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原理
由图3-37可知,L1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锚入左柱部分、锚入右柱部分和中间净跨长度。
图3-37 中间跨下部筋的示意图
下料长度L1=中间净跨长度+锚入左柱部分+锚入右柱部分。
锚入左柱部分、锚入右柱部分经取较大值后,各称为“左锚固值”、“右锚固值”。请注意,当左、右两柱的宽度不一样时,两个“锚固值”是不相等的。
具体计算见表3-27~表3-32。在表3-27~表3-32的附注中,提及的hc是指沿框架方向的柱宽。
表3-27 HRB335级钢筋C30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表3-28 HRB335级钢筋C35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表3-29 HRB335级钢筋≥C40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表3-30 HRB400级钢筋C30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表3-31 HRB400级钢筋C35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表3-32 HRB400级钢筋≥C40混凝土框架梁中间跨下部筋计算表(单位:mm)
(www.xing528.com)
2.算例
【例3-17】 已知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楼层连续梁,选用HRB335级钢筋,直径d=24mm,C30混凝土,中间净跨长度为5m,左柱宽450mm,右柱宽550mm,求加工尺寸(即简图及其外皮尺寸)和下料长度尺寸。
解:
参见表3-27。
求laE:
laE=30d
=30×24=720mm
求左锚固值:
0.5hc+5d
=0.5×450+5×24=225+120=345mm
345与720比较,左锚固值取720mm
求右锚固值:
0.5hc+5d
=0.5×550+5×24=275+120=395mm
395与720比较,右锚固值取720mm
求L1(这里L1为下料长度):
L1=720+5000+720=6440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