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璩氏与蘧氏同源的关系及其背后的争议

璩氏与蘧氏同源的关系及其背后的争议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璩氏族人认为璩氏是蘧氏改姓而来的,但易姓原因存在着不同说法。第二种说法是,蘧伯玉后裔蘧瑗因功被封为佩玉侯,遂将蘧氏改为璩氏。为避免全族株连,子孙分别易姓为璩、渠、瞿三姓。[24]姑且不论以上几种说法是真是假,璩氏与蘧氏同源的观点确是得到了较高的认同。这里王应麟虽没有直言璩氏与蘧氏的关系,但这样的处理方式表明,在王应麟看来,璩氏就是蘧氏。

璩氏与蘧氏同源的关系及其背后的争议

关于璩氏起源,在《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姓氏史籍中均未提及,仅有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说:“璩氏,或以器为姓,如琮氏之类。”[18]从“或”字看,璩氏是不是以器为姓,张氏也不敢肯定,而且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璩氏族人的认可。因此,此说只能算作一家之言。

璩氏族人认为璩氏是蘧氏改姓而来的,但易姓原因存在着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代剧孟因平定吴楚之功被赐姓为璩。修于清乾隆年间的《龙邑璩氏宗谱》所载璩德峻所作《题璩氏宗谱序》曰:“璩氏原系洛阳,于汉景帝时剧孟公为将军,平定吴楚。上帝得意,令其去刀佩玉,赐姓为璩,改封黎阳,此璩氏之所由来也。”同书璩章《璩氏谱序》亦云:“璩氏封于汉景帝时,剧孟始祖雄才,夙擅出讨咸宜,勇冠三军,威震当日,令其去刀佩玉,赐姓为璩,原洛阳郡改封黎阳,子孙因以为氏,此璩氏之所由来也。”[19]很明显,谱中所说的剧孟就是汉初洛阳人,当时有名的侠士,《史记》《汉书》有传。但两书,甚至在任何史籍均无剧孟因功赐姓为璩的记载。而且,该谱与道光年间所修浙江龙游《龙邑璩氏宗谱》所载《璩氏南北统修世系图》虽然始祖不同,但自孟以下世系完全一致,从剧孟变成了蘧孟来看,龙游璩氏自己就否认了剧孟易姓为璩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蘧伯玉后裔蘧瑗因功被封为佩玉侯,遂将蘧氏改为璩氏。清璩润等纂修的浙江龙游《龙邑璩氏宗谱》所载《重修宗谱序》谓:“汉瑗公封佩玉侯,改蘧为璩,此璩氏之所由来也。”同书《璩氏宗派传序》则曰:“唐代瑗公,官为河北参军,以功袭封四川佩玉侯,改蘧为璩,知璩即蘧也。”而同书《璩氏南北统修世系图》也把第五世,汉代的蘧孟列为得姓始祖:“孟,为汉大将军,以军功袭封佩玉侯,改蘧为璩。”可见,该支璩氏认为:蘧伯玉之裔名瑗者,汉封佩玉侯,因改蘧为璩,但在蘧瑗是什么时代的人上存在分歧。对于《龙邑璩氏宗谱》的说法,民国《龙游县志》质疑说:“唐林宝《元和姓纂》仅有蘧而无璩,宋郑樵《氏族略》亦无璩姓,知此说之不足信矣。其谱道光十五年璩润撰序又云,瑗为唐时人,曾官河北参军,改蘧为璩,自相矛盾。”又说:“二十四史无一璩姓,改蘧为璩之说未知其何据也。”[20]虽然《龙游县志》以《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及二十四史没有璩氏来质疑蘧氏改姓不能成立,但在族谱所载世系表中的蘧孟仍是汉代人,而且从周文王之子姬宁到汉代的蘧孟,中间相隔至少在700年以上,但在世系表中却仅有五世,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上述两种不同说法均出现于浙江龙游璩氏族谱,从中明显可以看出,璩氏始祖由乾隆谱的剧孟,到道光谱的蘧瑗的建构痕迹。很可能是在道光年间修谱时,发现乾隆谱乱拉名人做先祖于史无据,便将璩氏始祖改为汉代的蘧瑗。但又发现,最早见诸史籍的璩氏人是唐朝进士璩抱朴,郑樵《通志·氏族略》载:“璩氏,唐神功登科有璩抱朴。”[21]神功为武周武则天的年号,时为公元697年。另有上柱国璩崇胤,卒于大历十二年(777),见前引璩崇胤墓志,也是唐朝人。因此,在《璩氏宗派传序》中又把改蘧为璩的始祖说成了唐代的蘧瑗。(www.xing528.com)

第三种说法是,汉代蘧乐避难改姓为璩氏。清乾隆年间所修安徽桐城《蘧氏族谱》所载《璩氏源流序》曰:“璩之为姓也,三代以前未见经传。春秋时,卫公族瑗,字伯玉,始以蘧为姓,亦不知其取义何居也。相传,伯玉七氏孙讳乐者,因避难易蘧为璩,故璩之受姓自兹始。历汉晋五代未有传人,至唐,有讳抱璞者,以神功登科,显名当世。”[22]伯玉七世孙乐,因避难,将蘧氏改为璩氏的说法得到较多璩氏族人的认可。

第四种说法是,唐代璩秉为避祸改姓为璩。清嘉庆十九年,济源县黎掩底村(今济源市坡头镇连地村)、孟县璩沟村(今孟州市赵和镇璩沟村)、博爱县柏山村(今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璩氏族谱记载,唐天宝年间,蘧伯玉廿七世孙蘧玉章,封大唐侯,其子蘧秉遭诬陷被参。为避免全族株连,子孙分别易姓为璩、渠、瞿三姓。[23]据说,易蘧为璩,除音同外,还有比较深的用意:将“蘧”字去掉草字头,去掉走之底,意在告诫后人不要做官、坐车,要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字旁,则表示不忘蘧姓先祖蘧伯玉。[24]

姑且不论以上几种说法是真是假,璩氏与蘧氏同源的观点确是得到了较高的认同。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在“蘧氏”下加“又璩氏,唐《登利记》有璩抱朴”[25]这样一句话。这里王应麟虽没有直言璩氏与蘧氏的关系,但这样的处理方式表明,在王应麟看来,璩氏就是蘧氏。明代韵书《洪武正韵》肯定了这样的观点,在“璩”字下有:“又姓,与蘧同出。”[26]清代训诂学家阮元认为,璩乃蘧之异文:“遽,古通蘧,《尔雅·释草》:大菊,遽麦。《释文》:蘧,本作遽。蘧伯玉之蘧,《淮南·泰族》作璩,后世有遽氏,又有璩氏,皆蘧之异文。”[27]与阮元同时代的学者陈寿祺认同阮元的说法:“遽,古通蘧,《尔雅·释草》:大菊,遽麦。《释文》:蘧,本作遽。蘧伯玉之蘧,《淮南·泰族》作璩,后世有遽氏,又有璩氏,皆蘧之异文。此遽仲,其伯玉之族与?”[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