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书中“君子”出现次数为82次。孟子仍然将道德修养和仁、义、礼、智、信等品质作为君子应具备的首要条件。
孟子提到君子之道:“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47];孟子又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48],显然,孟子将约守仁义,博施道德看作君子之大道,正道。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49]。赵岐解释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即在“知义与不知义间耳”,“众民去义,君子存义也”[50]。综上可知,古代学者均认为,“去义”和“存义”是庶民和君子间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孟子反复强调君子要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1]“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52]“君子亦仁而已矣”[5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54]“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55]“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56]。孟子指出,“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57]。孟子把“君子犯义”等均视为国之存亡的关键:“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58]孟子也讲“信”。孟子说:“君子不亮,恶乎执?”赵岐注:“亮,信也。《易》曰:君子履信思顺。若为君子之道,舍信将安执之”。孙奭解释说:“孟子言君子之道,如不以信为主,则君之道恶乎执?言执君子之道,特在乎信也。”[59]显然,孟子认为,对于君子来说,信和仁、义、礼、智同等重要,是君子必备的条件之一。和孔子的君子观类似,孟子也将道德修养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品德视为君子必备的条件,仅此而论,孟子的君子观实际上是对孔子君子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孟子认为,君子除了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外,还应该襟胸开阔,言行举止庄重恭敬。孟子批评伯夷狭隘、柳下惠不恭,指出“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60],又说“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61]。这是说,恭敬不能出于表面形式,虚假不实。综合孟子有关论述可知,孟子所说的君子,首先应该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在《孟子》一书中,君子则更与“创业垂统”[62]“战必胜”[63]“治野人”[64]“平其政”[6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66]“定四海之民”[67]“平天下”[68]等相联系,显然在孟子看来,君子不仅要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和仁礼等品质,还应该具备治国用兵,教育英才等卓越的才能。战国时期,随着官僚制度在各国普遍建立,春秋时期儒家积极主张的“学而优则仕”[69],逐渐成为各国统治者选拔各级官吏的重要标准。在此背景下,君子不再仅仅专指孔子所说的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行为举止符合仁的精神、合乎礼的要求的人,孟子更加强调,君子应具有治国用兵、教育英才等卓越的能力。用今天的语汇来表述,孟子所说的君子,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君子要具备各种卓越的才能,就要不断地学习,并且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传授给天下英才,成之以道。孟子具体讲道:“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70]在孟子看来,君子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积极地养育英才,君子所珍,圣所不倦,其惟诲人。由此可以看出,较之于孔子的君子观,孟子的君子观的内涵更加丰富。(www.xing528.com)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较之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天下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说,迄战国中期,各国之间“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蠭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顾炎武谈论周末风俗时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71]在此背景下,孟子进一步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君子的必备条件,显然符合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时代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