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官张通揭示了锦衣卫和靖难官兵的西洋船队角色

军官张通揭示了锦衣卫和靖难官兵的西洋船队角色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率领卫所官兵和船队下西洋的郑和同时具有两种身份,即总兵和正使,前者是作为统兵者,后者是作为使团负责人。在这些卫中,保留下军官姓名最多的,当数著名的锦衣卫。在明朝各卫中,锦衣卫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卫,流传有许多传奇故事,在郑和下西洋活动中也不例外。从永乐三年开始,张通加入下西洋船队,在历次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

军官张通揭示了锦衣卫和靖难官兵的西洋船队角色

率领卫所官兵和船队下西洋郑和同时具有两种身份,即总兵和正使,前者是作为统兵者,后者是作为使团负责人。明朝万历年间,小说家罗懋登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写成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下简称《西洋记》)。这是一部带有神魔色彩的传奇小说,一些情节设置与人们熟悉的《西游记》类似,只能作为小说家的想象看待。但作为一部明代作品,书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情节,从中可以看到明代军事行动的若干特点。例如小说第16回《兵部官选将练师教场中招军买马》,提到郑和下西洋之前做准备工作,筹措兵马时,设置了这样的情节:

圣旨道:“征进西洋,还用精兵十万,名马千匹,该部知道。”兵部领了招兵的旨意,太仆寺领了买马的旨意。不旬日之间,兵部招了十万雄兵,每日间在于教场中分班操演,就在长干门外扎了五个大营,分个中左右前后。这个“中”,却不是留守中、武功中、济阳中、武城中、富峪中、大宁中。这个“左”,却不是金吾左、羽林左、府军左、留守左、虎贲左、永清左、武功左、武骧左、腾骧左、潘阳左、神武左。这个“右”,却不是金吾右、羽林右、燕山右、留守右、虎贲右、永清右、武功右、武骧右、义勇右、腾骧右、潘阳右。这个“前”,却不是金吾前、羽林前、府军前、燕山前、留守前、义勇前、忠义前、大宁前。这个“后”,却又不是金吾后、府军后、留守后、义勇后、忠义后。他自操自演,自扎自营,只在伺候圣旨调遣。[12]

文中提到的太仆寺是明朝官方驯养军马的机构,而“中左右前后”下所列的留守中、金吾左、羽林右、燕山前、府军后等名号,则是一些明代军卫的名称。小说作者依据左、右、前、后、中五个方位词自由发挥,选出了若干个名称中带有这些方位词的卫,是一种类似中国传统曲艺中文字游戏式的演绎。事实上,郑和究竟率领了哪些卫的将士下西洋,也可以像之前的洪武海运一样,从《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武职选簿》中找到线索。经相关研究整理[13],已经有许多可以确定的番号(见文后附录),它们是:

锦衣卫、羽林右卫(长陵卫)、留守左卫、沈阳左卫、神策卫、龙江左卫、金吾左卫、观海卫、留守中卫、苏州卫、水军左卫、金山卫、旗手卫、羽林前卫、高邮卫、虎贲右卫、黄州卫、福州右卫、建宁左卫、建宁右卫、汀州卫、留守后卫、江阴卫、平阳卫、羽林左卫、龙骧卫、府军右卫、天策卫、豹韬卫、宽河卫、鹰扬卫。

在这些卫中,保留下军官姓名最多的,当数著名的锦衣卫。在明朝各卫中,锦衣卫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卫,流传有许多传奇故事,在郑和下西洋活动中也不例外。《武职选簿》中记载了178名[14]参与下西洋的军官们晋升的情况,其中来自锦衣卫的张通,很可能是整个船队中立功最多、晋升最快的人。张通的履历从洪武三十四年开始,这一年实际是建文三年,在朱棣发起“奉天靖难”之役,经过四年战斗,攻破京师,夺取皇位之后,从史籍中消去了建文年号,将这四年附于洪武之后,统一称之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与许多保定府新城县的同乡一样,张通在靖难之役中参加了朱棣的军队,建文三年成为仪卫司校尉,并在建文四年攻破京师之后,成了明朝军队中最基层的军官——小旗,管辖十名士兵。从永乐三年开始,张通加入下西洋船队,在历次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从《武职选簿》来看,他先后至少参加了第一、三、四次下西洋,并在十年间从一名小旗晋升为正四品指挥佥事:

永乐四年往西洋等国,节次杀贼舡,五年升试百户。九年往锡兰山国,杀退番贼,升正千户。十年征西洋,白沙岸对敌有功,十三年升指挥佥事。[15]

永乐四年的这次战役,是指第一次下西洋时的旧港之役。张通越过了总旗一级,直接从小旗晋升为从六品试百户。《明太宗实录》中没有记录旧港之役后的晋升标准,但在永乐九年的锡兰山之战后,晋升标准中有“凡官军奇功升二级,头功升一级……小旗奇功存者升试百户”[16]的记载,可见张通这次立下的应该就是使他晋升二级的“奇功”。

在旧港之役前一年的永乐三年正月,明成祖曾派官员谭胜受和杨信前往旧港招抚逃人,这里有数千名广东、福建军民:

(永乐三年春正月,)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往旧港招抚逃民梁道明等。旧港在南海,与爪哇邻,道明广东人,挈家窜居于彼者累年,广东福建军民从之者至数千人,推道明为首。指挥孙铉尝使海南诸番,遇道明子二奴,挟与俱来,遂遣胜受等偕二奴赉敕招谕之。[17]

这件事情在《武职选簿》的下西洋军人档案中也有体现。如曾参与第五次下西洋的锦衣卫官员何得清,当年就是被招抚而来的:

远年间流移旧港住过,永乐四年蒙千户杨信捧敕谕到,得清顺招本管头目前来朝见,钦除正千户,仍回旧港招谕。五年发锦衣卫镇抚司带俸。十四年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钦升锦衣卫流官指挥佥事。[18]

何得清原籍广东归善县,和他一样被招抚来的还有他的同乡钟二,以及广东海阳县人萧汝贵、蔡荣,福建龙溪县人李存荆,广东东莞县人陈永革。[19] 他们都被安排到锦衣卫任职,蔡荣和陈永革还分别参与了第四次和第五次下西洋。明朝对旧港逃民的招谕进行顺利,当年九月,《明太宗实录》中记录旧港等处头目已经到京参加宴会。这年十一月,旧港来的头目梁道明等人还受到了赏赐:

(永乐三年九月,)赐西洋、爪哇、车里、元江朝贡使臣及旧港等处头目宴。[20]

(永乐三年十一月,)行人谭胜受等使旧港还,以头目梁道明、郑伯可等来朝贡马方物,赐道明等袭衣及钞百五十锭、文绮十二表里、绢七十匹。[21]

第二年,也就是永乐四年七月,另一名旧港头目陈祖义的名字在《明太宗实录》中出现。他和之前来贡的梁道明各自派遣自己的子侄前来朝见,受到赏赐:

(永乐四年秋七月,)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梁道明遣侄观政,及西干达哩耶回回哈直马合默等来朝,赐钞币有差。[22]

然而又过了一年,永乐五年九月时,陈祖义已经作为海贼首领被郑和捉拿到京,随后处决。按照《明太宗实录》中的记载,原因是当郑和到旧港招谕陈祖义时,后者假意投降,却率众袭击明军,被已有防备的官军击败,陈祖义也被生擒:

(永乐五年九月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初,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降,诈降而潜谋,要却官军。和等觉之,整兵堤备。祖义率众来劫,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伪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既至京师,命悉斩之。[23]

旧港之役是郑和下西洋途中的第一次重要战斗,《武职选簿》中记载有许多军官参加了旧港之役,他们的战功记录是“杀贼有功”“杀败贼众”“杀获贼舡”[24],与《明太宗实录》中的记载对照,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这次战役后,原本只管辖十人的小旗张通升为从六品试百户,统领112人,比之前管理的人数增加了十倍。永乐九年,他又参加了第三次下西洋,参加了著名的锡兰山国之战。

从现存各种记录来看,锡兰山国之战是历次下西洋中最艰险的战役。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屡次劫掠邻国来往使臣财物,当郑和初次经过锡兰山国时,亚烈苦奈儿已经有谋财害命的计划,但被郑和察觉,离开锡兰山国。当船队再度到来时,郑和又被诱入锡兰山国。在索取金银宝物的要求被拒绝后,亚烈苦奈儿一边派出五万余人的军队劫掠郑和船队,一边阻断郑和回船的道路,使其随行队伍与船队之间无法相互支援。面对这种形势,郑和判断锡兰山国大军出动之后,国都之中一定处于空虚状态,且敌众己寡,决定利用对方的轻敌心理,主动攻击敌方都城。

于是郑和派人绕过敌方主力部队,潜回船队告知敌情,使留守船上的官兵尽力作战,以抗拒、牵制敌军,而自己则率领两千余名随行官兵,转由其他道路迅速返回,攻打锡兰山国都城。这种出其不意的战术获得成功,明朝官兵攻破都城,生擒锡兰山国王。随后敌方主力军队返回,围攻都城,明军与其交战数回,大胜而归。郑和船队回国时,将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锡兰山国头目带回明朝发落。面对群臣要求将其处决的建议,朱棣认为这属于不通晓事理的化外之民行为,并未加以惩处,“悯其愚无知,命姑释之,给与衣食,命礼部议,择其属之贤者立为王,以承国祀”[25]

由锡兰山国之战的经过可以看出,郑和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而这种面对敌情迅速分析、判断、洞察和决断的能力,应该是实际征战锻炼的结果。郑和本人曾参与靖难之役,随同出征的许多军官也都曾参加其中多次战役,如涞水县人郑忠曾因灵璧县大战有功,升锦衣卫中所小旗,下西洋后在锡兰山国之战中“破贼池,擒番王,杀番贼,升锦衣卫中所试百户”[26]

在靖难之役中,张通的战功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他是在建文三年充仪卫司校尉,建文四年平定京师,升小旗[27]。其同乡李让早期经历与他基本一致,都是在建文三年成为仪卫司校尉,建文四年克东阿、灵璧县,渡江,克金川门有功,因此升锦衣卫锦衣左所小旗[28]。由此看来,张通经历的战事应该和李让类似。另一位锦衣卫的新城同乡刘海与他们一样,也是在建文三年加入朱棣的军队,只是一入军就是小旗,建文四年时升任了锦衣卫总旗[29],管辖56人,在下西洋前比张通、李让的职位高一级,也在旧港之战后升为试百户。

在锡兰山国之战后,已经任职试百户的张通再度晋升,他和刘海一样由试百户晋升为正五品正千户,应该是立下了又一次奇功。《明太宗实录》里记载了这次战功赏赐的详细标准,从中可以看到下西洋船队中各种人员的组成情况,除各级官兵之外,还有被称为“番火长”的外国领航员,被称为“通事”的翻译,以及御医、军匠等:

永乐九年八月,甲寅礼部兵部奏议下西洋官军锡兰山战功升赏例。

凡官军奇功升二级,头功升一级。

指挥、千户、百户存者递增其秩,亡殁者与其子。

总旗奇功存者升实授百户,亡殁者子升试百户,头功存者升试百户,亡殁者子孙实授总旗。

总甲奇功存殁俱升试百户,头功存殁俱升实授总旗。

小旗奇功存者升试百户,亡殁者子升总旗,头功存者升总旗,亡殁者子升实授小旗。

小甲奇功存殁俱升总旗,头功存殁俱升实授小旗。

校尉、力士、军人、火长、带管、舵工、稍班、碇手、军人奇功不问存亡,俱升总旗,头功俱升小旗。

舍人、余丁、老军、养马小厮奇功头功悉如校尉军人之例,不愿升者加倍给赏。

奇功指挥每员赏钞二百锭,彩币六表里。

千户、卫镇抚钞百六十锭,彩币四表里。

百户、所镇抚钞百二十锭,彩币三表里。

御医并番火长钞百锭,彩币一表里,绵布二匹。

校尉钞九十锭,绵布五匹。

旗甲、军民通事、火长、小厮、军匠、军行人钞七十锭,绵布五匹。

民医、匠人、厨役、行人、稍水并家人钞三十锭,绵布二匹。

奇功次等指挥钞百六十锭,彩币五表里。

千户、卫镇抚钞百三十锭,彩币三表里,绢三匹。

百户、所镇抚钞百锭,彩币二表里,绢二匹。

御医并番火长钞八十锭,彩币一表里,绵布一匹。

校尉钞七十锭,绵布四匹。

旗甲、军民通事、火长、小厮、军匠、军行人钞六十锭,绵布四匹。

民医、匠人、厨役、行人、稍水并家人钞四十五锭,绵布三匹。

头功例与奇功次等同。

头功次等指挥钞百五十锭,彩币四表里,绢三匹。

千户、卫镇抚钞百二十锭,彩币三表里,绢二匹。

百户、所镇抚钞九十锭,彩币二表里,绢一匹。

御医并番火长钞七十锭,彩币一表里。绵布一匹。(www.xing528.com)

校尉钞六十五锭,绵布四匹。

旗甲、军民通事、火长、小厮、军匠、军行人钞五十二锭,绵布四匹。

民医、匠人、厨役、行人、稍水并家人钞四十锭,绵布三匹。

阵亡者循前例,赏外在加赏。

指挥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

千户、卫镇抚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

百户、所镇抚钞四十锭,彩币一表里。

御医并番火长钞三十锭,绵布二匹。

校尉钞二十五锭,绵布二匹。

旗甲、军民通事、火长、小厮、军匠、军行人钞十六锭,绵布二匹。

民医、匠人、厨役、行人、稍水并家人钞十二锭,绵布二匹。[30]

来自锦衣卫的栖霞县人刁先也立下了升二级的奇功,“永乐元年充力士。九年杀退番贼奇功,升总旗”[31]。来自锦衣卫的何义宗在锡兰山国之战后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明太宗实录》里记载了这次晋升:

(永乐九年冬十月,)论锡兰山战功,升锦衣卫指挥佥事李实、何义宗俱为本卫指挥同知;正千户彭以胜、旗手卫正千户林全俱为本卫指挥佥事。[32]

何义宗原本是江都县人,早年因战乱随父亲到占城生活,洪武年间作为通事(即翻译)先后随占城王子和进象使臣来到明朝,后留在锦衣卫驯养大象。驯象是明朝仪卫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大象生活在热带,象征着明朝疆域的宽广,皇帝即位时需要有驯象出现,如朱元璋登基大典时就是“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33]。直至今日,朱元璋孝陵和朱棣长陵的神道边依然可以看到石象如当年仪卫制度般排列。

何义宗在建文四年和永乐元年分别前往爪哇国和西洋等国,此时朱棣刚即皇帝位,何义宗可能是随同其他使臣出使,回国后升任锦衣卫驯象所百户、副千户。随后他加入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旧港之战后升任驯象所正千户,又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直至锡兰山国之战后升任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34]

在《武职选簿》的记载中,何义宗在锡兰山国的战功是“征破城池擒王,四门杀败番贼”。在明代嘉兴府楞严寺刊本《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一条的明代注文里,可以看到锡兰山国之战的另一些细节:

郑和知其谋,遂去。后复遣郑和往赐诸番,并赐锡兰山国王。王益慢,不恭,欲图杀害使者,用兵五万人,刊木塞道,分兵以劫海舟。会其下预泄其机,郑和等觉,亟回舟,路已阨绝,潜遣人出舟师拒之。和以兵三千夜由间道攻入王城,守之。其劫海舟番兵乃与其国内番兵四面来攻,合围数重,攻战六日,和等执其王,凌晨开门,伐木取道,且战且行,凡二十余里,抵暮始达舟。[35]

从日程来看,这次攻破都城之战只用了一夜时间。《明太宗实录》中提到郑和发现回船的道路被断绝后,率两千余人“由间道急攻土城”[36],用土筑成的都城可能防御力略显不足,但同样是在这座土城里,郑和率军持续守城六日,众番兵“四面来攻,合围数重”,正对应了何义宗战功中的“四门杀败番贼”。六天之后的凌晨,明军打开城门,带着锡兰山国王室众人,一路伐木开道,边战边走,一天时间走了二十余里,直到日暮时分才终于回到船队。虽然在相关文献中看不到当时城池战备和攻守作战的细节,但此前伊本·白图泰的游记里记载了14世纪一些有防御的港口城市,可以作为参考:

一种是有拱顶建筑的,如发坦城:这是一座海滨城市,巍巍壮观,特别是它的港口实在令人赞叹。港口上建有巨大的木拱顶,由粗大的柱子支撑着,沿着木通道可登上拱顶。这条通道很是考究,通道上也建有顶篷。如有敌军来犯,停泊在码头上的艾基凡船都可躲入拱顶建筑下,步兵和射手们登上拱顶守卫,将港口封锁,敌军便无隙可乘。[37]

又如用铁索将港口锁起来的苏尔城和拉塔基亚城:

苏尔城固若金汤,坚如盘石。它三面环海,位置险要。人们在谈到城池坚固时,往往以苏尔城作比。苏尔城的两座城门,一门通海,一门与陆路相连。与陆路相连之门是四堵隔离墙,将城门包围。通海之门位于两座巨大的城堡之间。

该城建筑的奇特实是举世无双。三面环海,一面城墙,使得要停泊的船只必须驶进城池。而两个城堡之间横一铁索,不拉起铁索,任何船只都无法进出。铁索由看守和卫兵把守。如果事先没报告给他们,则欲进者进不去,欲出者出不来。

……

(拉塔基亚城)此城的港口建有两座堡垒,中间横拉着一条铁索,进出港口时,如不解开铁索就无法通过。此港在沙姆国是最优良的港口之一。[38]

游记里还记载了一次陆地与海上军队作战的情形,在辛达布尔,当地人用投石机攻击船队,而战船里藏着战马,可以随时组建骑兵

我们于星期一的傍晚到达辛达布尔,船队驶入港中停泊。我们发现当地人已作好打仗的准备,抛石机已架了起来。

当晚,我们没有动作,就在港湾过了一夜。次日,天刚亮,鼓声、号角声和喇叭声齐鸣,船队开始进攻了。岸上用抛石机轰击船队。我看见抛过来的石块击中了几个站在素丹身边的人。几条船上的士兵手抓盾牌和宝剑纷纷跃入水中。素丹登上一艘欧凯里号战船。我也纵身跃入水中,加入了进攻者的行列。我们还有两艘战船的后舱敞开着,里面藏着战马。此时,骑士们穿好甲胄,全副武装骑上战马从后舱冲了出来。[39]

由此来看,14世纪印度洋边的港口城市一般具有较强的攻防能力和军事装备,锡兰山国王之前能够劫掠过往使臣,这次又发兵五万攻打明朝官军,应该也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但郑和率领两千余人却能守城六日,最后全身而退,应当是此前的作战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城守城战占有很高比例。按照《武职选簿》中的记载,参与锡兰山国之战的许多官兵曾参与靖难之役,在长达四年的连续作战中,燕王和建文帝双方军队一次次攻守城池作战,众官兵亲身经历,积累了实战经验,这是明朝军队在锡兰山国之战中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明军在这次战役中应该也付出了很大代价,除了赏赐条例中提到的阵亡将士之外,直到宣德元年,还有当初流落在锡兰山的锦衣卫军人回到家乡:

(宣德元年六月,)行在礼部奏:锦衣卫军杜子忠等四(人),永乐中从太监郑和使西洋,至锡兰山遇寇,四人被掠,今自苏门答剌国附朝贡船来归。上曰:“四人以王事流离远夷,父母妻子莫知存亡,情甚可悯。其赐衣服钞布,俾还乡省亲,而后复役。”[40]

这几名锦衣卫军人有可能就是在锡兰山作战时流落异国的。由此也可以看到能够在战斗中全身而退,还能屡立战功,尤其是奇功,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四年之后,第四次下西洋的苏门答腊之战中,张通再次立功,这应该是他第三次立下奇功,《明太宗实录》中第一次出现了他的名字:

(永乐十三年九月壬寅,)命兵部录官军战功,于是水军右卫流官指挥使唐敬、流官指挥佥事王衡、金吾左卫流官指挥使林子宣、龙江左卫流官指挥佥事胡后、宽河卫流官指挥同知哈只,皆命世袭。锦衣卫正千户陆通、马贵、张通、刘海俱升流官指挥佥事。其余千百户旗军王复亨等百四十余人,升用有差。[41]

这次战役的起因实际是苏门答腊王族内部因争夺王位引起的纷争,来到此地的郑和一行人卷入其中,结果引来数万番兵攻击明朝使团。但明军再次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一路追杀至喃渤利国,擒拿敌军首领,全胜而归:

苏门答剌国王宰奴里阿必丁遣王子剌查加那因等贡方物,太监郑和献所获苏门答剌贼首苏干剌等。初,和奉使至苏门答剌,赐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币等物。苏干剌乃前伪王弟,方谋弑宰奴阿必丁,以夺其位。且怒使臣赐不及己,领兵数万,邀杀官军。和率众及其国兵与战,苏干剌败走,追至喃渤利国,并其妻子俘以归。至是献于行在,兵部尚书方宾言,苏干剌大逆不道,宜付法司正其罪。遂命刑部按法诛之。[42]

张通在锡兰山国之战后已升任了管辖1120人的正五品正千户,这次苏门答腊之役后,他又和同乡刘海一起,升为正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佥事是一个卫的主要官员之一,按照通例,每个卫应该有一位指挥,两位指挥同知,四位指挥佥事,但第四次下西洋后,锦衣卫一次就有五位正千户升为指挥佥事。《武职选簿》在关于武进人李满的事迹中,提到了这次晋升。从李满的生平中,可以看到他也是靖难之役中因军功晋升的军官,在下西洋之前,已经升到了副千户的位置:

洪武三十二年攻围济南,升小旗,西水寨升总旗,三十五年渡江,除旗手卫中所百户。永乐元年升本所副千户。二年钦与世袭。

永乐三年调锦衣卫衣左所,本年西洋公干有功,升本卫正千户。永乐十三年功次簿内查有下西洋等处功,正千户升指挥佥事五员,内一员李满。[43]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太宗实录》中,李满和刘海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永乐三年:

(永乐三年六月癸巳,)升正千户王复亨、副千户李满、总旗刘海、小旗马贵俱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初,满等由仪卫司校卫从征渡江,出使西洋,累著勋绩,故有是命。[44]

这可能是《明太宗实录》的编辑者在收集史料时,将时间顺序整理错了。从《武职选簿》中的记载可知,这件事情应当发生在永乐十三年六月,而不是永乐三年。在永乐十三年十二月的一条记载中,张通再一次被提到晋升为指挥佥事。

(永乐十三年十二月,)是月,升千户徐政、汪海为府军右卫指挥佥事,小旗张通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以使西洋有劳也。[45]

在《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中,张通的原始职位是小旗,这可能是从第一次出使西洋之前的职位开始叙述的,事实上,此时的张通职务已经是正千户。计算下来,张通应该是在旧港之战、锡兰山国之战和苏门答腊之战三次战役中都立下了奇功,才能有这样的晋升速度。而他的同乡刘海应该是在后两次战役中立下了奇功,于是两人一起晋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同在锦衣卫的新城人李让,早期的经历与张通基本一致,都是在洪武三十四年成为仪卫司校尉,三十五年平定京师后升小旗,但在永乐九年的锡兰山国和永乐十三年的苏门答腊之战后,只是升为实授百户,其战功应该相对较少。[46]

几次下西洋改变了许多官兵的命运,比如来自羽林右卫水军所的临海县人张永,就从一名水手变成了军官。张永的祖父来自方国珍的军队,他本人作为稍班碇手加入了下西洋的队伍,永乐五年升为小旗,比照锡兰山国之战后的“稍班、碇手、军人奇功不问存亡,俱升总旗,头功俱升小旗”来看,他应该是在旧港之战中立下了一次头功。苏门答腊之战后,他升为总旗,永乐十八年升为羽林右卫水军所试百户。[47]山阴县人孙闰同样是在洪武十九年作为稍班碇手进入水军左卫,永乐三年在棉花洋和阿鲁洋立功后升小旗,永乐十八年升为试百户。[48]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也有其他使臣在出使过程中作战,如永乐十五年时,内官张谦就率领160余名官军与4000余名倭寇作战,并获大胜。《明太宗实录》中记载:

(永乐十五年六月)遣人赍敕往金乡,劳使西洋诸番内官张谦及指挥千百户旗军人等。初,谦等奉命使西洋诸番,还至浙江金乡卫海上,猝遇倭寇。时官军在船者才百六十余人,贼可四千,鏖战二十余合,大败贼徒,杀死无筭,余众遁去。[49]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面对海上随时可能降临的风险,刚经历了靖难之役的明军战斗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根据《武职选簿》的现存记载,178人中有40人参加过靖难之役,主要集中在锦衣卫(有25人)。而来自锦衣卫的官兵总共有56人,接近现存记载总人数的1/3。在下西洋的军官中,包括张通、刘海在内,共有14人来自保定府新城县,除一人早期经历记载不详外,其余13人都参与了靖难之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晋升。此外还有来自房山、宛平、通县、霸州等处的北直隶官兵,他们都是在靖难之役中加入了朱棣的军队。实际上,参与靖难之役的军官除了作战事迹之外,还有人是因为搜捕建文朝臣获得晋升,例如神策卫的张清是因“绑到工部主事沈某,升总旗”[50],留守后卫的李成是“洪武三十五年擒拿大理寺官一员,赴金山(川)门朝见,升留守后卫金川门所百户”[51]。来自高邮卫的王舍保和龙亨是因为建文四年,高邮全城归顺燕王军队,因此获升。[52]

就明初历史而言,靖难之役是一场惨烈的皇室内部之争,但一些身经百战的靖难官兵加入下西洋船队,却凭借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护卫了远航的平安。结合《明太宗实录》和《武职选簿》中的军功记载来看,正如广洋、江阴、横海、水军是洪武海运时的主力四卫一样,锦衣卫很可能是下西洋船队中战斗力最强、立下功劳最多的主力军队。与此同时,来自保定、北京这些北直隶地区的将士也取代了当年洪武海运时的淮西将士,成为下西洋军队里的中坚力量。在多数下西洋官军的履历中,既没有海上相关的经历,也没有航海技术和经验,之所以让他们出海,应当是因为他们曾随明成祖南下夺位,在政治上可高度信赖,于是他们和福建沿海官兵一起远涉西洋,以同时保证船队的政治安全和技术安全。这与当年洪武海运时安排大量淮西官兵加入运军,与江浙军人、水手一起运粮辽东,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每次下西洋结束后,回到各地的官军们又分别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江阴卫的兴化县人阮清曾参与第二次下西洋,随后永乐十一年在五虎关阵亡。[53]永乐十八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张通、刘海、李满、何义宗等人应该是留在了南京,因为他们的后人出现在南京锦衣卫的编制中。

图2-1 《武职选簿》中的部分张通家族档案[54]

一些下西洋官兵中途去世,又由其家人继续补役。例如来自豹韬卫的安福县人朱大眼参与了第一次下西洋,之后在第四次下西洋时溺死,由朱秋奴补役,参与第五次下西洋。[55]鹰扬卫的溧阳人潘宅弟曾参与第一次下西洋,之后在永乐九年去世,其弟潘住住补役,再度下西洋,后来在宣德二年的交趾战事中去世。[56]有不少下西洋官兵参与了交趾之战,例如来自豹韬卫的六合县人张僧住和莆田县人郑佛儿都曾参与第五次下西洋,也都于宣德二年在交趾阵亡。[57]

朱棣去世后葬于长陵,南京羽林右卫因此更名为长陵卫,调往北京守陵。与留在南京的锦衣卫官兵们相比,调往北京的许多官兵此后经历了更多重大事件。曾参与下西洋的长陵卫试百户杨林结局记载很模糊,只有“被虏”二字,他的职位在景泰三年四月由侄孙杨春继承。[58]从时间来看,杨林可能是在土木堡之战或后续战役中失陷。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御驾亲征却被瓦剌击败,五十万将士死伤过半,其中应该有不少曾参与下西洋的官兵及其后人。可以作为参考的是同样来自长陵卫的郑足,他曾参与锡兰山国之战和苏门答腊之战,去世后由其子郑郁袭职,景泰元年,郑郁因为“征进未还”,其职由九岁的儿子郑瑄继承。[59]留守后卫的董士中在锡兰山国之战后病故,其子董真补役,同样在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中亡故,之后由其子董旺补役。当年十月,瓦剌军攻至北京城下,董旺在德胜门外杀敌立功,并因此升为试百户。

从《武职选簿》中,可以看到一个个明朝军官家族世代传承的故事。宏大的历史事件由许多具体人物组成,在书中呈现的不同细节里,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的许多微观与侧面信息,与官方史书的宏观记载相呼应,展现出更完整的时代全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