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土壤栽植确定与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土壤栽植确定与分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园林植物栽植土的规定园林植物栽植土应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栽植土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壤pH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5.6~8.0进行选择。可以作为盐碱地客土栽植的隔离层。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土壤栽植确定与分析

施工必备知识点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在施工前进行土壤化验,根据化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影响园林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成活,必须满足其生长、成活的最低土层厚度。

1.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的确定

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

2-1 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978-7-111-45711-4-Chapter02-1.jpg

栽植基础严禁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土壤,除有设施空间绿化等特殊隔离地带,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施工小经验

绿化栽植的土壤含有害的成分(特别是化学成分)以及栽植层下有不透水层,影响植物根系生长或造成死亡,土壤中有害物质必须清除,不透水层影响园林植物扎根及土壤通气情况,必须进行处理,达到通透。

2.园林植物栽植土的规定

园林植物栽植土应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栽植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壤pH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5.6~8.0进行选择。

(2)土壤全盐含量应为0.1%~0.3%。

(3)土壤容重应为1.0g/cm3~1.35g/cm3

(4)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小于1.5%。

(5)土壤块径不应大于5cm。

(6)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

施工小经验

园林植物栽植土的理化性质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根据各主要城市园林施工的实践,确定了栽植土的理化性质的主要标准。由于区域性比较复杂,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可根据各地情况执行当地标准。

3.栽植土验收批及取样方法

(1)客土每500m3或2000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50cm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取样100g经混合组成一组试样;客土500m3或2000m2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处。

(2)原状土在同一区域每2000m2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50cm处,随机取样5处,每处取样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原状土2000m2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处。

(3)栽植基质每200m3为一检验批,应随机取5袋,每袋取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栽植基质200m3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袋。园林辞典:

客土,客土是指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地土壤,通常是指质地好的壤土(沙壤土)或人工土壤。制作满足这些条件的客土,仅依靠自然土壤是不够的,还需人工添加其他物质。

原状土,又称不扰动土。没有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相对保持天然结构和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用于测定天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重度、天然含水率、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等。

4.良好土壤的特性

一般而言,土壤大多需要经过适当调整和改造,才适合植物的生长。对于景观树木来说,不同树木对土壤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都是要求水分、气体、养分、温度相协调。因此,良好的土壤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土壤养分均衡。良好的土壤养分状况应该是:缓效养分和速效养分,大量、中量和微量养分比例适宜;树木根系生长的土层中养分储量丰富,有机质含量应在1.5%以上,肥效长;心土层、底土层也应有较高的养分含量。

(2)土体构造上下适宜。与其他土壤类型比较,景观树木生长的土壤大多经过人工改造,因而没有明显完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园林树木生长的土体构造应该是:在1~1.5m深度范围内,土体为上松下实结构,特别是在40~60cm处,树木大多数吸收根分布区内,土层要疏松,质地较轻;心土层较坚实,质地较重。这样,既有利于通气、透水、增温,又有利于保水保肥。

(3)理化性状良好。物理性质主要指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及其比例,它们是土壤通气性、保水性、热性状、养分含量高低等各种性质发生变化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园林树木要求土壤质地适中,耕性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和临时性的团聚体,当40%~57%、20%~40%、15%~37%分别为固相物质、液相物质和气相物质适宜的三相比例,1~1.3g/cm3为土壤容重时,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

5.生长地的土壤条件

由于景观绿地的特殊性,所涉及的土壤条件及其范围、面积是很复杂的,既有各种自然土壤,又有人为干预过的各类型的土,偶尔还会遇到田园肥土,而面积有大有小。从用途、性质、通气和肥力特征以及干扰等情况来看,景观绿地的土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高密度人口和特殊的城市气候条件的干扰,又受地域性和植被及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其特点为:土壤层次紊乱;土壤中外来侵入体多而且分布较深;市政广场、管道等设施多;土壤物理性质差(特别是通气、透水不良);土壤中缺少有机质;由于污水的影响,土壤pH偏高等。如此复杂的土壤条件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平原肥土。其土壤经过人们几年、几十年的耕耘改造,土壤熟化、养分积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都已被改良,最适合树木的生长,但实际上遇到的不多。

(2)荒山荒地。其土壤未很好的风化,孔隙度低,肥力差。需要采用深翻熟化和施有机肥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3)水边低湿地。土壤一般的都很紧实、湿润、黏重、通气不良,多带盐碱。在水边应该种植耐水湿的植物;低湿地可以通过填土和施有机肥或松土晒干等措施处理,还可以深挖成为湖,或直接用作湿地景观。

(4)煤灰土或建筑垃圾。煤灰土是人们生活及活动残留的废弃物,如煤灰、树叶、菜叶、菜根动物的骨头等,其对树木的生长有利无害。可以作为盐碱地客土栽植的隔离层。大量的生活垃圾可以掺入一定量的好土作为绿化用地。建筑垃圾是建筑后的残留物,通常有砖头、瓦砾、石块、木块、木屑、水泥石灰等。少量的砖头、瓦砾、木块、木屑等存留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对树木生长无害。而水泥和石灰及其灰渣则有害于树木的生长,必须清除。

(5)市政工程的场地。城市的市政工程是很多的,如市内的水系改造、人防工程、广场的修筑、道路的铺装等。土壤多经过人为的翻动或填挖而成,结果将未熟化的心土翻到表层,使土壤结构不良,透气不好,肥力降低。加之,机械施工碾压土地,土壤紧实度增加。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深翻栽植地的土壤或扩大种植穴和施有机肥处理。同时还要注意老城区的影响,因为老城区大多经过多次的翻修,造成老路面、旧地基与建筑垃圾及用材等的遗留,致使土壤侵入体多。老路面与旧地基的残存,会影响栽植其上树木的生长,使该地段透水和透气不良,同时还会阻碍树木根系往深处伸展。

(6)工矿污染地。在工矿区,生产、实验和人们生活排出的废水、废物、废气,造成土壤养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树木的生长极其不利,应将其排走或处理。可设置排污水的管道或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国家的规定:“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废物不回收,不准予开工。”

(7)建筑用地。建筑对树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建筑用地因修建地基时用机械碾压或夯轧过,土壤很紧实,通气不良,树木在其上不能生长。因此,在建筑周围栽植树木前应进行深翻土壤或相应地扩大种植穴。另外在寒冷的地区,建筑的南北面土壤解冻的时间不同,如在哈尔滨建筑的北面比南面土壤解冻晚一周,所以,在该地区栽树时,建筑的南北面最好不同期施工,以节省劳力

(8)人工地基。人工修造的代替天然地基的构筑物,如屋顶花园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贮水池等的上面均为人工地基。人工地基一般是筑在小跨度的结构上面,与自然土壤之间有一层结构隔开,没有任何的连续性,即使在人工地基上堆积土壤,也没有地下毛细水的上升作用。由于建筑负荷的限制,土层的厚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www.xing528.com)

天然地基由于土层厚、热容量大,所以地温受气温的影响变化小,土层越厚,变化幅度越小。达到一定深度后,地温就几乎恒定不变。人工地基则有所不同,因土层薄其温度既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又受下面结构物传来的热量影响,所以土温的变化幅度较大,土壤容易干燥,湿度小,微生物的活动弱,腐殖质形成的速度较慢。由于种种原因,人工地基的土壤选择非常重要,特别是屋顶花园,要选择保水保肥强的土壤,同时应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如果保水保肥能力差,灌水后水分和养分很易流失,致使植物生长不良。

为了减轻建筑的负荷,节省经费开支,选用的植物材料体量要小、重量要轻;同时土壤基质也要轻,应混合保水保肥和通气性强的各种多孔性的材料,如蛭石珍珠岩、煤灰土、泥炭陶粒等。土壤最好使用田园土,没有时可用壤土加堆肥来代替,土与轻量材料的体积混合比约为3∶1。土壤厚度如有30cm以上时,一般不要经常浇水。

(9)人流的践踏和车辆的碾压。致使土壤密实度增加,容重可达1.5~1.8g/cm3,土壤板结、孔隙度小、含氧量低,树木会烂根以至死亡。受压后孔隙度的变化与土壤的机械组成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土壤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孔隙度变化不同,粒径越小受压后孔隙度减少的越多,粒径大的砾石受压后几乎不变化。沙性强的土壤受压后孔隙度变化小;孔隙度变化较大的是黏土,需要采用深翻和松土或掺沙、多施有机肥等措施来改变。

(10)海边盐碱地。沿海地区的土壤非常复杂,形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闪地,有的是填筑地。不管是闪地和填筑地均多带盐碱,如为沙性土,其内的盐分经过一定时间的雨水淋溶能够排出。如果为黏性土,因排水性差,会长期残留。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必须经过土壤改良(见表2-4)方可栽植。另外,海边的海潮风很大,空气中的水汽含有大量的盐分,会腐蚀植物叶片,所以应选用耐海潮风的树种。如海岸松、柽柳、银杏、杜松、圆柏、糙叶树、木瓜女贞、木槿、黑松、珊瑚树无花果罗汉松等。

(11)酸性红壤。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常遇到红壤。红壤呈酸性反应,土粒细,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时,土粒吸水成糊状;干旱时水分容易蒸发散失,土块变紧实坚硬,又常缺乏氮、磷、钾等元素,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土壤,因此需要改良。可增施有机肥、磷肥、石灰等或扩大种植面,并将种植面与排水沟相连或在种植面下层设置排水层。江西的经验为:在冬季种植耐瘠薄、耐干旱的肥田萝卜、豌豆等为宜;待土壤肥力初步改善后,种植紫云英、苕子、黄花苜蓿等豆科绿肥;夏季可种猪屎豆作绿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可种胡枝子、紫穗槐等;热带瘠薄地可种毛蔓豆、蝴蝶豆、葛藤等多年生绿肥。

实践技能知识点

1.土壤改良的方法

(1)土壤耕作方式改良。合理的耕作方式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通气条件,提高微生物的活跃度,将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以此加快土壤的熟化进程,提高土壤肥力。由于根系分布深广、活动旺盛的树木占大多数,需要通过土壤耕作为根系提供更广的伸展空间,以保证水、肥、气、热的不断需要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而加大。

1)深翻熟化。对树木根区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深度翻垦称为深翻,主要是为了加快土壤的熟化,促使“死土”向“活土”,再向“细土”,最后向“肥土”的转化。土壤孔隙度可因深翻而增加,为树木根系向纵深方向延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树体的生长健壮。见表2-2。

2-2 深翻熟化的要求

978-7-111-45711-4-Chapter02-2.jpg

深翻次数也与土壤特性和深翻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黏土、涝洼地深翻后容易恢复紧实,因而其效果年限保持较短,可每1~2年深翻耕一次;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保持时间较长,深翻可每3~4年进行一次。

施肥和灌溉通常与深翻结合进行,将上层肥沃土壤与腐熟有机肥拌和后填入沟底部,以改良根层附近的土壤肥力,为促使熟化将心土放在上面。深翻回填土时,须按土层情况加以处理,通常维持原来的层次不变,就地翻松后掺入有机肥,将下部心土置放,将表土放在最上面。有时为了促使心土迅速熟化,沟底也可以放置较肥沃的表土,将心土放在上面,但应根据绿化种植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

2)中耕通气。进行中耕可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良土壤通气状况,防止泛碱。中耕可与杂草清除结合进行,有效阻止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并起到清理园容、洁净环境的作用。土壤温度可在早春中耕之后明显提高,使树木根系尽快开始生长,并及早进入吸收功能状态,以满足地上部树冠生长消耗所需的水分、养分。

中耕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当地的气候条件、树种特性以及杂草生长状况决定着中耕频率。一般每年进行2~3次中耕为宜,大多在生长季节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为大苗6~9cm、小苗2~3cm,过深或过浅都不行,因为过深伤根,过浅起不到中耕作用。在中耕时尽量不要碰伤树皮,可适当截断生长在土壤表层的树木须根。

(2)改良客、培土壤。

1)客土。客土即在种植时或后期管理中,对树木的根际土壤进行局部换土,取植物生长所适宜的土壤填入植株根群周围,改善植株发新根时的根际局部土壤环境,使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得以提高和改善。通常在树木生长与土壤状况完全不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客土。如在岩石裸露处人工爆破坑栽植,或质地十分恶劣的土壤,工业废水和废弃物严重污染等情况下,就应全部或部分换入肥沃土壤,使之适合树木生长的栽培条件。如在我国北方种植杜鹃茶花等酸性土植物时,一般可将栽植坑的土壤换成山泥、泥炭土、腐叶土等酸性土壤的方式,使土壤符合树种生长要求。

2)培土(壅土)。在园林树木养护过程中培土是常用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指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部分土壤基质到生长地,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就南方高温多雨的山地区域而言,因为降水量大、强度高,土壤淋洗流失严重,造成树木生长处于缺水缺肥的状态,根系大量裸露甚至可能导致树木整株倒伏或死亡,这时就有及时进行培土的需要。

植株的大小、土源、成本等条件决定了培土的厚度,一次培土不宜太厚,一般为5~10cm,特别注意不可埋没树木根颈部,以免抑制植株根系呼吸,从而导致树木正常生长受到影响,造成根颈腐烂,树势衰弱;如果过薄的话则起不到应有作用。

培土是一项需要经常进行的土壤管理工作,培土的质地根据栽植地的土壤性质决定。如土质黏重的应培含沙质较多的疏松肥土,含沙质较多的可培较黏重的肥土(如塘泥、河泥等)以及腐殖土。所以先对土壤质地的判断对采取培土措施有直接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手的触摸与揉搓,即在拇指和食指间将适量的土壤揉搓成球,如果球体紧实、外表光滑,而且在湿时十分黏稠,则黏性强,应为黏土;沙土因为沙性强,则不能揉搓成球。

(3)化学改良土壤。

1)施肥改良。常见的施肥改良的方法见表2-3。

2-3 施肥改良的类型

978-7-111-45711-4-Chapter02-3.jpg

2)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土壤养分物质的转化、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受土壤酸碱度影响,与树木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当土壤pH过低时,土壤中活性铁、铝增多,磷酸根易与它们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容易造成磷素养分失效,不利于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对于土壤pH过高的情况,则发生明显的为钙对磷酸的固定,致使土粒分散,结构被破坏。土壤酸碱度调节方式如表2-4所示。

2-4 土壤酸碱度调节方法

978-7-111-45711-4-Chapter02-4.jpg

2.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中积累的有毒或有害物质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的情况称为土壤污染,从而对树木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土壤污染是一个需要严正对待的环境问题,一方面土壤污染可直接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如当土壤中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达到2.2~2.8mg/kg时就可能引发根系中毒进而丧失吸收功能;另一方面,土壤污染还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衰竭,进而引发地下水、地表水及大气等的连锁污染。

(1)土壤污染来源。工业和生活两大方面是城市园林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来源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水质污染。即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灌溉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毒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铜、锌、铬、铅、镍、砷、硒等会直接毒害树木根系。

2)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泥等都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不但占用大片土地,并随运输迁移扩大污染面,一般还含有重金属及有毒化学物质。

3)大气污染。由于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而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大气污染物中较为常见的是二氧化硫氟化氢。二氧化硫以硫酸的形态随降水进入土壤,可形成酸雨,导致土壤不同程度的酸化,以此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氟化氢以氢氟酸的形态随降水进入土壤,使土壤中可溶性氟含量增高,会对树木产生毒害作用。

4)其他污染。农林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带来的残留污染等是其他污染的主要来源。

(2)防治土壤污染。

1)管理措施。土壤污染的防治应严格控制污染源,禁止工业、生活污染物向城市绿地排放,加强污水灌溉区的监测与管理,各类污水需要经过净化后方可用于土壤灌溉。同时,也要加大对城市绿地中各类固体废弃物的清理力度,及时清除、运走有毒垃圾、污泥等。

2)生产措施。在农、林等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执行科学的施肥制度。大力发展新型复合肥、缓释肥,增施有机肥,以此提高土壤环境容量。采用低量或超低量喷洒农药方法,使用药量少、药效高的农药,严格控制剧毒及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的使用空间。可在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加入石灰、膨润土、沸石等土壤改良剂,达到控制重金属元素的迁移与转化的目的,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

3)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治理土壤污染效果彻底,不过需要较大的投资。一般可采用客土、换土、去表土、翻土等方法替代已被污染的土壤,或者采用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法处理。近年来国外普遍开始采用电化法等也是可行的工程措施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