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十二月廿三开始,正式进入过年节奏。拜年走亲戚从年初二持续到正月半。过年,给人的感觉就是祭拜祖宗和吃丰盛的饭菜。
进入阴历十二月中旬,也就进入了年底。到廿一、廿二这几天,主妇们都浸泡了赤豆,准备着廿三烧赤豆糯米饭。在粮食紧缺的日子里,糯米是个奢侈品,也是难得吃到的滋补品。家里老人、孕妇,常备点糯米饭镬糍,用红糖冲泡一碗,那是高档的营养补给了。廿三是送灶的日子,赤豆糯米饭自然就是灶家菩萨的贿赂礼了,吃了又甜又粘的糯米饭,不怕灶家菩萨在玉皇大帝前说坏话了。
糯米饭要烧一大锅,够从廿三吃到大年夜。当然,廿三最重要的还是送灶,烧了的糯米饭,要先请灶家菩萨吃一碗。
送灶得冬青棚。在屋前屋后的竹林里挑个直挺些的青竹,砍了一截一米左右长的竹竿,一头劈成四瓣或六瓣,一头在稻场前的泥地里插结实。折一些冬青树枝,插在劈开的一头,如竹竿不劈开,则将树枝绑在竹竿上。吃过中饭,在灶山上放上菱角、荸荠、橘子等两三样水果,同时盛上一碗赤豆糯米饭,饭上加一小勺红糖,点燃香烛,祭请灶君。一直到太阳下山,星亮夜空,取下上一年灶家菩萨前的马幛,放在扎好的冬青树枝上烧化,将灶山上放了一年的小茶盅的清茶倒在冬青枝旁。这整个过程谓之送灶,灶君在凡间人家辛苦了一年,就此上天述职,享受几天假期。
从廿三开始,村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养了猪的人家杀年猪,隔壁人家也能享受到一碗猪血烧猪大肠。但在六七十年代,猪是大队集体资产的时期,过年的肉只能去集镇上排队购买了。猪虽不能随便杀,但年糕却是每家都会打上几蒸。年糕因制作方式不同,分手打和臼打两种。没有更多糯米,打几蒸过过瘾,所以一般人家都是手打。糯米粉用冷水调和了,分成小块,放在铺了泡子的蒸架上,隔水蒸熟,再将熟了的糯米粉团放在大面桶里,使劲揉搓。搓的时间越长越到位,年糕就越糯越有嚼劲。但蒸米粉的过程却较难把握,蒸过头了会僵,没蒸透年糕会起泡,很容易坏。所以搓年糕看似简单,却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家家户户相似的年糕,味道却有大差别。米粉蒸的火候正好又揉搓到位的,就有又糯又绵的口感。如蒸过头,就有点僵;如水加得有点过,就太烂,不经煮;如粉磨得不够细,年糕吃起来太糙;揉搓不到位的,年糕一烧就散,成一米糊,也经不起浸泡,容易坏。
打年糕要赶在立春前几天,打好的年糕放在蚕匾里等水分散发、硬化。在产生干裂纹前,浸泡在大缸里。因是立春前的腊月,浸泡所用的水称腊水。用腊水浸年糕,年糕才能保存得长久。但糯米是稀罕物,年糕又如此好吃,只是过年时才有的特殊食品,一般人家吃到正月半,早就没了。
打年糕时,小孩最忙碌。蒸年糕粉的灶里燃着桑柴拳头,非常耐烧,在燃着的柴边煨上个番薯,这个香味是平时得不到的。出了蒸笼的糯米粉,到打成年糕这个过程里,随时随地掐了米粉团子塞嘴巴。还可用米粉团子,捏出大元宝、小元宝、小兔子、小狗、小猫等小动物。用稻草扎成咪咪小帚,或用一小块布,蘸了红颜料泡成的水,在年糕上点出小花。这个相对既能痛快吃,又能痛快玩的日子,便是孩子们眼里的过年。
从廿三到大年夜的这几天,主妇们最为忙碌,既要准备过年祭请的物事,又要准备过年的菜肴,所以打扫卫生的事,一般都由家里的男人们帮忙了。因大都是木结构的房子,房梁的角落里布满了蜘蛛网,墙上也结满着灰尘,要过年了,在竹竿上绑上鸡毛掸子,从上到下掸个遍,一年也只掸这么一次,掸完了,感觉家里都亮堂许多。一些过年的菜肴,也得需要男人的帮忙,如切笋干,要切得又薄又均匀,这笋干又是新年菜肴中的必备菜,所以还得多多准备,且在切前就浸泡好。腌些咸肉。如是下雨天,田里活没法干,得在家牵砻打米,稍稍囤积点口粮。
大年夜的祭拜是个大事,过年,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从这祭拜正式开始。虽然在其他的一些节气里也会有祭拜,但过年的祭拜最为隆重。先祭请年菩萨,再祭请地主太太,尔后是祖宗太太。
祭请年菩萨的桌子,须横着放(从桌面木板的拼纹看,东西为横,南北为竖)。因菩萨是神仙,与凡人总有不同。所用祭品为鸡、肉、鱼、水果糕点,最为不同是两蒸长年糕,年糕上摆有小元宝。鸡须整个,肉须整块,鱼为鲜活。若是有钱人家,肉用元宝头。由于有更多供品,常用两张八仙桌接长了请。鱼的双眼用红纸蒙着,用线穿了鱼鳍,挂在八仙桌边。六神马幛立在桌子北端,南端点了香烛,桌前蒲墩,行礼叩拜。
请了年菩萨,就算年已过,接下来,要请祖宗与自家家里的地主太太吃一餐,所以第二桌就要请地主太太。请地主太太开始,桌子竖着放,与平时吃饭一样,两侧加上凳子。鸡肉、猪肉等都切成小块,炒了家菜,水果糕点装盘,摆上小酒盅,放上筷子,点燃香烛,敬上酒,请了一段时间,盛上饭,一如请客模样。请完地主太太,再请先祖、宗亲三代,将桌子移到廊屋下,请外头太太;在房间请房内太太,房内太太的供品放在春凳上;在猪羊棚前请猪栏五牲。猪栏五牲放在筛子里请。拿一筛子,里边放上鱼、肉、酒、饭等,点香烛,放猪羊棚前。所有太太祭请完毕,放炮吃饭。饭后泡糖茶吃,这叫:“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过幸福生活,家里人聚一起,小孩给长辈叩头,长辈给压岁钱。“早点睏高,明天天勿亮要接灶。”但有了春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睡得也不早了,有些人家在家里打牌聊天,乐一乐。
近十来年,因生活、生产方式地慢慢转变,许多仪式也慢慢变化。如米粉不必用磨子磨碎,机器磨出的粉更细腻,速度也更快。年糕便不再是家里手工揉搓,村里有了制作年糕的小作坊,专门雇了工人石臼打制。年糕也不必候着腊水浸,用了塑料袋,真空包装,吃几个月都不会坏。吃食多了,年糕也逐渐成应景之物了,吃多了增加血黏度,所以年糕不再受欢迎了。装在塑料袋里的年糕失去了曾经年里的温度。
祭请年菩萨的鱼,不再用红纸蒙着双眼、用线吊在桌子边,而是放在桌子下的水桶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祭请过后的鱼不再烧了吃掉,而是放生到沙渚塘港里、大的河道里。鱼必须是鲤鱼,这样才能“跳龙门”,放生须越远越好,尤其是生意人家,这样生意能越做越远。
民居集中后,不再养猪羊等牲畜,栏前五牲也就不必祭请了。土灶不搭了,都用了燃气灶,灶君在凡间呆了上千年,也回天庭了,从此闲着了。
每年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还不是进入春季,要到春分节气才是真正的春天。立春在正月前后。
年初一接灶:初一不拜年,最重大的事是接灶。灶君去天庭休假已有一周,初一就该回到凡间老地方,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接灶在天亮前开始。八仙桌移到大门间靠近大门边的正中间,放上水果、糕点,水果须是鲜果。桌子北侧是香烛,南侧是灶君马幛,马幛前放清茶一杯。香烛燃过后,将灶君马幛、清茶和橘子、荸荠等水果,移到灶山,马幛前依旧点上香烛,灶山上香烛燃过,放过炮仗,接灶大事完成。近几年,接灶常常在大年夜的前半夜进行了,一是不愿起早;二是赶早接了了事。
年初一早上吃年糕,不烧粥。一般是炒糖年糕,或是年糕烧软了蘸红糖。第一碗年糕要放灶山灶君前。大年初一灶山前香烛要点一上午。年初一不拜年。如要拜,一般也就师父、或很敬重、客气的长辈,不走亲戚。
年初二开始进入拜年模式。初二一般是拜娘舅。以前拜年是见了长辈要叩头,跪拜行礼。初三是拜丈母娘。初四开始可以随便走亲戚。如果是小孩子第一次到这户亲戚家,会得到一个“长寿线”(一个小红包)。20世纪90年代以前,小红包从五毛到两元不等,看主家财力与客气。90年代以后,慢慢地,小红纸包里的数目从五元到十元,至现在一百元,逐渐上升。每天都出去拜年,走一两家亲戚,一直到正月十五左右。而如是家庭主妇,则需等在家里,等亲戚来拜年。所以主妇出门,常常是正月十五后,也就在要好的、讲得来的几个姐妹间走动下。但从2010年左右开始,拜年不再是走东拜西的一个过程,而是集中在某个日子大聚一餐的事。起初时是几家近亲间说好,初三来你家、初四到我家,拜年成了办年酒。但年年如此,主家买、汰、烧也搞得又烦又累,就请了厨师来做菜。在方圆十里,厨师也就这么几个,但各家各户都要请客,于是年酒的日子不再从初三开始,而且常常是中午这家吃,晚上那家吃,就这么些亲戚,大部人都一样,厨师一样,菜品近似。整个新年是几天大吃大喝的日子。年后的日子不够用,就提到年前。年前请客任务完成,新年的几天可痛快旅游或看戏。近两年,有些人家甚至元旦就开始办年酒了。这是年轻人开始当家的象征。请客成了任务,拜年也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每年请客也是烦事,于是有些人家就弟兄间轮着请,反正客人就是这么几家,弟兄就轮流做东,减轻负担。
初五凌晨接财神。与接灶君相似,不过是马幛换成了财神爷。供品也更考究,除了糕饼水果,另必须有一方肉、一只鸡、一条鱼,酒、净茶、米各五盅。香烛同接灶一样,点在桌子靠门口一侧。与其他神仙不同,财神越来越受重视。以前初五接的是五圣菩萨,主管的是农耕社会的那些财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家财神爷的位置是关公,大概是感觉关公管着家里的钱财,更有霸气,更有气势。如是有钱人家,这一方肉则用成元宝头。原来的鱼是煎了放盘子,近几年开始,鱼用鳞片很大的鲤鱼,鳞片越大越好。供请时鱼放在桌子底下的脚桶或脸盆里,请好了拿出去放生。放生的河港越大越好,路程也越远越好。这就叫“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香燃尽后,放炮仗,鱼放生。与接灶君同样,原来初五凌晨的事,现都在初四深夜就开始了,尤其是财神,更要早早接,不能让别人家占了先。
年初七,人生日,这天称称重,尤其是小孩子,称了全年不生病。称人在上午。廊屋头的四尺小梁(以前农村房屋是木结构,廊屋靠檐有几根木柱子,木柱与大门边的木柱之间,横撑着一根鲁班尺四尺的木梁,称为四尺小梁)上挂下一根粗麻绳,麻绳上吊个大提称。拿个小条凳,两端系上绳子,挂在秤钩上,人坐在条凳上,就可称重了。小孩比去年重了几斤,皆大欢喜。
年初九,是玉帝生日,也有老太太说是太阳菩萨生日。拿个骨牌凳放在廊屋头,点了香烛请一下。近几年,有人家开始放点水果在凳上。(www.xing528.com)
正月十五,天气常常已很暖,菜地里青菜已起苔心。早上不烧粥,下菜子年糕。苔心菜拿油稍炒一下,放入水和年糕,味道特别鲜。但年糕吃到正月半的人家也不多了,所以菜煮年糕有点奢侈。现在年糕不用腊水浸了,改用真空包装,放入冰箱,一年都坏不了,所以年糕也不是稀罕物了,菜子年糕当然也不奢侈了。50年代初,正月半迎过一次庙会,在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的记忆里,这是一次狂欢,是一生里的一个深刻印记,尤其是当时扮了抬头的钱明志,坐在高高的架子上,被大人抬着四处游走,那份自豪与热情,回忆里都不会散失。但毕竟是小孩,坐在那么高的架子上,下午时也居然累得睡了过去。这次狂欢似乎是庙会的终结,在此后的几十年,庙会再也没有迎过。
从年初一至正月半,拜年走亲戚,拜年拜到正月半,年也差不多过完了。拜年不是随便拜,要按辈分、亲戚远近等次序走动。年初一拜师傅,初二拜娘舅,初三拜丈母,然后是姐妹、近亲、远亲等依次展开。当然也不绝对。小辈向长辈拜年时要面对长辈双膝下跪,口中称呼一声,再贺一声“新年好”。长辈拿出准备好的压岁钿给向自己拜年的小辈。在走亲戚拜年时要带上拜年糕,这拜年糕有规矩,即不能吃掉,拿了回拜。如不回拜,把拜年糕吃了,意味着亲戚关系断了。所以拜年糕一般是一定要还的。
拜年还有一句古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糖鸡污炒青菜。”就是说,年里准备的小菜吃光了,油汤锅子也已洗净。因缺衣少穿,过年难得吃荤腥,所以一些明白其中道理的小孩子,哪怕是天寒地冻也在初十前跑完亲戚去拜年,因为到了正月半再去,不受欢迎,也没菜了。“熬食狗,踏冻走”,没有雨鞋,起大早趁冰未化时,拜年好走路。
1968-1970年间,全国学习毛主席语录,农村在走亲戚拜年时,学校的儿童(称红小兵)常在路上站岗,如有过往拜年的,便将拜年糕扣下,要求背毛主席语录。这对年龄大又没文化的人来说,比较为难。“不行,一定要背”,革命小将是不卖情面的,过往人只能用最简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来应付。背过了,拜年糕还你,放你走。
清明:在湾里村,清明是大节。清明常常从清明日的前几天就开始了。一般是清明前两天,开始磨粉做圆子,清明节,最多的是各种糯米圆子及粽子等食品,感觉整个清明是个小食节日。芽麦塌饼与青白两色的盅头圆子,是家家户户必做的清明食品。芽麦是发了芽的麦粒,磨成粉揉入糯米粉,又甜又香。芽麦是早就准备了的,待麦粒发芽,晒干,用时磨粉。芽麦塌饼的制作是个技术活,不是任何人都能顺利做出一锅又甜又糯的塌饼的。米粉加入了芽麦粉,整个湿度就难掌握,水分不够,做出来的塌饼又干又硬,而如水分过了头,塌饼软绵绵的,拿都拿不起来。因为清明时节已开始农忙,有些人家常常用生粉直接做芽麦塌饼,做出来的常常是外面已熯得乌焦,里边却还有生粉。芽麦塌饼还必须放入草头,这些草头,也只在清明时节的地里有。挑嫩的,过滚水焯一下,揉入米粉中,别有一股清香味。芽麦塌饼一般用蒸熟的糯米粉,和入麦芽粉、草头,做成直径八九厘米的塌饼,再放入平底锅,加油和糖水,两面熯至金黄微焦,凉透后,可保存多日。因麦芽、草头放的不同,米粉中加水不同,熯的过程火候不同,每户人家的口味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盅头圆,因大小只有小盅子口而得名。盅头圆有青白两色,青色的则是在米粉中加入了草头或用石灰炝过的南瓜叶。小小的圆子有两个形状,一为圆形,一为茧形。常常是四个圆子缀成一丛,煞是可爱。芽麦塌饼因为做起来工序繁复,平时小吃东西又多,越来越多人家不愿做了。而在镇上,也出现了专卖芽麦塌饼的小店,所有的口味趋向一致了。
清明,最重要的事,当然是上坟。上坟在清明夜这天,即清明的前一天。在清明夜,上午祭祖,整个流程与大年夜无异,下午上坟。在湾里村,有清明大如年之说,盖因清明需要隆重祭祀、慎重上坟两事。上坟,常将家里的八仙桌背到坟地里。一家老少全体出动,背了桌子,拿了条凳,篰里挑了鱼、肉、各色素菜,另外还有芽麦塌饼,盅头圆子,白焐蛋,另需拿上家里的切菜刀,用稻草扎成的柴咕咕(代表鸡,也说是代表马幛)。浩浩荡荡,乡间田塍上都是背着台子上坟的人。以前常有众家坟,常常是一个自然村里同姓宗族的第一代老祖宗,大家轮流着给祖宗上坟。众家坟葬得远的,常清晨摇了船前去。有坟田的,还有每年的坟酒。坟酒的费用在坟产里出,有多的,子孙后代还能分到一块肉,没多的,则需轮到的这家贴补开销。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大平坟,这些隔了十七廿八代的祖坟,就全被扒拉平了。现在上坟,也就至亲三代。不知从近几年的哪年开始,上坟开始放鞭炮,坟上及边上的树上,挂饰彩条。桌子也不必背出去了,因为坟前都用大理石砌了供台。
立夏:立夏狗是年前打年糕时,用米粉捏的小狗。打年糕这天,大人小孩都会做一些小兔、小猫、小狗、小鸡、小鱼、大小元宝、橘子等小玩意,大年夜请年菩萨时,放在年糕上做装饰。其他的小玩意陆续吃掉了,但小狗放在灶山上,到了立夏这天拿下来,在油里炸下吃掉。“吃了立夏狗,日计田里走。”意味着过了立夏,开始进入夏忙。
立夏这天,也常烧野饭。这时地里的豆已结果实了,有蚕豆、含豆,竹园里是争先恐后的竹笋,还有大蒜、蒜苗、荞蒜等,有条件再放点咸肉就更香了。因烧野饭时,采了人家地里的不算偷,所以小孩子们便在田头岗脚,挖个坑,拿了锅子和米,采了人家的豆,挖了笋,在地里烧上一锅野饭。近几年,在立夏前后的一段时间,烧野饭成了年轻人喜爱的风尚。野饭或是在农庄,或在某户人家的河边,拿几块路边的乱砖搭个土灶,朋友、同学相聚,颇有野火炊不尽之势。
小满:曾有“小满动三车”之说。小满时期,水车、丝车、风车,这农耕生产中最重要的三部车,开始去去灰,整修一番,马上要派用场了。
夏至:夏至一过,天气转热,一些小孩容易痓夏,整个人精神状态不佳,软绵绵不思饮食。在古代,小孩夭折很多,于是在夏至这天,小孩不吃家里饭食,早上在肇昌集镇买了松花糕、糖塌饼等点心,中午时分让小孩躲到外面的桑树地,靠着桑柴拳头,一边吃,一边默默念叨:桑树痓,我不痓。居说这样把痓夏移到了桑树上,自己就躲过去了。
夏至有“夏至两遍田”之说,即夏至前后开始摊田、种田。一年的农忙开始了。
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对长工来说最为难熬,于是便有了这么几句顺口溜:“早饭落肚,懊难叫苦;中饭落肚,半日好过;夜饭落肚,六脉调和。”夏至一天与冬至一夜相等,“夏至日招了一天工,只有在冬至夜去牵一夜砻。”这说明了夏至日这天白天时间最长,无法还工,只有冬至夜去推磨碾米才能相抵。
七月半:阴历七月十五到廿三,这九天时间称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称鬼日,鬼们所在阴曹地府放假,鬼们要回家看看。大人鬼(成人去世后的鬼)是在七月十三日放出来,小人鬼是在七月十五放出来,小鬼称吵闹鬼。七月半在湾里村是个大节,这个节气里需要请客裹馄饨。凡是大节,便少不了祭祖。祭祀照例是按照先祭六神,再祭地主,再上宗亲三代这样的次序进行。祭神仙,桌边不必放凳子,鱼肉都是整块的;祭祖先,则须有凳子,加上素菜,肉也切成小块,与常人吃无异。但七月半的祭祀,桌上须放一碗馄饨。
除了祭祀,还须请客。客人一到主家,都很自觉帮忙裹馄饨。因是请客,馄饨裹得很多,常常是在大门间摊一大竹匾,大家围着竹匾裹馄饨。馄饨落汤下,捞起后放在排骨汤里或汤水里放上一块猪油,放点小葱,一青二白,看着就食欲大增。过节一般都在阴历十五后的几天,十五前不过节。但如主家有去世之人,还未过七月半,则阴历十三这天对去世者要单独请一请。七月十三天未亮,大门间里的座台上放一碗馄饨,炒上几个素菜,点上香烛,女儿、媳妇等靠在台子边哭唱一番。鬼到廿三要回去了,因所过七月半到廿三结束。便有了“鬾到廿三”这俗语,也有了“七月半夜里放出来的”骂人话。
八月半:有斋天习俗。八仙桌移到道场地上,架在两只长条凳上,放几样水果,几个苏式月饼,点上大蜡烛和三支香,祭月斋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八月半是被忽略的节日。近几年,陆续有人家开始恢复斋天,有些人家还放烟火。
立冬:杀个老母鸡补一补。
冬至:虽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但湾里村人家一般不过冬至这节气。在20世纪50年代前,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冬至进行一番祭祀(次序与过年同),请一次客人。现在也只是少数人家,常常是当年有婚丧喜事的,进行请客、祭祀。这段时间村民一般在家圈砻打米。
腊八粥:以前只是寺庙里烧了分的,一般人家都不过腊八节,也没有腊八粥一说。因说腊八粥吃了人健康,现在极少数人家也在腊八这天烧一锅腊八粥。
自十二月廿三送灶家菩萨后,准备过大年,妇女在打扫卫生,有的人家出门收账,土地出租户去收租米,不管是租米还是债,到年三十一定要清偿。以前称“年挂住”。如果债户同意在开年初一还债的,送上门还债是可以的,如果债主上门催讨的,讨债人要手提灯笼上门,且灯笼要点着,这是说:“天还没亮,还是年夜里”,可以上门讨债。否则不但债讨不到,还反倒受其他人指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