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吸收法家学派的重要思想,积极发展儒家学说,他尊王道,主张隆礼重法,强调后天学习,反对宿命论,提出人定胜天等唯物主义命题。《荀子》32篇绝大多数为荀子所作,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第一手重要文献,也是探讨荀子君子观的第一手材料。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荀子》一书屡屡出现“士君子”的称谓。诸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72]“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73]“士君子之容:其冠进,其衣逢,其容良”[74]“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75]“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76]。“士君子”在《论语》《孟子》书中均未出现。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论定“士君子”最早出现于哪部古代文献,除《荀子》外,《礼记·乡饮酒义》也有“士君子”之称谓:“乡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郑玄注:“乡人,乡大夫也;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也。”[77]郑氏将“士君子”强为区分,显然导致的疑问和引发的问题不少。在古代文献中,“士”的使用颇为普遍。《左传》昭公七年将“士”列为“人有十等”中的一个等级,居于王、公、大夫之下,皂之上。尽管《左传》所区分十个等级留下的疑问不少,但“士”最初作为周代社会的一个等级或阶层,是毫无问题的。顾颉刚先生曾论及:“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78]与此同时,顾氏还详细论及周代之“士”从武士演变为文士的背景和过程。[79]显然,古代文献中“士”的身份和地位,学术界并无异议,郑氏将“士”释为“士,州长党正”,实在不知其有何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在《荀子·礼论》中,荀子将“士君子”和“民”区分为二,这一区分的标准,是否合乎礼的精神和要求。有的学者解释说,君子和士多数时候可以换用,故而后世遂将士与君子合二为一,[80]约略可备一说。综上可知,和孔子、孟子对君子的理解不同,荀子所说的君子,似为战国时期士人的代名词。
荀子反复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如其屡屡讲到“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82]“端悫顺弟……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83]。荀子认为,君子学习的内容首先是礼义。荀子论及:“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84]荀子又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85]荀子继续讲“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86],并将是否遵循和违反礼义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87]。战国后期,分裂割据状态结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新型国家成为大势所趋。荀子对未来国家制度进行设计和构拟,更加强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礼的重要性。荀子说:“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88],其所说的别,实际上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89]的等级秩序,实际上也就是礼。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90]“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91]。在荀子的言论中,“隆礼”[92]的思想颇为突出,由此彰显出其君子观的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荀子由“天有常道”[93]“地有常数”[94]类推出“君子有常体”[95];荀子还以“道其常”[96]“计其功”[97]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事实上,荀子所说君子“有常体”“道其常”,从字面意思是说君子要遵守常规,而通读《荀子》上下文则知,即实践礼义。如荀子说:“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98]“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99]“君子乐得其道”[100]“君子明乐,乃其德也”[101]。以上是说,君子要“明乐”。荀子还讲到“君子辩言仁”[102]“君子之行仁”[103]“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10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10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106]等,这是说君子要具备仁、信、恭敬、宽容等品质。荀子指出,君子要遵循先王之道,弘扬仁德,减弱威势,选择了合理的生活准则,爱好礼仪,奉行礼法的观念胜过私情,做到“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107]。总之,和孔子、孟子相比,荀子更加强调了学而后行对于君子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因而荀子的君子观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秦社会转型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学术奠基的关键性阶段。孔子、孟子、荀子的君子观犹如社会大变革过程中的一股涓涓清流,顺势汇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滔滔江海。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素和积极意义,因而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主导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新文化的基本走向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当然,和孔、孟、荀的其他政治思想类似,他们的君子观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其中包含一些迄今已失去合理性、积极性的内容,诸如他们共同强调的礼,虽有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主观愿望,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主与科学精神指引下的新文化,必然要求人与人的平等与社会公正,这显然是对先秦儒家君子观中维护“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108]的等级秩序的直接否定。剔除此类已经过时的、不合理的糟粕性的内容,不断吸收积极向上、合理进步的文化因素,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三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96页。
[2]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
[3]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
[4]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
[5]徐中舒:《豳风说——兼论〈诗经〉为鲁国师工歌诗之底本》,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四分,1936年。
[6]《论语·里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9页。后文引用版本同。
[7]《论语·颜渊》,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75页。
[8]《论语·为政》,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0页。
[9]《论语·述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53页。
[10]《论语·子路》,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98页。
[11]《论语·为政》,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1页。
[12]《论语·里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82页。
[13]《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31页。
[14]《论语·子路》,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96页。
[15]《论语·学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页。
[16]《论语·颜渊》,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74页。
[17]《论语·八佾》,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47页。
[18]《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3页。
[19]《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8页。
[20]《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6页。
[21]《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6页。
[22]《论语·尧曰》,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417页。
[23]《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3页。
[24]《论语·里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85页。
[25]《论语·宪问》,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19页。
[26]《论语·学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2页。
[27]《论语·学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8页。
[28]《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2页。
[29]《论语·里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76页。
[30]《论语·宪问》,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19页。
[31]《论语·雍也》,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30页。
[32]《论语·卫灵公》,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42页。
[33]《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8页。
[34]《孝敬·广要道》,邢昺著:《孝经注疏》,第2556页。
[35]《论语·先进》,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54页。
[36]《论语·尧曰》,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417页。
[37]《论语·乡党》,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08—209页。
[38]《论语·学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页。
[39]《论语·述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36页。
[40]《论语·为政》,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31页。
[41]《论语·季氏》,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62页。
[42]《论语·述而》,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152页。
[43]《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5页。
[44]《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4页。
[45]《论语·颜渊》,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62页。
[46]《论语·颜渊》,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262页。
[47]《孟子·尽心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94页。后文引用版本同。
[48]《孟子·尽心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75页。
[49]《孟子·离娄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334页。
[50]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7页。
[51]《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59页。(www.xing528.com)
[52]《孟子·离娄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351页。
[53]《孟子·告子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489页。
[54]《孟子·离娄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350页。
[55]《孟子·万章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427页。
[56]《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34—535页。
[57]《孟子·告子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03页。
[58]《孟子·离娄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286页。
[59]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61页。
[60]《孟子·公孙丑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148页。
[61]《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52页。
[62]《孟子·梁惠王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96页。
[63]《孟子·公孙丑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150页。
[64]《孟子·滕文公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206—207页。
[65]《孟子·离娄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321页。
[66]《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34页。
[67]《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34页。
[68]《孟子·尽心下》,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94页。
[69]《论语·子张》,刘宝楠著:《论语正义》,第405页。
[70]《孟子·尽心上》,焦循著:《孟子正义》,第555页。
[71]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67页。
[72]《荀子·修身》,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16页。后文引用版本同。
[73]《荀子·非相》,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56页。
[74]《荀子·非十二子》,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64页。
[75]《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7—238页。
[76]《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50页。
[77]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2页。
[78]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浪口村随笔》卷之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79]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浪口村随笔》卷之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6页。
[80]吴宁:《士君子、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原道》第32辑,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然荀子也有较为明确地将“士”和“君子”区分开。如《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
[81]《荀子·劝学》,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1页。
[82]《荀子·劝学》,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8页。
[83]《荀子·修身》,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页。
[84]《荀子·王制》,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103—104页。
[85]《荀子·劝学》,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7页。
[86]《荀子·王制》,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104页。
[87]《荀子·性恶》,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90页。
[88]《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1页。
[89]《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1页。
[90]《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8页。
[91]《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7页。
[92]《荀子·劝学》,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10页。
[93]《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94]《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95]《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96]《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97]《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98]《荀子·乐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54页。
[99]《荀子·乐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页。
[100]《荀子·乐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54页。
[101]《荀子·乐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55页。
[102]《荀子·非相》,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55页。
[103]《荀子·非相》,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55页。
[104]《荀子·非十二子》,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64页。
[105]《荀子·天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08页。
[106]《荀子·非相》,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54页。
[107]《荀子·修身》,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1页。
[108]《荀子·礼论》,王先谦著:《荀子集解》,第2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