处与彼处的共时性阐释。

五是反思性原则。公共阐释是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阐释文本意义的过程中不是纯粹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强制对象以己意,而是不断反求诸己,反思正己,也即要“吾日三省吾身”。此外还要汲取个体阐释中的合理成分,积极与之对话,不断增补自身,以此形成新的公共阐释。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交流与理解中反省过往,查找其中的不足,对随意裁剪阐释对象的做法及时制动,在驳杂的个体阐释中进行筛选,实现个体阐释的公共性转化,补充业已形成的公共阐释。

六是辩证性原则。人类历史本身就处于辩证发展之中,世界是辩证的世界,由对世界进行阐释而升华的公共阐释自然也是辩证的阐释,这在本质上要求阐释必须是革命的和批判的,对社会发展以辩证的眼光待之。从辩证法出发可以看出君子文化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其中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君子文化公共阐释中要以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矛盾的辩证观点为指导,基于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理性阐释,这是保证公共阐释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机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