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迷舵失与线缝船:古代航海者岛礁风险应对方式

针迷舵失与线缝船:古代航海者岛礁风险应对方式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南海中分布着一系列岛礁区,那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海远航时,要面对的一道重要屏障。[48]古代阿拉伯作者也提到了当时外国航海者们对中国南海巨浪和暗礁的认识:第7海是中国海,也被称为涨海。一条是从福建、广东沿东亚大陆海岸线南下,以大陆沿海的地形为标志物导航,经过中南半岛进入暹罗湾,继续向西,这条航线被称为“大陆航线”,沿途经过的海外各地称为“西洋”。这条航线被称为“岛屿航线”,所经各地称为“东洋”。

针迷舵失与线缝船:古代航海者岛礁风险应对方式

中国南海中分布着一系列岛礁区,那是郑和西洋船队出海远航时,要面对的一道重要屏障。这些岛礁在古代被称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过往船只常受其害,如明代《海语》中记载:

万里石塘在乌潴二洋之东,阴风晦景,不类人世。其产多砗磲,其鸟多鬼车,九首者、四三首者,漫散海际,悲号之音,聒聒闻数里,虽愚夫悍卒,靡不惨颜沾襟者。舵师脱小失势,误落石汊,数百躯皆鬼录矣。[48]

古代阿拉伯作者也提到了当时外国航海者们对中国南海巨浪和暗礁的认识:

第7海是中国海,也被称为涨海。此海非常恶劣,那里的浪峰很多,汹涌澎湃的波浪占突出地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希卜”(khibb),这是各海的海员们互相之间使用的术语。我们在该海中会发现许多暗礁,船只不可避免地要在它们之间航行。[49]

关于“涨海”一词,《广东新语》中有这样的解释:(www.xing528.com)

万州城东外洋,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盖天地所设,以堤防炎海之溢者。炎海善溢,故曰涨海。[50]

南海的岛礁和巨浪还影响了“西洋”和“东洋”的定义。[51]刘迎胜《“东洋”与“西洋”的由来》一文阐述了相关词语的历史演变情况,认为“东洋”与“西洋”区分的基本依据在于航线的不同。自宋代开始,中国海船出洋前往今东南亚和北印度海区时,大体可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是从福建、广东沿东亚大陆海岸线南下,以大陆沿海的地形为标志物导航,经过中南半岛进入暹罗湾,继续向西,这条航线被称为“大陆航线”,沿途经过的海外各地称为“西洋”。另一条是从广东、福建出发后先向东航行,福建海船是经过海峡到台湾岛,广东海船是先横渡南海北部到吕宋诸岛,然后再沿菲律宾列岛南下,以西太平洋岛弧的南部诸岛为导航标志物。这条航线被称为“岛屿航线”,所经各地称为“东洋”。[52]

陈佳荣《郑和航行时期的东西洋》中,结合南海自然地理特点论述了东、西洋的概念,认为南海的珊瑚礁“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是古代航海的高风险区,航海者均有意加以回避,使南海成为东西洋的天然分界。[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