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发现,从目前国际学生的感知状况来看,相对于波士顿、伦敦、悉尼三个世界知名留学城市而言,北京留学教育形象更多地被表达为北京教育的外部线索与形象,而对北京教育的内部线索与形象表达较弱,对北京高等教育的学术水平与专业质量的评价不高。
国际学生教育的办学层次是一座城市国际学生教育有竞争力的重要标识。目前,与国际知名城市相比,北京高校国际学生教育的竞争力不强,短期留学的非学历教育仍占有很大比例,硕士与博士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很不发达。因此,加强北京一流高校与学科的建设,打造北京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品牌,增强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是提升北京国际学生教育办学层次的一个重要策略。
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加对高等教育投入,扩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师资规模,降低高等教育生师比,有利于吸引国际学生到本国来留学(魏浩 等,2012)。生师比越低,则表示教师资源越丰裕,教育质量越高;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越多,则表示政府对高等教育越重视,高校所支配的资金越多,从而教育环境、科研条件、奖学金等福利设施则更好。
教师是高校从事知识生产与人才生产的主体,教师的规模、质量与结构直接决定着知识生产的总存量,是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而且,知识生产是高深知识的新发现和应用所形成的新知识,是高深知识的增量。一般而言,高深知识增量越大,其竞争优势就越强,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与影响就越大,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强(韩维春,杨晓平,2013)。(www.xing528.com)
近几十年来,北京市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知名留学城市的高等教育相比,从整体实力而言仍存在较大的距离与落差。目前,北京高校尚需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缺少具有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原创性的学术论文与著作还较少,论文的被引频率较低,学术知识生产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小,从而使北京留学城市的教育形象与品牌受到了影响。
知识生产是高等教育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职能,学术水平与高等学校竞争力、国际学术声望与国际形象呈显著的正相关。对于北京的一流大学而言,应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授与学者,站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沿,聚焦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不断推进自身的学科体系重构、知识体系重构,进行跨越学科、跨越方法论的范式创新,从而有效提升知识的原创能力,生产出更多的新知识和思想,增加有效知识供给,丰富目前的理论与知识,以增强对世界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的文化回应能力、理论回应能力、科学回应能力、技术回应能力与人力资源回应能力,使北京一流高校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价值高地,凸显社会价值的引领功能。
同时,北京的一流大学应大力打造自身学科与专业的特色优势,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学科群,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提高北京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