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儒家认为,作为君子,必须严守忠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能只说空话。“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33]自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反对不懂装懂,“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34]。讨厌言不由衷的虚伪和掩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5]。早期儒家认为那些欺世盗名之辈比杀人越货的强盗更可恨,也更可耻,“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36]荀子也说“盗名不如盗货”[37]。一个君子,即使身居高位,掌握了权力,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也不能放弃诚信这个道德要求,“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38]。早期儒家强调表率作用,认为要想引导别人,教化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自己做一个君子,才能引导别人做君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9]。
君子不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仅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而且必须是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在付诸行动前不要大肆宣扬,甚至在做完之后,也最好少向别人吹嘘。当子贡向孔子问如何做一个君子时,孔子对他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0]作为君子,说话必须十分谨慎,自己不完全清楚的事不要说,完全搞清楚了,但没有把握完成的事,也不要向别人张扬,说了就要做,而且要有成功的把握,“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1]。“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42]言过其实,说过的话不能兑现,是一个君子的耻辱,“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43]。(www.xing528.com)
早期儒家看来,掩过饰非,刻意掩藏自己的缺点和过失是不齿的行为,孔子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44]认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向别人隐瞒自己的过失。“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5]当棘子成问道:“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回答他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46]正因为君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没有什么不可示人的隐私,而“小人之过也必文”[47],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