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衣服,以前都是以土布为衣料,家庭妇女基本都会自己纺纱织布,自己制作衣鞋帽裤,且一年只有在过年时做几件新衣服,也是自己制作为主。稍有宽余人家,到了年底会请裁衣师傅到家里做一两天衣服。
衣服款式,女式上衣为大襟(斜襟),下是黑色百褶长裙。到了20世纪50年代,斜襟慢慢转为对襟。男式是竖领对襟土布衫,下面是待待裤,裤腰极宽大,腰处接近半尺白布。穿时将一侧的裤腰折向另一侧,用很长的裤腰带系紧。条件好不用干农活的人家,或读书人,女人有旗袍,男人常穿长衫,戴碗帽,称“长衫马墩子”。20世纪50年代后,长衫没人穿了,中山装、列宁装在读书的年轻人中开始游行。颜色永远是蓝、黑、灰,以蓝居多。衣服的好坏只在于新旧,款式无多大变化。农民是不穿中山装的,依旧是粗布中式对襟衣服。农村务农干部也仍都穿中装。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因为“文化大革命”影响,年轻人衣服的主色调是军绿色,款式是军装,男女一样。年老的人是中式土布衣服。“文革”结束,军装穿的人就少了,男人仍以中山装、列宁装为主,女人则是翻领对胸钮衣服,款式相同,不同的是新旧与花式。这个时期,条件好的年轻女孩会进县城买“洋”布,也就是机器生产的衣料,颜色、花式更丰富。有一种蓝色,比深蓝稍浅,称北京蓝,是年轻小伙子的出客装,人均一件。
一篮织布用的筒管
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男青年开始烫发、以喇叭裤、紧身衣为时尚,年轻女孩也开始穿裙子。衣服极少购买,除了结婚前,去县城或上海购买结婚衣服一两套,大部分衣服请裁缝师傅来家做,也只是在年前。平时也有时尚有钱的年轻人,去集镇上的裁缝铺定做衣服,面料须自己带去。
至20世纪90年代,年轻人都到县城或崇福镇上服装店里买衣服,到裁缝铺做衣服慢慢变成年纪大的人去了。老年人的衣服,还是保留在几十年前的款式,有些老太太还是穿着斜襟衣服。
2000年后,服饰丰富,无固定流行款式和颜色了。
从棉花到布匹
吃穿用住,穿在第二位。一粒米、一件衣,都是一个辛苦的劳作过程。在农业社会,织成一匹布不容易,衣服缝缝补补便是自然的事。从棉花到布,大的环节要经过以下16道:棉花的种植、棉花采收后的脱籽、弹花、筒棉条、摇纱(纺纱)、摇车绞纱、棉绞染色、吃浆、纱搬上筒管、经丈、钉丈、穿扣、洗纱上纱轴、接纱头、织布纱搬上梭里管、经布。
种棉花:棉花易活,种植简单。棉花在农耕节气立夏前后播种。先将地垦松,以自己的足为标准,每颗距离一足长。3-4粒棉种为一颗,播种时棉籽放在泥土上用脚后跟轻轻踏实就可以了。棉籽不需要盖泥,考究的在棉籽上盖一些草木灰(草木灰就是钾肥),有利长杆。立秋后棉桃成熟、开裂,白棉泛出可采摘。棉花采收完后暴晒。
脱籽:棉花脱籽用脚踏手摇木制脱籽机。
弹花:在机械弹花工具出现前,弹花的工具由木质弹花凳、竹制弹弓组成。一根一米多长、约3厘米宽的毛竹片,竹片两头用弦线拉紧,做成一弓,即弹花弓。弹花是在地上操作的,所以弹花凳较一般凳子低,只有半市尺(15厘米左右)。又因弹花工作活动幅度较大,凳面比一般凳子宽,约一市尺半见方。凳子靠背的横关中间开有一洞,插一根约3米长的毛竹片,毛竹片上顶挂一根绳,绳的下一头扎在弹弓竹片中间,这样保持弹花弓悬空不着地。弹棉花时,棉花放在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握一根短树棍子不停敲打弓弦,弓弦弹动棉花。这样直到棉花弹松为止。
筒棉条:筒棉条需要棉条板。用一市长,7寸宽的一块木板,一面做一个把手,就是棉条板。再准备一根尺半长(约50厘米左右)的高粱穗杆或芦苇秆,即棉条塞子。把弹好的棉花摊成长一市尺、宽2寸左右,棉条塞子放在棉花上,然后用棉花板向左边推动,棉花便卷在塞子上了,再用棉花板推几下,卷得更紧,抽出棉条塞子,就是纺纱的棉条了。这动作看似容易,也需要点小技巧,新手往往会卷得不均匀或过紧,或根本没卷。
摇纱(纺纱):摇车头装一个铁制长针(近20厘米),这个长针称锭子(转子)。纺织时用竹笋壳筒在锭子上,扯出一点点棉花,捻成线,绕在笋壳上,右手摇车,左手拿棉条,随着右手摇动,左手匀速拉动棉条,棉线就纺出来了。
付纱:把纺在笋壳上的纱团插上钉板,把棉线绞甩到付车上,付成一绞一绞,纺成绞后染色。
纺纱锭子、筒管锭子、棉线锭子
纱线染色:根据自己计划格子布或彩色布颜色的需要进行染色。以前大都是草木染或矿物染,后来渐渐有化学染料。但染色基本都在家里进行。烧开一锅水,将染料放入,同时放入纱线,继续烧,使纱线着色均匀,同时也增加色牢度。
吃浆:经布的纱要吃浆,一是作经线的纱硬挺一些,容易纺织;二是纱线上的毛毛用浆固定住,纱线更光滑。用面粉调成糨糊,将一绞一绞的纱浸入糨糊,揉匀,再把吃过浆的纱串在毛竹或木头上晒。晒至半干后拍纱。用一根短木棍套在绞纱中间,用力拉,同时拍,直到纱线间松开为止。否则纱线浆在一起,分不开了。再晒干后搬筒管。(www.xing528.com)
搬筒管:这个步骤是将浆好晒干的一绞一绞的纱搬到筒管上。搬筒管的管子是2厘米粗细的小竹管,筒管锭子的左右两侧焊有两个铁片,这样筒管套到锭子上就不会掉下来。将纱绞绷在付车上,摇车锭子上套上竹管,摇动摇车,将纱搬回筒管。
经丈、钉丈:这两个步骤连在一起,需一气呵成。也需要一个较大的场地,通常在自家的道场地上进行。经丈在经纱架上完成。经纱架是用两根长毛竹和两个30厘米长左右的竹档构成的长方形竹框。其中一根长毛竹每隔半市尺打一个0.8厘米左右的小孔,小孔穿透竹筒,通两侧;另一根毛竹也打相应小孔,只透一侧。用竹箬叶的小竹管,截成50厘米左右。将小竹穿入这些小孔,同时串入两个绕满纱的筒管。将经纱架竖起来,两端绑在凳子上或矮桩头上。需串入多少纱锭看所经布的宽幅与花样。并根据花色进行颜色搭配,几个筒管为一小组。
用外皮光滑的杂树树枝,锯成一尺二寸左右,一头削尖,钉在泥地上。打几个钉看所要经的布的长度。因受场地限制,如织10丈布,但场地距长才2丈,这样就隔2丈敲入一个桩,左右各敲5个。织12丈,就各敲6个。把经纱架上所有筒管上的线头拉出来,捏在一起,绕在桩头上,这些桩头,也称为钉丈。但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织布常用500头行或600头行的扣,这决定了织的布的宽幅,但经丈不可能有500或600个筒管同时插在架子上,所以在钉丈上绕了一个长度后,需有一个拗校(JIAO)。以2丈布、10个钉丈为例,500头行的扣需10个拗校,600头行的则为12个拗校。
穿扣框:扣,也称扣框或扣窗,是织布机上一个重要的构件。要把丁丈上放好纱咬绞的一端串入扣框内,串扣要两个工作,要把扣框柱起,一个人拿摇纱定子尖头串入扣框内,另一个人把拗好的纱(双根连头)套上定子尖头后,拿定子的把纱线拉上自己一边这样要串250下,沙头串完后可经布。
织布机上的综与扣
洗纱上纱轴:洗纱实质是梳纱,将即将经布的纱理顺理挺,在纺织过程中能顺利穿过扣框。洗纱须三人,一人盘纱轴,一人拿扣框,一人用竹丝洗帚刷纱。十丈长的纱一头穿了扣框,另一头穿入经布凳的圆孔中。经布凳是一条凳,长约一米,宽约20厘米,它的特点是凳子中间有8-10厘米的一个圆孔。凳下放一蚕匾,穿过孔的纱放入蚕匾,凳上压上重物,防止盘纱轴拉纱时凳子翻掉。
接纱头:每一次织布不能把布全部割光,须存下两尺左右,这样下次织布时可与原布纱头连接,否则纱头无处生根。洗匀好的纱一头剪断,按扣框程序与原布轴上留下的布头纱相接。
搬梭里管:梭里管是梭子里边的一个小竹管,约十来厘米长,里穿一根竹签,竹签两头固定插在梭子里侧两端,小竹管可在竹签上顺溜转动。织布的纱就搬在梭里管上。梭子一侧有一小孔,纺织的纬线穿过小孔,随着梭子的来回滑动而织成布匹。
谜语:
长长短短七十二段哥哥买来嫂嫂喜欢
(布机)
各种照明用具
日常用品:20世纪60年代前,农村基本还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虽也有公社化与合作生产,但工业品极少,城市里条件好的人家才拥有。最多接触的工业品是洋纱布,那是为了满足日常的穿。另外是生产所需的简单的机械用具,如草包机、绳机、缝纫机等。手表、自行车等进入村民的视线,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事,也是极高档极奢侈的物件。
窗口老桌椅
湾里村第一个买手表的是落驾马桥前房张的张小峰(大名乃骏),大概在1967年或1968年。张小峰的姐姐在福州铁路局工作,每月有30元钱的工资,为了让弟弟能找个好对象,省了大半年,准备了手表票(当时购这些紧缺物资需要票证与钱,缺一不可),购买了上海牌的全钢防震手表,价格是120元。但张小峰根本不敢戴出去,因为张家成分是地主,戴这么高档的手表太耀眼,所以手表在箱子底下躺了好多年。
钱明志的手表是1969年买的。当时生产队分到一个上海牌手表的票子,但大家都没钱,吃饭都成问题,田间劳作看太阳就够了。眼看票子要烂掉了,钱明志觉得太可惜,于是在年底,卖柴得了40元钱,再回家凑凑,80元买了个上海牌半钢手表。半钢与全钢的区别在于表壳的材料,半钢其实就是个钢镀层,戴的时间一长,镀层磨损,手表就会锈了。而全钢是不会生锈的。
自行车与电视机的出现,村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行车扩大了社交圈,电视则让闭塞的农村开始接触了解外界的信息,跟上城市时代节奏,但同时也让人的日常交流减少,宅家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