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祠堂位于落驾港北段转弯处,李家木桥人家西,祠堂东、南两侧环水。整个建筑占地约2亩,九开间两进,中间有一天井,两侧是厢房。
落驾港北侧的共育房,原是张家祠堂所在位置。张家祠堂九开间一字排开,往西还有三间地基现是厂房的位置
张家祠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祠堂的“水门汀”(方言指水泥,有时也指混凝土)地面,由进口水泥浇铸,颜色微红,打磨得光洁照人,模仿地砖的大小,划出整齐的格子。
张家祠堂大概建于清乾隆早期,原只三间,后在清末民国初期扩建,东西两边各建三间,其中西边三间是楼房。四周围墙,围墙里侧加披成走廊。九间正房后是三间低矮的附设房。
张家祠堂的石埠
进正门后穿过围墙内的走廊,是连接正门与中间主体建筑的中走廊,走廊两边是两个天井。祠堂正中间一间分前后殿,前面陈列着张氏家族祖宗牌位,后殿是一幅关帝挂像。两侧两间为坐落间。东边三间为相连通的厅堂,也分前后两殿,前是忏堂,后是祖师殿。西侧的三间也相通,楼上前殿供奉了玉皇大帝,后殿是孔圣殿。楼下三间既是膳堂,也作经堂。正房后有三间辅房,一间伙房,一间柴房。东北角是一个茅厕。(www.xing528.com)
祠堂正前有一东西向小河,与河相隔,则是张氏北房的祖坟,坟地有一棵香樟,直径超过两人的围抱,破四旧时,坟平掉,树砍倒了。
张家祠堂每年有两次祭祖活动,祠堂的正门,也就开这两次。祠堂平时出入,是东侧的边门。
祭祖活动半年一次,上半年在正月二十,下半年在十月初一。凡张氏男性,进祠堂祭祖。但入赘女婿地位很低,一是不能进祠拜揖,二是不能上席吃酒。祭祖及祠堂的日常开支,由张氏的一份共同田产,约三十亩的田租收入来承担,若有超支,则各家分摊。
张家祠堂在1949年后,成了粮管所粮库,一度还收过粮。因前面的河道较窄,所以常常需要小船装到中沙渚塘,再拔到塘河的大船里。到了60年代,东边几间成了村里草包厂的厂房,湾里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办公用房也占了一间。60年代后期,紧贴祠堂西侧开始建造大礼堂,祠堂便拆掉了一部分,用作大礼堂的建造。拆了一部分的祠堂更是风雨飘摇,渐渐废圮了。
祠堂前曾有个规整的马鞍形石轿埠,现还剩下几块条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