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后,村办企业是从生产草包开始的。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又陆续开办了砖瓦厂、纽扣厂。由于经营良善,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进厂工作的,湾里村名声大震,成为周边村庄的标杆。此后,各种企业在村里发芽,但最后成长为大企业的不多。
用稻草制作的草包、草片、绳团,从而作为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湾里村,每家每户,老小皆会。
稻草在一般的日子里,主要作为烧饭的燃料,在草也挖光的岁月,则常打碎了成为猪羊的饲料。草包机、绞绳机的出现,让不太值钱的稻草瞬间变得金贵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期,供销社成立后,需要用草包来装物资,当时草包的主要用途是包装废品,包装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后来还用作防洪袋,70年代初大量砖瓦厂出现,用来盖砖坯。一些易碎的玻璃制品也需要小草片、细绳子来包装包扎。草包机、绞绳机从上海松江那边买过来。由于操作简单,供销社又有收购,在1955年这年的不长时间里,很多人家都购置了两个机器,家里老小,只要得空,就在这两个机器前乒乒乓乓作业,原本极安静的村庄首次出现了工业噪音。但这点小副业为每个家庭带来了收入。当时一个草包可卖1—1.5元,草片是0.8—1元,一天可打十个左右草包,即使是用零碎时间,也总能完成三五个。自己的草用完后,到外地采购稻柴。
但好景不长,1958年开始,割资本主义尾巴,副业必须取消,草包、绳团在取消之列。1961年5月,大公社分成小公社,又可搞副业了,乒乒乓乓的声音又出现了,但到了1964年,副业又被禁止。这次禁止比上一次严厉,但大队里集体可办草包厂。家里的机器都被抬到了大队里,并安排一些人员专门从事打包踏绳。一个草包记2分,手脚快的一天可记十几分工分。而一般女性全劳力下地劳作,最多也只7分,所以能否进草包厂工作,也得看成分。但如自己家里有草包机绞绳机,一个中午的零碎时间可挣2—3角钱,对于一些勤快人来说还是有极大的诱惑力,于是有人便开始偷偷买机器了。周干夫有亲戚在供销社,偷偷生产出来的草包绳团有地方卖,周就偷偷买了机器。这事被钱菊芳知道了,说周搞资本主义。不久后政策稍宽松,一些人家又自己买了机器,但这时规定,稻柴必须用自己家里的,自产自销可以,投机倒把禁止。所以草包、绳团拿出去卖必须有大队里的证明。
湾里村草包厂起先办在陆家木桥河东张家南房,后搬迁至湾里村张家祠堂。肇昌草包场规模最大时在肇昌桥河南漾角上,有好几亩地。约1985年左右失火,柴堆连续几次被烧,造成了很大损失。
1983年,单干到户,这时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草包机和绞绳机,政策允许是一个方面,人口增多也有很大原因。因为有剩余劳力可从事这项工作了。这时的草包,能卖1—1.2元一个,单个草片也有4—5角。一天打10个,就有10元收入,这在当时是高收入了。所以在半夜都能听到有人在打草包,踏绳机。这时的草包,除了农用物资包装,主要用作防洪包。1995年左右,草包机逐渐从家庭的副业中退了出去,这时的乡镇企业已遍地开花,年轻人进厂工作,供销社解散,物资的包装也多样化,塑料开始登场,连防洪袋也由塑料编织袋取代。如同来时的迅猛,草包机的退出似乎也是一夜之间。(www.xing528.com)
但绞绳机留下了一部分。进入21世纪后,踏绳的人已老了,一些老人还在踏绳。如果踏粗绳,一天可踏近百斤,一天可挣几十块钱,对于厂里已不招收的年龄的老人来说,这点钱,虽比不上工资,但毕竟也是一个收入。至现在,绞绳机在极少的人家家里还有,也还有人在绞着绳,当然踏板已换成了电动,操作的都是老人,绳子大部分用作树木移植时的根部捆扎。
肇昌草包厂:1958年后,设在陆家木桥的湾里村草包厂分出几台草绳机,安置在肇昌桥盛家里的盛明昌家的厅堂里,吴执林负责修理绳机。1964年,肇昌草包厂正式成立,厂址设在塘口的四只并厅的厅堂间和墙门间,草绳机移置到了肇昌桥东南漾角上的制种场的6间房子中,称草绳车间。1966年后,草绳车间又搬回到盛家厅堂后面的楼底下。这时草包厂的规模达到了草包机46台,草绳机43台,是肇昌大队第一大企业了。在接到余杭的石粉包单子后,草包价格卖到了0.6—0.7元一个,大大刺激了生产积极性。但石粉包的要求较高,每个草包打得密实,重达4斤多。不幸的是,1969年,草包厂被停办。
1972年春,肇昌草包厂再次开办,肇昌桥河南的大队礼堂内安排了打包车间,北边的8间房子内安设置了草绳机,为草绳车间。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礼堂东边造了三间楼房,北边造了两间平房,南面造了六间平房,又利用肇昌桥南市梢属大队里的五间房子,这样,草包厂的厂规有三十来间房子,在当时是一树独大了。草包厂最兴旺时,草包机近60台,草绳机75台,24小时连轴转,工人两班倒,连续工作12小时,人休机勿休,停人不停机。因当时农村经常停电,厂里又添置了柴油发电机,这样机器就更一歇不停了。厂里还配置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挂桨船,这比手摇船的速度快了不知多少倍,除了余杭石粉厂、湖州玻璃厂,生意辐射到周边的嘉兴、海盐、百步等地。草包供不应求,一年下来利润10万元。在千元户都珍稀的年代,10万元利润是天文数字。每年到了年底,大队所属的各个小队都得到分红。由于草包极是畅销,各生产小队也有自己的草包草绳机,产品由大队统一销售。
一时,肇昌声名鹊起,外地来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外出受邀指导也应接不暇。来往比较密切的是德清县属下的一个大队,帮他们办起了草包厂。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个体经济一夜开花,集体经济时间一长,所有弊端一应显现,两者冲击下,草包厂开始走下坡路。继而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使用,草包厂勉强支撑到90年代,奄奄一息。原草包厂销售员盛祥宝和御驾桥村的矮荣(小名),从大队手里接过草包厂。在个人效率的支撑下,草包厂又苟活了十几年。2010年左右,草包厂彻底宣告结束。
肇昌草包厂历任厂长有:盛锦松、葛长松、金子同、谢祖定、沈叙庆、金建林、盛祥宝。(讲述人:钱明志。肇昌草包厂资料提供:盛贯一。湾里村草包厂主要负责人李坤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