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言第二个阶段的《灼艾集》里,被藏匿的是“三保至西洋时水程”。那么水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它能对下西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本书在介绍历代航海文献时已经提到过一些水程,例如《大元海运记》中的《漕运水程》:
先得西南顺风,一昼夜约行一千余里,到青水洋。得值东南风,三昼夜过黑水洋。望见沿津岛大山,再得东南风,一日夜可至成山。一日夜至刘岛。又一日夜至芝罘岛。再一日夜至沙门岛。守得东南便风,可放莱州大洋,三日三夜方到界河口。[8]
又如永乐四年(1406年),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间相近的黄福出使安南,就作有《奉使安南水程日记》,内容略摘如下:
十四日,日将出,至磊石驿。驿之左,有观音阁。阁之左,有龙神祠。
……
初十日午,至市桥堡。
十一日早,行于吕都督营宿。
十四日早,至大营白议事毕。
十八日,复回,暮宿于野。
十九日,至市桥堡宿。[9](www.xing528.com)
由此可以看出,水程的形式基本就是“某日行至某地”,有时会加一些里程与见闻记录。以此来看,祝允明《前闻记》之《下西洋·里程》里所记的很可能是真正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航海水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龙湾开船,十日到徐山打围。二十日,出附子门,二十一日到刘家港。六年二月十六日到长乐港。十一月十二日到福斗山。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行十六日)。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十一日开船,(行二十五日)。二月六日到爪哇(斯鲁马益)。六月十六日开船,(行十一日)。二十七日到旧港。七月一日开船,(行七日)。八日到满刺加。八月八日开船,(行十日)。十八日到苏门答刺……
《前闻记》里还保留了一些下西洋相关资料,例如“船号:如清和、惠康、长宁、安济、清远之类,又有数序一二等号。船名:大八橹、二八橹之类”,以及著名的对郑和船队人数的记载:
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艌、搭材等匠、水手、民梢人等共二万七千五百五十员名。[10]
可以推测,《前闻记》里可能采用了郑和出使西洋水程一类的档案资料,但从其内容可以看出,要论对航海的实际作用,它完全不如《郑和航海图》和《顺风相送》一类实用航海图和针经,因为水程只记载某日到何处,却不能指导海船该向哪个方向航行多久,更不会提及何处水深水浅、星辰高低,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而每次出海时机都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也不可能次次相同。因此这类水程也只能作为历史档案备览,《殊域周咨录》里提到它可以为后来出使者提供参考:
诏使之往占城者,其人不一,而独郑和之舟迹载于《星槎胜览》,吴惠之舟迹载于惠之日记,故特著之以见其道里所经,日月所历,俾后使可据而行耳。[11]
相关传闻给读者造成的印象之一是水程如果被藏匿或者被毁,会导致因技术原因无法下西洋,但从当时航海科技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形完全不可能发生,因为如本书第三章第三节中所述,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航海资料和技术早已随着闽、浙、粤各地领航员的归乡而普及,由此衍生出用来指导航行的各种航海指南长期在沿海地区的民间航海者中流传,《顺风相送》等就属此类,一份旧藏的兵部档案存毁与否,根本不会影响到民间航海者在西洋航路上的航海能力。在各种版本的流言故事里,航海档案被藏匿或被焚毁的事件都发生在成化年间,但上一节中已经介绍过,成化末年时,明朝还在派使臣往返马六甲海峡处的西洋满剌加国,这更能看出流言与事实不符。
其实郑和船队所至之处并非新大陆,而是若干古代世界著名港口,来自印度、阿拉伯等地的海船长期来往,明代之前的中国商船也已经到达,并与当地人开展贸易,如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记载所见的国家,比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更多。姚楠在《〈岛夷志略校释〉前言》中说,马欢的《瀛涯胜览》“谈到了二十个国家及其所属地区,叙事虽更详细,但涉及的地域却远不如《岛夷志略》所述之广”[12]。在明代中期之后,虽然西太平洋上的船主及其背后的航海势力有所变化,但航线上一直有船只在往来。例如《明史》中曾记载,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时,有天方国人阿力在满剌加搭船抵达中国广州。[13] 正德之后,屡有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船只来到中国,后来又有包括传教士在内的许多欧洲人来华,既然欧洲海船可以到来,中国船当然也可以反其航线而行。如果不能通航,原因也是因为航海势力变化、海域控制权变更所致,而不会因为毁弃了某些档案,就使中国船员面对大海,茫然不知该向何处航行。
在对一些郑和下西洋档案被毁弃故事的文本进行分析之后,会发现其中的逻辑并不成立,因为即使毁去兵部相关档案,也不会消除下西洋的可能,至多只是将计划推迟一些时间。而万表在《灼艾集》中提及“如是者三日,水程终莫能得。刘郎中亦秘不言。会科道连章谏,其事遂寝”,虽然这也是一个虚构故事,但其逻辑比较合理,因为文中提到真正起作用的是藏匿档案的三天之内,朝堂上形成了强大的反对舆论,才导致计划停止。实际上,万表本人对航海业比较熟悉,他曾提到如果明朝需要重开海运,“今浙江海船虽极远番国皆能通之,至京师或不难也”[14]。他知道当时民间依然拥有远洋航海能力,所以记述的故事也更符合逻辑。
那么回到故事的原点,刘大夏在阻止朝廷对交趾用兵时,藏匿档案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本文开头引用的《殊域周咨录》里,称“有中官用事,献取交南策,以中旨索永乐中调军数。公故匿其籍”,其中提到要查询用兵数量,这可能才是最接近史实的情况。当时兵部需要提供的是出兵交趾时所需的军人数量,应该还要看军人们来自哪些卫所,这也是符合明代调兵程序的步骤。而刘大夏藏起相关档案,只是拖延了一些决策时间,待到有更多人提出反对意见后,出兵一事也就自然取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