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考察前述几种现象所在的海域环境可知,它们附近都有岛礁区,航行在这里的海船一旦主动或被动偏离航线,便有可能陷入礁石浅滩中。如《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中称:
西沙群岛位于赤道北纬15度46分至17度5分,东经110度14分至112度45分,距海南榆林港东南约145里。北起北砂岛,南至南极岛,东界林康岛,西接七洲洋。统计大小岛屿礁滩20余座,星罗海面约200余方里,乃一群珊瑚礁结成之低岛。[64]
这种岛礁地貌给海船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易发触礁沉船事故。由于舵深入海水中,常位于全船最低处,因此海船触礁之时,经常是舵先被碰撞折损,古籍中的“舵折”“舵损”一类记载,正是因此而来。而且岛礁地带海流情况复杂,如《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中记述附近海域情况:
南海沿岸各处之海流,每因洋海之深浅、气压之变化、风向之差异,不能一律。即其发生之时率亦颇不同。西沙群岛之海流尤无规则,常因风向而变。……西侧甘泉岛及金银岛附近,亦常有西或西北之水流,而东北水流亦间有之。其复杂如此者,盖因位置关系,风向无定,遂生此不规则之现象焉。[65]
这种描述与明代顾岕《海槎余录》中记载的情形相似:
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相传此石比海水特下八九尺,海舶必远避而行,一堕即不能出矣。万里长堤出其南,波流甚急,舟入迴溜中,未有能脱者。番舶久惯,自能避,虽风汛亦无虞。[66]
与此相似,出现“针迷舵折”现象的苏门答腊急水湾,也是一片地形复杂、海流湍急的区域。如《岛夷志略》中所述:
湾居巴绿屿之下,其流奔骛。舶之时月迟延,兼以潮汐南北人莫能测,舶洄漩於其中,则一月莫能出。昔有度元之舶,流寓在其中二十余日,失风,针迷舵折,舶遂阁浅。人船货物,俱各漂荡。偶遗三人于礁上者,枵腹五日,又且断舶往来,辄采礁上螺蚌食之。当此之时,命悬于天。忽一日大木二根,浮海而至礁傍。人抱其木,随风飘至须门答剌之国,幸而免溺焉。[67](www.xing528.com)
从“其流奔骛”“兼以潮汐”“人莫能测”“洄漩於其中”一类描述中,可见不规则海流危及海船航行的情形。其他文献中也对这种地形有所记载,例如《郑和航海图》中称:“平急水湾巴碌头,有浅”[68]。《顺风相送》中记载“取急水湾头,水八九托,有礁浅仔细远过妙”[69],以及“西边有湾,有沉礁打浪开,有二十托水”[70]。“沉礁打浪”也是明清航海指南中相对固定的用法,例如同书记载今斯里兰卡的牙里屿时,称“有沉礁打浪,近老古石”[71]。礁石潜藏在海水之下,因阻挡海流而使海面激起浪花,行船者远远看到便知水下有暗礁,可以提前避开。《西洋朝贡典录》记载:“又五更至急水之湾,有泥礁而鼓浪焉。”[72]又如清代泉州《山海明鉴针路》:“分流屿外有沉水礁,名曰乌墩礁,初三、十八犯船打舵。”[73]
可见“泥礁鼓浪”与“沉礁打浪”是同一类固定用语,用以总结此类地貌的海流特征,它们与“针迷舵失”“针迷舵折”“失针损舵”这类描述一样,各自拥有相似的语法结构和细微的字词区别,都是古代航海书中的常用术语。
对比急水湾的“舶洄漩於其中,则一月莫能出”与万里长堤的“舟入迴溜中,未有能脱者”,会看到其描述的情形非常相似,都是因海流情况复杂而使船舶深陷其中。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海洋中,也出现在内地江河里,例如清代贝青乔在《荆江舟行杂诗》中提到,“(峡船)被迴溜水转入漩者,谓之抛荡”[74]。在中国古代水利术语中,对“溜”和“迴溜”有这样的阐释:“流水曰溜……大溜之下曰拖溜,越过拖溜之下,回旋逆流,曰廻溜。”[75]由此可见航行在南海和急水湾的古代海船主要是因局部海流的异常,被卷入漩涡中,因而失事。与此相似的还有《瀛涯胜览》中的溜山国,这也是一片会因为“船过其溜,落于泻(溜)水,渐无力而沉”,从而导致“失针舵损”现象的区域,它位于今印度半岛南端以西,由众多珊瑚礁岛组成,即今天的马尔代夫群岛一带。在伊本·白图泰的游记中,曾记述了这里复杂的地形状况:
这个群岛是世上奇迹之一。它大约由两千个海岛组成,大约有百十来个环礁群,如花环一般点缀在碧波之上。群岛入口处好似一道大门,不经这里,任何船只也无法驶入。船只到达环礁时,必须由当地人作引水才能驶到其他岛屿。由于这些岛上都长着茂密的椰树,遮蔽天日,岛与岛十分相似,因而很难辨识路径,而一旦弄错标志就休想进去,大风还会将船吹到麦阿白尔国或锡兰去。[76]
中国古代的航海者们也注意到了这里的地形特点,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介绍了当时名为“北溜”的马尔代夫一带地形:
地势居下,千屿万岛,舶往西洋,过僧伽剌傍,潮流迅急,更值风逆,辄漂此国。候次年夏东南风,舶仍上溜之北。水中有石槎中牙,利如锋刃,盖已不完舟矣。[77]
可见正因这片海域岛礁众多,局部海流异常急促,导致过往海船易被卷入其中,又因礁石锋利,一旦发生摩擦撞击,船舵和船壳很容易受到损害。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记载此处“水皆缓散无力,舟至彼处而沉,故行船谨避,不敢近此经过。古传弱水三千,即此处也……行船者或遇风水不顺,舟师针舵有失,一落其溜,遂不能出”[78]。对比《瀛涯胜览》中记载此处的“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船过其溜,落于泻水(原注:黄录作堕于溜水,泻水应是溜水之误),渐无力而沉”[79],可见描述的都是一种现象。两部著作的作者马欢、巩珍都曾随郑和下西洋,他们分别用“失针舵损”和“针舵有失”记载这种航行风险,也可以相互参照。“弱水”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被解释为因水浅而不通舟楫之处[80]。有研究者认为溜山国的“弱水”真实反映了印度洋珊瑚礁地区的海洋地貌,19组珊瑚环礁和2000多个珊瑚小岛给航行造成了许多风险,因为有礁处水浅,再加上岛礁地形造成的复杂水流情况,使这里成为威胁海船安全的事故频发区域。[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