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观察和与他们的交流访谈发现,这些教师围绕他们确立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授课内容上基于课本内容,但又不囿于课本,总是补充与课本语言知识相关的大量的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并将课本内容与教师见闻、学生经历和社会热点现象相结合。
例如,在前面所谈到的刘玉翠的两节非连续性英语课上,她围绕已确立的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实施其教学目标前,准备了纸质的简单教学计划或PPT。在访谈过程中和她的反思日记里,她反映纸质的简单教学计划和PPT就是她实施其教学目标的课程计划,也是她上课教授内容和教学步骤的重要教学依据。
教学计划是上课前手写的纸质的一个简单计划,比较粗略。参考了去年给普通班上课时的PPT,还有参考书上一些关键短语的讲解。(课后访谈)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以PPT作为指导,按照顺序进行,PPT就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根据PPT上的组织顺序及内容进行讲解。(课后访谈)(www.xing528.com)
课前,笔者比对了刘老师的课程计划内容和学生课本内容,发现无论她的纸质教学计划还是她的PPT,都远远超过了课本所讲授的语言内容。例如,在第一节课的词汇教学中,刘老师除了列出了学生应学的词汇外,更多的是通过PPT为学生扩充了大量的词缀知识,以扩充学生词汇,并围绕这些孤立、分散、零碎的词汇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这些词汇应用的许多文化语境和场景。最后,她也列出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所学词汇完成有意义的语篇,进行口头汇报”这一教学内容。而在第二节课的课文教学中,刘老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课文体裁(即记叙文)外,她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生个人经历,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合作,完成叙述体裁的小文章,以培养学生笔头交际能力等。
在所观察的两节课中,刘玉翠老师基本按照其纸质或者PPT里的内容组织了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词汇及词汇表达、利用所学词汇形成语篇、课文结构分析、记叙文体裁特点讨论、观点阐述及阅读技巧等。
可见,刘玉翠老师为了实现其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课前通过教师决策,围绕其教学目标组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构建了实施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形成了简单的手写计划或者较为详细的PPT。这些教学计划里的教学目标连同其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