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弟子们第三次离开卫国,欲前往晋国投靠赵简子,望能得到重用。不幸的是,他们到达黄河南岸时,传来了简子诛窦鸣犊、舜华二贤大夫的消息。孔子向弟子们说,怎么能和这些人相处呢?于是又决定和弟子们再返回卫国。君子蘧伯玉毫不犹豫,毅然再次热情迎接,仍然活动于自己家中。府中人员均如以往,热情款待如初,再次充分地证明了伯玉的“君子”之风。
(1)孔子对史鲁尸谏伯玉为官事予以称赞。
《孔子家语》载:“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而不从。史鲁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牖下(将尸体放在窗子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烈谏之者(古时勇于劝谏的人),死则已矣(死了就算了),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没有像史鱼这样用尸体进谏的),忠感其君者也(他的忠心感动了君王),不可谓直乎(难道还不算忠直吗?)”[6]这里一是表达孔子对史鱼“尸谏”的称赞,二是为德才兼备之伯玉受到重用而喜悦和祝贺。(www.xing528.com)
(2)孔子以实际行动支持伯玉。
《孔子家语》卷十《曲礼子贡问》载(译文):“孔子在卫国,司徒敬子死了,孔子去吊丧。主人哭得并不悲伤,孔子没有放声大哭就退回家了。”璩(蘧)伯玉请求孔子说:“我们卫国人浅陋,不懂得丧礼,烦请您担任礼相。”孔子答应了,用中雷水洗浴,毁坏灶,缠住脚,穿上成套衣服,然后停放在床上,等到安葬时,毁庙,送葬不按顺序行进;出了天门,男人在西面,女人在东面;培上坟堆就返回家,用的是商代的丧礼。子游问孔子说:“君子主持礼仪,不求改变风俗习惯,而您现在却移风易俗。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我做得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办丧事我只是从俭罢了。”[7]赫赫有名的孔子,能答应任“礼相”,为卫国树立“丧礼”的榜样,足见其对蘧伯玉的尊重和对卫国人民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