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看来,蘧伯玉姓蘧早已是定论,这还有什么疑问吗?其实不然。蘧伯玉的姓氏问题,汉代以前史籍没有提及。直到北周时,庾信《奉和永奉殿下言志》诗中才有“能言本姓蘧”之句,对于这里说的是不是蘧伯玉,还不是很肯定。清代文学家倪璠就将信将疑地说:“疑指蘧伯玉也。”[1]最早肯定地说蘧伯玉姓蘧的,是唐初训诂学家成玄英,他在疏解《庄子》“问于蘧伯玉”时说:“姓蘧,名瑗,字伯玉,卫之贤大夫。”[2]唐代学者李善在给曹大家《东征赋》“蘧氏在城之东南兮”作注时也说:“蘧氏,蘧瑗也。”[3]此后,蘧伯玉姓蘧被普遍认可,明代刘矩《内黄侯蘧伯玉祠堂记》载:“公讳瑗,字伯玉,姓蘧氏,卫之贤大夫也。”[4]
蘧伯玉姓蘧氏,那蘧氏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收入“蘧氏”的姓氏史籍是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该书载:“蘧,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5]此后的姓氏史籍大多沿袭林宝的说法,如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云:“蘧氏,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6]邵思《姓解》曰:“蘧,卫有蘧伯玉。”[7]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蘧,《姓纂》:卫大夫蘧瑗字伯玉之后。”[8]明代陈士元《姓觿》曰:“蘧,《姓源》云:卫大夫蘧瑗之后。”[9]清代黄本骥《姓氏解纷》载:“蘧,汲郡族。《姓源》:卫大夫蘧瑗之后。”[10]元代熊忠编写的韵书《古今韵会举要》也说:“蘧,姓。蘧伯玉之后。”[11]
然而,上述史籍均未说清楚蘧氏是因蘧伯玉得姓,还是蘧伯玉已经姓蘧了,就连姓氏学家郑樵也搞不清楚。因此,在《通志·氏族略》这部姓氏著作里,他把“蘧氏”作为“不得所系”的姓氏,按照“从声分韵”的规则将其归入“平声”姓氏中。[12]明代傅作兴《文竽汇氏》在“卫公族”姓氏下有蘧氏,但也未明确说明得姓方式,仅说其为“卫公族大夫”姓氏,恐亦是弄不清蘧氏来源的原因。[13]
中国传统宗法社会里,讲究慎终追远,不忘本源,而数典忘祖是要落骂名的。为摆脱无源可溯、无根可寻的窘境,一些蘧氏后人开始建构自己的家族谱系。清道光年间浙江龙游《龙邑璩氏宗谱》就把周文王的儿子姬宁认作自己的祖先。该谱所载作于清乾隆五十年的《重修谱序》云:“璩氏始自周文五十五子宁公,受命于武,封蘧侯,其后琢公,以及首公为卫上卿,食采黎阳。”《重修宗谱序》曰:“璩氏始自成周,宁公封蘧侯,其后首公食采黎阳。”道光十五年《璩氏宗派传序》谓:“吾族本周文五十五子宁公,受命于武王,封为蘧侯,其后琢公,以及首公为卫上卿,食采黎阳,因以为氏。”道光十六年《璩姓修谱序》亦曰:“璩即蘧也,始于周蘧侯宁公。”在龙游璩氏族人看来,周文王的儿子姬宁封于蘧地,其后以封国为氏,就是蘧氏。但该谱《璩氏南北统修世系图》中又说“周文王五十五子赐姓为蘧”,不免自相矛盾。[14]龙游璩氏家族虚构世系的做法,普遍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家谱中。从寻根溯源的感情出发,作为一种文化寻根,这样的做法无可非议。但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则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有璩氏家族在编修族谱时采取严谨的态度,如乾隆时期安徽桐城《璩氏族谱》的《璩氏源流序》就实事求是地说:“璩之为姓也,三代以前未见经传。春秋时,卫公族瑗,字伯玉,始以蘧为姓,亦不知其取义何居也。”[15](www.xing528.com)
尽管由于史料缺乏,对蘧姓的起源已无法搞清,但蘧伯玉作为蘧姓的鼻祖确是得到了一致认可。除前述姓氏史籍中所说蘧氏为“蘧伯玉之后”“蘧瑗字伯玉之后”“蘧瑗之后”外,蘧(璩)氏家谱都承认为自己为蘧伯玉的裔胄,如浙江龙游《龙邑璩氏宗谱》中,无论是《重修谱序》《重修宗谱序》《璩氏宗派传序》《璩姓修谱序》等谱序,还是《璩氏南北统修世系图》都认蘧伯玉为先祖;安徽桐城《璩氏族谱》的《璩氏源流序》更是把蘧伯玉认为得姓始祖。蘧(璩)氏族人墓志铭中也认蘧伯玉为先祖,唐代璩崇胤墓志谓:“公讳崇胤,谥字绍宗,卫大夫伯玉之后也。”[16]宋代林景熙《故国学内舍蘧君墓志铭》载:“君讳某,字德威,蘧其氏也……爰泝厥先,在春秋时,卫大夫名瑷,孔子称之曰君子,是为蘧氏鼻祖。”[17]
一些有心人已经注意到,在上述征引的文献中,多次出现璩氏家谱以及璩氏人物墓志铭,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是不是引错了,或者误将“蘧”字写成了“璩”。其实没有搞错,实际上,璩氏就是蘧氏,二者同根同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