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云:孔子五十岁后,曾任高官,失职后“又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
孔子失去高官后,决定和弟子游历诸国。其目的一是选择合适的国家之君,再做高官;二是游历天下,观察民情,广交天下有识之士。他之所以决定先访卫国,主要原因有两个。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卫国贤大夫之蘧伯玉(今河南新乡市长垣市孟岗镇伯玉村人)专门派使者入鲁,拜访高官兼名士孔子。孔子热情接待后问:“夫子(指卫国大夫伯玉)何为?”使者回答说:“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这就是说,孔子早已听说蘧伯玉是从善如流、乐于改过、自我修养甚高的人。《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赞扬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宪问》载:孔子高兴地说:“使乎!使乎!”
(2)孔子的几个弟子是卫国人。(www.xing528.com)
孔子弟子中的得意门生卜商(子夏)、端木赐(子贡)、高柴(子羔)、琴牢(子开)、句井疆(子疆)、奚容箴(子哲)、颜庚(涿聚)等,均是卫国人,且颜庚又是子路的妻兄。这样一来,他们都劝寻访名君干一番大事的师傅孔子访问卫国,欲使卫灵公(前534—前493)重封师傅为高官。
(3)孔子决定出访卫国。
在卫国籍弟子的劝说下,子路的态度也有所变化,“也积极主张到卫国去,他觉得卫国有不少师弟、又是妻兄的颜庚几年前就已回卫国做官,到卫国之后有可靠的落脚点。同时也可以通过蘧伯玉和颜庚的关系,和卫灵公及卫国执政者建立关系,或许会得到卫国的重用。所以子路极力主张先到卫国去。孔子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也觉得先去卫国最合适,就同意了子路的建议”[4]。他们师徒数十人很快就到了卫国边界,孔子举目四望,大为赞叹曰:“庶矣哉!”《论语·子路》载:赶路的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答:“富之!”冉有又问:“即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曰:“教之!”孔子一直是主张对民众实行教化的。《论语·为政》孔子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善人教民七年,以何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但应当指出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而孔子主张先富后教。他到卫国后,颜庚热情地接待了孔子一行,住在帝丘(今河南濮阳)的家中。他们的入卫,一是欲让师父孔子得到重用,二是采集贤士公叔文的材料。
卫灵公(前534—前493)是一个昏君,虽有颜庚、伯玉等的举荐,但他只是为了赢得礼贤下士的美名。召见孔子后,只是按当年鲁国的标准,每年给孔子六万斗粮食作俸禄,未赐官职。后来又遭到公叔戎(叔文之子)之乱,遂在灵公三十八年(前497),孔子一行离开了卫国,前往陈国(国都在今河南淮阳),以实现再任高贵的愿望。孔子先后在卫国住了十个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