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又称天后、妈祖,原型本是五代或宋初福建一位林姓女子。此信仰自从宋代兴起以来,就在中国古代航海者中流传甚广。历代常有修建天妃庙的记载。如明《山海关志》中记载,明初海运时在渤海边修建天妃祠,天顺八年(1464年),兵部主事祁顺记称:
天地间海为最巨,海之神天妃为最灵。凡薄海之邦,无不祠天妃者,由其能驱变怪、息风涛,有大功于人也。直隶山海卫,去城南十里许为渤海,汪洋万顷,不见涯涘。海旁旧有天妃祠,相传谓国初时,海运之人有遭急变而赖神以济者,因建祠以答神贶。[176]
《明太宗实录》中记载永乐三年,负责海运事务的平江伯陈瑄建议在直沽修建天妃庙,并获批准。[177] 郑和下西洋时在福建广石也建造了天妃庙,后来历次出使的使臣们在海上遇险时向天妃祷告,脱险回国后需要还愿,于是下西洋时建立的天妃庙,又被此后出使琉球的使臣们屡次修葺。如郭汝霖在海上遭遇风浪,船舵折毁,险遭不测,一船人只能一再祈求天妃息风。后来郭汝霖作《洋中折舵歌》[178],并向朝廷奏报神功:
飓风大作,阴云四塞,白浪滔天,舵幹折去,舟颠危甚,举舟痛哭,□愿祈保,风未能止,至第三日,臣等仅存残喘,乃为文以檄天妃,再以归乞圣皇赐祭申请,风遂稍止,因得换舵,整缆完舟而廻。[179]
后来郭汝霖在《广石庙碑文》中记载:
广石庙,庙海神天妃者也。天妃生自五代,含真蕴化,殁为明神。历宋、历元、迄我明,显灵巨海,御灾捍患、拯溺扶危。每风涛紧急间,现光明身、着斡旋力,《礼》所谓“有功于民,报崇祀典”,而广石属长乐滨海地,登舟开洋必此始,庙之宜,旧传自永乐内监下西洋时创焉。[180]
文中还追溯了在成化七年和嘉靖十三年,出使琉球的使臣们重修天妃庙的往事。由此可见,历代政府之所以祭祀天妃,是因为相信神灵能够“御灾捍患”。郑和下西洋时留下了许多海上遭遇风浪,向天妃祈祷并获得护佑的故事。[181]如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序文中记载,向达藏有清初人钞本残卷一册,其中提到:
书题序跋并阙,殆是“针位编”之一种。中有一条云:“永乐十九年奉圣旨,三宝信官杨敏字佛鼎,洎郑和、李恺等三人,往榜葛剌(原误傍葛据)等番邦,周游三十六国公干。至永乐二十三年,经乌龟洋中,忽暴风浪。”(下言祷告天后娘娘得平安。)此条虽合五六两次奉使为一事……[182]
至于在海上如何祈福,明初文献中没有记载太多细节,但明朝中后期出使琉球的使臣们经常遭遇类似事件,他们的记录可以作为参考。如徐葆光在封舟向北偏离航线,又苦于时节所限,没有北风能将其吹回正确方位时,只能祈祷天妃送来北风,将其送往琉球。祈祷后海上确实起了北风。其诗中记载:
既见国北山,乡道色皆沮。(接封陪臣三人,在舶为乡导。)安得广莫风,六月来助汝?(六月无北风)……舟师舞婆娑,喃喃告妈祖。(海舶呼天妃为妈祖)……忽见雀翩翩,何来蝶栩栩(天妃示应,每见雀蝶……)回飚若振组(祷毕倏转北风)。[183]
又如崇祯年间胡靖随杜三策出使琉球,回国途中遇到风暴,一名舵工当场罹难,舵叶也不停折断。万般无奈之下,使臣先后向海上诸神祈祷,从危机出现到解除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祈福情形:
八日登舟,九日扬帆,虽北风迅厉,而舟行无恙,至十一日,忽屃风大作,遂毙一柁公,日折柁牙凡几十数,崇朝不息,督造以龙王护送禀,天使则着一品服登座,大书“免送”。
使臣原本准备借用皇帝诏令的方式要求龙王离去,但忽然意识到此时手中并无敕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更和缓的方式向海上诸神祈愿:
适欲张挂,忽念曰:“前有御勅在舟,书‘免朝’,乃代天子诏也。今无勅书而示免送,深恐海上诸神职尊于我者多,因此反触神怒,亟令涤去,当洁诚祷许醮愿可耳。
然而这次祈祷未能收效,船中勒腹索反复断裂,以致不能维修,众人只能让封舟在没有舵的情况下随海浪飘荡。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封舟可能面临解体的危险:(www.xing528.com)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人们用贵重的楠木刻出天妃像,正使登上战台,向天妃祈求平安。随后有绿色群鸟飞集桅顶,似乎预示着形势即将好转。当天夜间,封舟忽然在剧烈颠簸中飞速航行:
闲言怖甚,人人自危,内有中军官三人,共得一奇楠,大可满尺,高三尺余,可值千金,公举捐出,刻天妃圣像,鸠值偿之,问诸天使,天使即登战台,告许是愿。俄而有奇鸟,集于樯杪,翠羽笼云,宛若翔鸾,时乃十九日也。是夜将半,殊觉舟行如飞,簸扬异常。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封舟居然已经抵达当初出海时的港口,几乎不敢相信一夜之间已回到中国。他们认为这一定是神灵的护佑所致,在一片欢庆中收起船帆,驶进了五虎门:
比至黎明,满船喊声如雷震,余惊为舟破人呼,督造官曰:“望见中国之山,是众人踊跃欢声耳。”少顷雾开,见数渔艇隐显目前,为镇海口,即前由出海之所是也。于是卸五帆,仍从五虎而入。倘非神护,能致数千里于顷刻耶?天使呼巨觞,互相庆曰:“得及第不若望见此山。”喜悦之心,洵匪言喻。[184]
谢肇淛曾在《五杂俎》中记载了其叔祖谢杰出使琉球时,在海上遭遇飓风时的一段危险经历:
封琉球之役,无不受风涛之险者。万历己卯,予从祖大司农公杰以大行往,至中流,飓风大作,雷电雨雹,一时总至,有龙三,倒挂于船之前后,须卷海水入云,头角皆现,腰以下不可见也。舟中仓皇无计。一长年曰:“此来朝玺书耳。”令扶使者起,亲书“免朝”示之,应时而退。天子威灵,百神效顺,理固有不可诬者。若非亲见,鲜不以为妄矣。[185]
这种惊险的状况最后以展示天子威仪的方式解决,可与杜三策出使琉球时的情况对照。使臣能否用书写“免朝”的方式要求龙王退去,区别只在于当时手中是否持有敕书。在明朝使臣历次出使的过程中,虽然屡次遭遇折舵、偏离航线等危险,但大多还是平安抵达了目的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明朝海船的坚固和安全性能。但海上风云莫测,许多灾难非人力所能抗拒,当事件突发时,航海者只能努力修补应对,而在各种措施用尽,效果却依然有限时,人们在海上孤立无援,除了祈祷神灵之外,确实也没有别的办法。最终平安脱险的人们回国后一定会向神灵还愿,而未能幸免的人们已没有机会讲述自己未获护佑的情形。历次出使文献中几乎都有关于神迹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到人对自然力量的神化与敬畏,更可以理解海神崇拜现象的起源与发展原因。
郑和在为下西洋作准备时,要到各处祈愿,希望获得神灵护佑。1981年春,福建发现一口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铜钟,它铸造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原置于福建南平市郊雪山寺三宝殿内。铜钟通高83厘米(其中钮高14厘米,钟身高69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总重77公斤。上面铸有楷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铭文为:
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迴平安吉祥如意者。[186]
在此之前一年的宣德五年,郑和还在南京修造了三山街礼拜寺。据《宣宗赐南京礼拜寺敕》记载:
得尔所奏南京城内三山街礼拜寺被焚,尔因祈保下番钱粮人船,欲要重新盖造,此尔尊敬之心,何可怠哉?尔为朝廷远使,既已发心,岂废尔愿,恐尔所用人匠及材料等项不敷,临期误尔工程,可于南京内官监或工部支取应用,乃可完备,以候风信开船。故敕。时宣德五年,七月二十六日。[187]
而在下西洋的航路上,郑和的船队也在途经的国家以各种方式祈福。[188]随郑和出使的翻译费信在《星槎胜览·锡兰山国》中记载:“永乐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尊赉捧诏敕,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寺。及建石碑,以崇皇图之治。”[189]
在诸多神灵中,由于天妃与航海业密切相关,因此受到的关注也最多。明清时期流传了很多天妃救使臣图,画面构图都很相似,一般是天妃在上方云端,使船在下方海中,船上的人们向天妃祈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