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柱是南沙渚塘口的一根石柱,因七面雕刻着佛像,称七佛柱。七佛柱并不高,但它曾是肇昌集镇上的一个标志物。石柱周边的土地也被称为七佛柱。
盛贯一所指地方原是七佛柱竖立处
七佛柱立在盛家的四只并厅与老厅之间这条大水路的出水口东侧,高约2.6米左右,直径23厘米,顶端是古式凉亭的微缩版,四个角向上翘起,如石柱的四角帽,帽顶还有一串石葫芦。石柱七面刻了七个佛的尊号,分别是:“南無甘露王如来,南無廣博身如来,南無妙色身如来,南無多寶如来,南無寶勝如来,南無阿弥陀如来,南無離楠畏如来”。字的顶端刻有佛像,形态各异。石柱下面是个荷花底座。
七佛柱
据盛家里盛贯一回忆,七佛柱立的时间并不长,约在150年前。起因是附近村上连续有多个人在塘河里溺死了,盛家里也有两人前后溺死。这样接二连三发生的溺死,引起当地百姓的恐慌。当地有声望的盛家便领头出资请了石匠,刻了七佛柱,立在塘边,以镇邪孽。选定了立柱的日子后,调了六只船,停在河面上。六只船之间铺了门板固定,形成一个水上平台。石柱桩基打好后,请了几班和尚道士,在这平台上连续拜了三天三夜的忏,一为超度河中死鬼,二为震慑。一时间,方圆百姓围观日众。从此一度平安。(www.xing528.com)
20世纪20年代开始,崇德县城与海宁县城硖石之间开出了运输的快班船,逆行时常靠背纤。一天,纤绳拉过七佛柱,绳子没绕过去,纤绳便将柱子的“帽子”给夹到了水里。没了帽的七佛柱依旧在水边,履行着它保平安的职责,一直做着它的地标。
1966年或1967年,破四旧,七佛柱是四旧无疑,于是七佛柱被推倒了,滚在旁边的大水路里。后来造茧站,工匠想把它砌在地基里,有老人说,上有佛像,砌在地基里不吉利,于是石柱被拿起来又被扔到河岸边,断成了两截。慢慢被埋在了泥里。
2020年初,肇昌集镇要整修,河边的帮岸当然也要整理。七佛柱便露出了一节。盛贯一一看到,马上拿了相机将它拍了下来,并要求修帮岸的师傅把它拉出来,但师傅们不听,便彻底埋了,部分还砌在了帮岸里。第二天,5月4日,崇福镇里的一些领导和村书记到集镇看整修进度,盛贯一抓住机会,截住了领导,反映这事,并强调这柱子是老集镇的最后见证。领导便当场让师傅从帮岸里将七佛柱拉了出来。七佛柱重见天日。但少了“帽子”,也少了底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